和领导相处不好?不必卑躬屈膝,就该这么做

说到和领导相处,这不仅是职场上每个人的必修课,同时也是考验自己双商高低的标准。同时,和领导相处的愉快与否,也直接影响了个人的工作体验和职场生涯。在这里呢,小铺子就此和大家讨论一番,应该怎么做?

一、可以尊重领导,但没必要屈膝谄媚

自古中国都讲究上下尊卑,更别说体制内。总体来说:要有涵养。和领导相处,去除不必要的谄媚的动作,多一些细节上的关注。

比如,随行的时候要落后半步;和个子不高的领导站着交谈的时候需适当低头、弯腰(但不要弯得夸张);开会的时候对领导讲话认真记录(至少表现出认真记录的样子);在公开场合,面对领导不恰当的批评、指令,不直接反驳,等等。这是对领导必要的尊重、对既有职场规则的遵守,也是做人必备的教养和分寸感。

有度量:看到过这样的情况,和领导关系不好,我就偏偏去抵触他。对领导态度冷漠,做事消极怠慢、语气不温不热。这些,都是非常不可取的,这方面,我有个老领导作了很好榜样,在单位里他和局长实际关系并不好,经常因为在公事上意见不同而闹僵,但即使如此,他在日常礼仪上态度还是比较端正,特别是有外人在场或是处于公开场合的时候,他都会表现出尊重局长的姿态。因此,大家对他的为人评价总体是很高的,即使是局长私下也是称许的。

二、可听从领导,但没必要盲听盲从

这个意思是对领导的要求做到位,做到满意。但要明确态度,领导交代的任务,不拖泥带水坚决迅速的做好,表好自己态度给其他人做榜样。

展现能力:对工作需要有核心竞争力,让领导产生“只有你做得好”的想法。做好的同时,主动的去谦让荣誉,比如全市粮食系统先进个人、调研论文一等奖,等等。这些时候,就要积极争取,想方设法把自己领导往上推。

讲究方法:一方面,在工作推进过程中,要多向领导汇报,多向领导请示,既加强了沟通、尊重了领导,又让领导有运筹帷幄、全程参与的感受。从实际看,领导们对于自己有参与感的项目,往往更关注、更支持。另一方面,“会哭的孩子有奶喝”,工作做了,不仅要让领导知道,而且还要让他听在耳里、记在心里。但“哭”也要有技巧,最好能通过领导的身边人(如驾驶员、秘书、家属、文书等)间接传达。

不盲听盲从,有自己的看法和见地,就是该听的听,不该听的选择性执行。要有眼力,领导也只是个人,在某些方面会有决策失误和事情的理解不同,你所做的就是在适当的场合点出或是做好自己的工作。

给台阶:对领导可以说不,但尽量委婉,不要太僵硬,以便双方都有台阶下。比如,新来的领导对工作分工不熟悉或者“鞭打快牛”,把其它处室的活交给了你干。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间接表明自己的态度。类似情况,我曾经听过比较好的一段回复——“好的,领导,这块工作我还不太熟悉,待会我马上和某某处的某处长对接沟通,请专业人员把关一起出个方案,一定把您的指示落实好。”这段话好在哪里?大家可以自己细细品味。这种情况下,不仅让领导感受到了自己服从命令的态度,也隐隐意识到下达指令可能存在的不妥之处。一般情况下,“醒目”的领导不会再犯类似错误,其他业务处室也不会揪着不放,引起“猜忌不满”。

三、要亲近领导,但不必“打成一片”

和领导保持良好关系,对工作推进和个人进步都是有利条件。要和领导保持良好关系,除了要像前面说的那样,在日常中表明尊重、在工作上展现能力,让领导看到你的价值、你的闪光点之外,你自己也要拿出手段。

虽然当前的大形势下,基本禁止了下级向领导、社会向政府的“吃请送”,但正常的人情往来谁都没话说。比如,你只是一个处室科员的,平时遇到合适由头的时候,可不可以自费叫上分管领导、处室领导或其他同事小搓一顿呢?比如,你是某个局办、某个乡镇办公室的同志,现在单位食堂一般都不会很好吃,领导们往往没什么胃口,你可不可以自费买些水果,在领导办公室放一些专供领导、自己办公室放一些供其他同事吃呢?小恩小惠当然不能决定大局,但日积月累、水滴石穿,总有不小收获。

要摆正位置,如果领导看得起你,和你说了一些话,甚至在酒席上称兄道弟,但事后还是要清醒,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该忘记、什么要记住,嘴巴要有把门的、心里要有杆秤。

不“打成一片”,就是尽量不过早被贴标签、尽量不多掺和进领导的私生活,这些都是职场大忌,必须慎之又慎。

此外,除工作、基本社交之外,要和领导保持适当距离,动不动和领导黏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沦为“家仆”“私人”,再想抽身而出就难了。说得文艺一些“遍观史书,幸进者有几人善终?即使得益于一时,也难得意长久”——关键还是要看实力、看人品。

而过早被贴了标签的,往往容易错失更多机会,这一点,大家都容易明白,不必展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