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厘米之变: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679)
一厘米之变:让课堂充满生长的气息
12月4、5两天,我校特聘发展顾问夏书芳校长,到九年级蹲点随机听课七节。即:李静、马张玉仙、王发祥的语文、刘斌的数学、杨红丽的英语、张静的政治、黄震的化学。每节课后都及时进行了一对一交流,并又于5日下午进行了集中反馈。现将反馈要点整理如下:
一、突出问题:
1、价值取向上的应试性。
在课堂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再发展到核心素养的今天,很多老师仍然把教育理解为教学,把教学理解为应试,把应试理解为分数,把分数当成了质量。课堂上盯的是中考,而不是育人,矮化了课堂的立意,降低了课堂的品味。365天,天天擂战鼓,没有教育的大格局、大境界。
2、学习目标上的打猎式。
主要表现为:①把目标等同于习题、把目标等同于问题。 ②不进行展示,自认为我心里知道,学生一定会懂,其实你不明白他的心。③习题课、试卷讲评课,教师几乎不会制定学习目标。
3、教学重心上的注入式。
①课堂上,教师只会what讲答案,why为什么是这个答案,不会培养学生去总结、找规律、方法、切入点、答题的规范、要求、建模等。②只有告诉,没有生成,使标准答案成了扼杀学生创新的罪魁祸首。③要让标准答案成为学生学习的镜子,去比照、去省察、去反思、去变化、去放大。④进入了衡中注入式教学的误区。
4、课堂结构上的瀑布式。
课堂上,老师一讲到底,滔滔不绝;纵讲到底,横讲到边;全覆盖,无死角;逢题必讲。不会反刍,不关注个体,饿死优等生,累死中等生,撑死学困生。
5、活动方式上的单一化。
几乎看不到五彩缤纷的课堂,自主很吝啬,合作看不见,探究很稀少,展示几乎没。知识不系统,规律没强化,方法不传授,纠错无检测,总结很仓促。小学低年级常见的串问群答现象很普遍。
6、课堂效率上很低下。
如果把课堂分成不是课、像节课、会教课、优质课、精品课、经典课六个等级,除了李娜、殷丽娜、郑小丁、马张玉仙外,很多老师仍属于前三级。
二、一厘米之变
1、树立改变意识。
①世上最难改变的是人,人最难改变的群体是教师。②一流的教师创设变化,二流的教师适应变化,三流的教师被动变化,四流的教师顽固不化。③一流的教师做教育,二流的教师做教学,三流的教师做应试。
2、一厘米之变就是一念之变,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
3、提高课堂的立意。
灌输、注入是教会;死扣、刷题是学会;思维、方法是会学;创新、素养是创学。
4、居安思危意识。
虽然生源质量在下降,但是义马领先的地位不能变,第一是正常,第二也说不过去。
三、让课堂生长的方法
1、价值取向:从提分走向育人
①让学科素养在课堂落地。②让分数成为核心素养的副产品。③课堂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④教师课前准备要有比较与选择,辨别与分析,观察与思考,活动与探索。⑤对后进生不能放弃、嫌弃、抛弃、遗弃。
2、学习目标:从打猎走向打靶
①要确立一节课的靶心。②确立学习目标的四种方法。由果索因法(由失分点到考点到知识点到目标)。五点梳理法(常考点、重难点、易混点、易错点、盲点)。考点聚焦法。六维聚焦法。
3、教学方式:从泛讲走向精讲
讲的原则:自学可以学会的不讲,合学可以学会的不讲,群学可以学会的也不讲。个别问题个别讲,共性问题集体讲,规律方法重点讲,常犯问题反复讲。
讲什么:知答案、析原因、温故知、构体系、找规律、理思路、教方法、补缺漏、会变式、强考技、懂规范、能建模、一反三、类旁通、明方向。
4、课堂流程:从教程走向学程
以习题课、试卷讲评课为例,可以采用以下流程。
①考点突破:考点导向——样题评析——复习建构——仿真训练——改究讲评——总结方法。
②单元过关:解一解——练一练——晒一晒——讲一讲——测一测。
③试卷讲评:得失统计——失误归因——讨论求是——精讲点拨——变式拓展——总结升华。
④理科:题目训练——发现规律——强化记忆——变式思悟——反思得失。
⑤文科:考点复习——建构体系——限时识记——运用迁移——评价提升。
注意警惕三分之一文科教学法,即,听懂了,没记住,不会用。
5、教学方法:从随意走向设计
设计什么:情景、目标、问题、流程、活动、方向、练习、板书。
6、课堂活动:从零碎走向体系
①分析问题
②建立支架
③预设情境
④变换问法:直问——曲问;浅问——深问;教问——学问;他问——自问;统一问——分层问;单一问——综合问;学科问——跨科问……
⑤个体展示
⑥巧用10问:假如、例如、比较、替换、除了、想象、组合、异意、按照、可能。
结束语
①开心课堂要开心,不是忍受是享受。
②坚定不移走课改之路。
③从我开始,从现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