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渔父:一个人不执着于表象,才能看到“真”的东西
《庄子》渔父:当你不在执着于表象时,才能看到“真”的东西。
01:
表现出来的东西未必是真的,真正的东西也未必会表现出来,一个人总将自己的思维执着于表象上,就会造成本末倒置的结果。
一个修行的人不知道修行的根源在于本心,总想着通过诗和远方的环境来追逐人生的幽静,这是悲哀的;
一个想要获得快乐的人,并不知道真正的快乐是在自己的本心,而以为通过获取物质来满足自身的愉悦,这也是悲哀的;
在世俗之中和别人相处,没有看到一个人本性的真诚,而只是看到一个人伪装出来的仁义道德,并且以形式作为人品的最高标准,这也是悲哀的。
《道德经》中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真正有知识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夸夸其谈的;而那些高谈阔论者,也不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就好像在生活中,有一些人沉默寡言,看上去平淡无奇,也从未用仁义道德去伪装过自己,但是他的品格是高尚的,为人是真诚的,而且他所做的事业也是极其伟大的,更值得很多人仰视和崇敬。
所以,不要拿一个表面的事情去判断一个人的本质,也不要让自己的人生总追求表象的形式。
在《庄子》之中有一个故事,通过孔子和渔父两人的对话,阐述了无为的道理。
孔子有一天在叹着气,再行拜礼站起来问到:“我两次被鲁国驱逐,卫国也不让我居留,在宋国受到伐树之辱,在陈蔡之间又被围困,我不知道因为什么过失,而遭遇这四次侮辱?”
渔父对他说:“你执迷不悟,有人害怕自己的影子,讨厌自己的足迹,为了摆脱自己的影子和足迹而奔跑,跑得越快,足迹越多,跑得越快影子越不离身,他还以为自己太慢,于是快跑不停,后来精疲力尽而死。但是他不知道只要走到阴暗的地方,影子就自然就消失了,静止不动,自己的足迹就不会再出现了,真是太愚蠢了。”
这是庄子杜撰的一番对话,目的是借助渔父之口教育孔子需要修养身心,才能找到人生本真的东西,秉持无为之心,而不是一味执着于形式。
就像一个人想要逃离自己的影子和足迹,却不知道站在阴影之下不动,影子和足迹自然就会消失。
在春秋末期,百家争鸣,孔子建立的儒家学说倡导的是以仁为核心的教条,但是道家认为,所谓仁义教条只是一种有为的荒唐。
而真正的智慧是保持无为的本真,去除那些虚伪造作的形式,才能避免本末倒置的可笑局面。
02:
接下来孔子又问:“请问什么是真?”
渔父说:“所谓真,就是精诚的极点。不精不诚,不能感动人。勉强啼哭的人虽然外表悲伤,但其实并不哀伤;勉强发怒的人外表严厉,其实并不严厉;勉强亲热的人虽然笑容满面,其实并不和善。真正的悲痛是没有哭声和哀伤的,真正的怒气也是未曾发怒而威严;真正的亲热是未曾含笑,而自然显得和善,这就是本性的状态和重要性。”
“功业与成就的目的是在于达到圆满美好,因而不必趋于形式;侍奉双亲目的在于达到适意, 因而不必考虑使用什么方法,饮酒的目的在于达到欢乐,没有必要选用就餐的器具,居丧的目的在于致以哀伤,也不必过问规范礼仪。”
“渔父”代表的就是道家无为的思想,摒弃的就是所谓的礼仪和教条。
在春秋末期之时,孔子创立儒家学说,期望恢复周礼,宣扬的不仅是“仁义教条”,还非常重视守丧的礼节等等。
而庄子借“渔父”之口诉说的这一番观点,排斥的就是这样的形式化的举动,“渔父”认为这一切都背离了本真。
看了《庄子》之中的故事,我们不能只通过庄子片面的观点,完全否定了儒家思想的智慧,但是我们所要理解的,则是在任何情况下不要执着于表面形式,因为很多时候表现出来的东西往往背离了本真。
就好像仁义道德,仁义道德本身应该是自己淳朴内心的一种映像,但是很多人却抛却了内心的本真和善良,只是用仁义道德来伪装自己。
当一个人不再拘束于表象和形式时,才能找到人生最本真的东西,无论是修心还是追求人生的愉悦,都能够从本性找到答案。
一个群体不再拘束于表象和形式时,这个群体才会少了许多虚伪,以无为的状态找到更多纯真的东西。
而对于人生来说,“真”是人生乃至社会的一种财富,富养的是自己的灵魂,塑造的是更加和谐的社会状态。
文|国学书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