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C头条:史上最出其不意的大迂回, 比拿破仑翻越阿尔卑斯山还要伟大的行军
公元1215年,中亚超级大国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派遣使团东来,在中都附近觐见了蒙古汗国的领袖成吉思汗。
这看起来是一件足以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事。
成吉思汗给了穆罕默德的使团极高的礼遇,宾主双方在友好的气氛下就当时的国际形势和共同关心的问题,广泛的交换了意见,并且一致同意,双方都有责任确保东西方贸易通道的安全。
点击加载图片
对这个事儿,成吉思汗是非常有诚意的,他不但派出使团回访花剌子模,还亲笔写了一封信给穆罕默德。这封信的核心思想只有一个:他要与穆罕默德各自统领东西方,井水不犯河水,共同维护世界贸易。
穆罕默德当即表示同意,看起来,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跨域东西方的自由贸易区即将形成了。
但是穆罕默德这个人,贪婪而缺乏远见,他很快就食言了。
蒙古使团还没回到京城,一支蒙古商队便到达了花剌子模边城讹达剌。守城的花剌子模将军亦难赤,跟穆罕默德一样,是个贪婪的主。他眼红商队的大量财物,竟将商队当作间谍扣押了起来。
收到亦难赤的报告后,默罕默德毫不犹豫的下令将商队人员全部处死,财货没收。
问题是,亦难赤斩草没有除根,有一名驼夫逃了回去,将这件事报告了成吉思汗。
接下来的一幕,在《射雕英雄传》里面的成了传奇,勃然大怒的成吉思汗对穆罕默德下了战书,这封战书一共只有6个字。
“你要战,便作战”。
蒙古人的第一次西征,随之展开。
当时的花剌子模,是中亚的超级大国,拥有辽阔的疆域和强大的军事力量。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此前的战绩相当辉煌,自视很高,蒙古商队杀了就杀了,完全没有放在心上。
可惜,这一次他招惹的人,是成吉思汗。
点击加载图片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人类历史上最杰出的军事天才,一生征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盛无人能及,被后世之人称之为世界的征服者。1995年12月31日,他被美国《华盛顿邮报》评选为“千年风云第一人”。这个评选的依据,是在“人类文明史上第二个一千年(1000~1999)中,何人缩小了地球,拉近了世界”。
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们在40多年时间里连续发动一系列西征战争,建立起庞大的蒙古帝国,将东方和西方连为一体,“千年风云第一人”当之无愧。
相比之下,被金庸称为继成吉思汗之后400年间世界第一军事天才的努尔哈赤,在38年的时间里,只不过基本统一了女真各部。
成吉思汗和他麾下的蒙古军队战绩如此辉煌,号称世界轻骑兵之王,仅仅是因为蒙古人个个弓马娴熟,武力值爆表吗?
当然不是。
19世纪最伟大的征服者、欧洲历史上的头号军事家拿破仑认为,蒙古军西征时并不是如一盘散沙那样盲目的移动,而是在严密的军事纪律和深思熟虑的指挥下的统一行动。他们之所以所向无敌,并不是蒙古骑兵在格斗上具备压倒性的优势,而是因为他们远比对手精明。
这是拿破仑作为后来者对那个无比牛B的前辈和他的继承人军事指挥艺术的高度评价。
蒙古人打仗比较类似于大规模的围猎。
他们总是在最出人意料的时候出现在敌人面前,突然发起冲锋,在魔鬼般的尖叫和呐喊声中风卷残云,将已经被恐惧支配的对手撕碎。
要实现这一策略,靠的就是大范围的迂回包抄,在全面侦察敌情、地形的前提下,凭借骑兵的持久耐力和快速机动能力,穿越艰苦超乎人们想象的大漠、险滩、雪谷、荒原,出其不意地向敌人的纵深穿插、分割包围敌人,迫使对方迅速瓦解。
这种战略使得进攻部队避开敌人的整个防御体系,攻其不备。
成吉思汗亲自领军西征花剌子模,就是这一战术思路的完美和经典的范例。
蒙古军分为两路,第一路由成吉思汗率领,而第二路的领军者,是在《射雕英雄传》里做了郭靖师傅的哲别。
点击加载图片
哲别的目标是要绕到敌后,摆出切断花剌子模与阿富汗、呼罗珊之间的联系的架势,吸引花刺子模的主力,为成吉思汗的正面进攻创造条件。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哲别开始了人类军事史上的空前壮举,率军穿过真正意义上的死亡地带——帕米尔和天山山脉之间的谷地,向卡什加尔方向迂回。
这意味着他们不但要在一丈多深的积雪中行军,还要接受高原反应的死亡考验。因为,在吉西列阿尔多和铁列古达巴干两个高峰之间的道口,是他们的必经之路,而这个道口,海拔超过了4千米。
笔者曾经在川西体验过这个高度,尽管大部分时间都是坐在车里;尽管有不错的旅店可以保证足够的休息,但我依然感到阵阵头疼。条件差得多的蒙古人需要克服多大的困难,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哲别对这次行军充满了信心,因为他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
这支军队纪律严明,更重要的是,他们视死如归。即便一路上不时有战友倒下,也没有人停下来。在大风雪中,他们用牛皮包住马腿,穿上双层的皮毛大衣,在两座7千多米的高山之间的冰天雪地中默默前进。
这一行军足以使汉尼拔和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脉的行动相形见绌。
哲别的军队从1218年冬季出发,经过半年的艰苦行军,于1219年夏出现在拔汗那(即费尔干纳盆地)。
突然出现的蒙古军队,让花剌子模国王穆罕默德吓了一跳,慌乱中,他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得知哲别军队的动向后,穆罕默德立即将锡尔河沿岸防线的精锐部队调向拔汗那,防范哲别的军队。
这正是成吉思汗希望他做的。哲别的军队只有5000人,却像插入花剌子模心脏的一把尖刀,其战略意义不亚于后世千里挺进大别山的刘邓大军。
点击加载图片
在哲别的军队成功到达指定位置之后,1219年6月,成吉思汗亲率大军从克鲁伦河畔出发,蒙古大军向西越过阿尔泰山,到达也儿的石河畔停了下来,躲避酷暑。
1219年8月,秋高气爽,成吉思汗的大军渡过伊犁河,经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进。由于花剌子模锡尔河防御主力已被引向拔汗那,再加上穆罕默德下令分兵把守各大城市,所以蒙古军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就到达锡尔河畔的讹答剌城下。
到达讹答剌城后之后,成吉思汗统帅的蒙古大军再次分兵。
察合台、窝阔台率军围攻讹答剌;
术赤率师沿锡尔河而下,征毡的诸城;
塔孩率军征战别纳客忒(在塔什干以西),忽毡(今纳巴德)等城;
成吉思汗与托雷取中路,渡锡尔河,向西南横渡红沙漠直逼不花剌城。
成吉思汗的中路军进行的是一次堪比哲别的伟大行军,他们穿插的距离比任何其他军队行进的路线都要长——需要穿越三千二百公里的沙漠、山川及草原。
中路军在渺无人烟的地点渡过锡尔河,沿着至今仍无人知晓的路线,穿过了克孜勒库姆沙漠。
这个克吉尔库姆沙漠,就是传说中的“红沙漠”,宽500公里,被世人认为是绝对不可能穿越的天然障碍。为了避开这片死亡沙漠,来往中亚的商旅往往要绕道几百公里。不过这正是成吉思汗选择从那个方向进攻的原因,因为再没有比这一路线更能出乎敌人的预料了。
没有人知道这支军队在沙漠里经历了什么?他们在漫天的黄沙中、在死亡的气息里,凭借钢铁一般的意志前行,挑战人类的生存极限,将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这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
最后,成吉思汗所率领的军队,不可思议地出现在敌方防线背后的纵深处-----阿姆河下游地区,眼前就是伊斯兰教文化中心不花剌城。
这是一个能置穆罕默德于死地的攻击点。
面对成吉思汗的天阵神兵,不花剌城几乎没有经过像样的抵抗就沦陷了。此时术赤等三路军马已经全部占领了锡尔河两岸的城市,完全切断了花剌子模新都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斯坦城市)和旧都玉龙杰赤(今土库曼斯坦城市)之间的交通。
点击加载图片
1220年五月,蒙古五路大军(哲别的军队也已经赶到)在撒马尔罕城下会师,合围撒马尔罕。这时身处撒马尔罕的穆罕默德已被四面包围:西方有成吉思汗,北方有察合台、窝阔台,在东方有术赤,南方有哲别。
胜负自此彻底失去了悬念。尽管穆罕默德增修了工程浩大的壁垒,调集了波斯、突厥兵4万,使城内的守军到达了11万人,仍然无法改变失败的命运。
蒙古军队相当狡猾,虽然他们的战斗力很强,却从不蛮干,这一次也不例外,成吉思汗耐心的给西方人上了一堂攻城战术理论课。
他首先下令将来自布哈拉等地的强征人口作为炮灰,扑上去消耗守军火力。等到对方的箭矢和石弹被大量消耗后,真正的士兵这才有条不紊的开始了攻城。
为了扭转被动的局面,撒马尔罕守军决心主动出击,他们聪明的选择了攻城部队最薄弱的一个方向,出动5000名塔吉克步骑兵配合,背靠城墙向蒙古人发起了进攻。
点击加载图片
置之死地的塔吉克人迸发出了强大的战斗力,蒙古骑兵抵挡不住,且战且退。塔吉克人自然不愿意放过这个彻底战胜对手的机会,紧紧的咬住蒙古人不放,渐渐远离了城墙。
这个时候,大量的伏兵从四周策马而来,将这支出城的守军团团围住。
这是蒙古人惯用的战术,以佯败诱使对手远离城池,再围而歼之。这一战术在蒙古汗国与金国的战斗中屡试不爽,非常好用。
中了圈套的塔吉克人,毫无悬念地被屠杀殆尽。
塔吉克人的全军覆灭,无疑极大的动摇了城内守军的信心。不过,即便如此,成吉思汗仍然没有打算强攻,而是祭出了攻心战。
成吉思汗的攻心战,是一软一硬的组合拳。
他一边时不时释放一些囚犯进城,让他们宣传自己的宽大仁慈和对俘虏的优待;一边火力全开,用各类石炮和弩箭的往城里招呼。冰火两重天的体验,进一步瓦解了城内守军的抵抗意志。
第3天,一向认为自己与蒙古人同宗的康里人开始大量投降;
到第5天,大部分人已决定放下武器,只有少数人在躲入城中的堡垒继续同蒙古人交战,大局已定。
点击加载图片
这个时候,蒙古人开始用强了,他们很快就搞定了负隅顽抗的那一小撮。
接下来,接下来就是蒙古人的保留节目,屠城了。那些提前投降的士兵也没能幸免。
国王默罕默德仓皇西逃,速不台、哲别等人穷追不舍,最后默罕默德病死于里海。
紧接着,蒙军在印度河流域对上了花剌子模太子札兰丁纠集的残余势力,结果没有悬念,野战天下无敌的蒙古骑兵干脆利落的解决掉札兰丁的6、7万大军。
札兰丁率领4000余名残兵纵马入河,游至对岸,逃往印度,花剌子模国就此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