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五)

不好意思,我沾了颜真卿的光

在科举历史上,有个好祖宗通常都会被特殊照顾,比如史可法的后人,就被破格录取了。不过,没有好祖宗,有个好姓也可能会意外受到照顾,比如唐朝的颜标同学。

唐宣宗大中八年(854年)的科举结束后,主考官郑熏选出了三十位进士,那么让谁当状元呢?老郑也犯了难。

论水平,至少有七八位考生有实力争状元,但状元只有一个,怎么办?老郑随手翻着卷子,突然,他的眼睛一亮。

“眼睛一亮”通常是因为看到了稀奇的东西,那么老郑看到了什么稀奇的东西呢?说起来,也没什么稀奇的,就是一个名字——颜标。

“颜标”这个名字很普通,但在老郑眼里,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他对一位姓颜的大名人非常崇拜,即颜真卿。

颜真卿是个大书法家大家都知道,但他的另一个身份——名将——可能就不是很多人知道了。安史之乱的时候,因为叛军太能打,很多地方都望风而降,反正国家又不是我一个人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工?这时候,平原太守颜真卿站了出来,联合各路太守,自任总司令,率领20万大军,硬是打退了叛军,颜真卿也因此成为历史上文人名将的典型代表。

后来,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又叛乱,75岁高龄的颜真卿单枪匹马闯入叛军大营,力劝李希烈投降。李希烈对颜真卿也很敬重,就反过来劝他一起反叛,荣华富贵指日可待,结果遭到颜真卿的痛骂,李希烈见劝说不成,只得把他杀了。颜真卿殉国后,举国哀痛,德宗皇帝特地“废朝八日”,追赠他司徒。

因此,当郑熏看到颜标的名字时,很自然就想起了一直很崇拜的颜真卿,再一看文风,也是慷慨激昂,正气凛然,很有颜真卿的风范,很可能就是颜真卿的后人。基于这层关系,郑熏毫不犹豫地把颜标定为了本科状元。

发榜后,新科进士来向主考官谢恩,郑熏专门把颜标请到里屋,左看右看,越看越像,这分明就是颜真卿再世啊!于是就笑眯眯地问他:“你们家的庙院还好吧?”

所谓“庙院”,就是大户人家供奉祖宗的地方,祖辈有哪些大名人,都会供在里面。郑熏问起庙院,自然是想听听颜真卿的事。却不料颜状元眨了眨眼,说:“回大人,我们家是小户人家,没有庙院。”

郑熏愣了半天,小心翼翼地问:“祖上颜鲁公(颜真卿曾被封为鲁郡公)……”

颜状元没心没肺地说:“大人,您误会了,我跟颜鲁公虽然都姓颜,但不是一家的。”

  

郑熏这才明白过来,感情是自己自作多情,给弄混了,再仔细看看这位颜状元,可不是吗?根本一点都不像!

这事儿传开后,人们也都笑这位主考官太糊涂了,姓颜就是颜真卿的后代啊?那你姓郑岂不是买履那位郑人的后代?别说,还真像,都是一根筋。

有人还专门做了一首诗,写道:“主司头脑太冬烘,错认颜标作鲁公。”从此,“冬烘”就成了专用名词,形容那些脑子迂腐的糊涂蛋,像晚清大儒王国维,就被戏称为“冬烘先生”。

不过,颜状元虽然跟颜真卿没有血缘关系,但同样也是一位有气节的爱国之士。乾符五年(878年),颜状元正担任饶州刺史,王仙芝叛乱,其部将王重隐率军攻打饶州,颜状元立即组织军民抵抗,可惜寡不敌众,饶州城被攻陷,颜状元宁死不屈,壮烈殉国。

(0)

相关推荐

  • 【春暖花开】走近偃师汤泉,拜颜真卿墓,访汤王庙

    [春暖花开]走近偃师汤泉,拜颜真卿墓,访汤王庙 偃城浪子(户外纪实摄影) 昨天 阅读 475 关注        2021年3月13日初春,与朋友闲逛,至偃师市山化乡汤泉村,拜颜真卿墓,访汤王庙. 在 ...

  • 安史之乱中,颜真卿听闻侄子家30人为国尽忠,悲痛写下祭侄文稿

    755年十一月,正值寒冬时节,纷飞的大雪,为大唐的都城长安披上了一层雪白的外衣,街道上稀疏可见的几个行人,也被凛冽的寒风劝退,他们加快了自己的速度,迫不及待地想回到家中烧上一盆炭火,再温上一壶美酒,与 ...

  • 书法之神——祭侄文稿

    上个月,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发布了目前首例发掘出土的颜真卿墨书书丹墓志.墓志中的撰文为颜真卿早年书法,38岁所书. 这一时期处于他的书法艺术的探索时期,还没到浑然天成的高妙境界.我所爱的,是他晚年的楷书, ...

  • 在唐朝人眼里,颜真卿其实不是个书法家

    #颜真卿 前段时间,考古大省陕西又搞了个大新闻,在一处墓葬中发掘出了一方颜真卿书写的墓志铭,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 ▲ 出土的墓志铭 颜真卿是一位书法大家,就像是背四六级的同学记住的第一个单词是aban ...

  • 唐代名臣、书法家颜真卿

    颜真卿是唐代杰出的书法家.他刚正秉直,曾高举义旗,杭击安.史叛军,后来为维护大唐的统一,坚贞不屈,英勇就义,其事迹被后人所称颂.他的书法端庄雄伟.气势宏大,展示着盛唐的时代风格,被后人尊称为颜体&qu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五)

    科举史上最牛的兄弟俩,同科双状元 在宋朝文坛上,有不少兄弟俩都很牛的例子,比如最有名的苏轼.苏辙,堪称文学成就最大的兄弟. 不过,还有一对兄弟,虽然在学问上比苏氏兄弟差了一点点,但在科举考试上却比他们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九)

    "错把冯京当马凉",原型是一位宋朝状元 在宋朝,文人的地位空前高涨,也形成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叫"榜下捉婿".什么意思呢?就是在每次考完试放榜的时候,一些家里有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八)

    现在人提起宋朝,可能首先想到的就是憋屈,被大辽和大金轮番欺压,憋屈得不得了.不过,谁也不能否认的是,其实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最鼎盛的时期, 民国大师陈寅恪就曾对宋朝有过一个很牛的评价:"华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六)

    唐宋八大家只有他能考上状元,却又被他弄丢了 在网上有人曾说:"状元算个毛啊,唐宋八大家没有一个是状元,照样把那些状元爆出渣来!" 说这话的人是没出息的,典型的酸葡萄心理.其实,唐宋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四)

    今天的高考有地域歧视,其实古代考状元也有 今天的高考,有很多东西都广受诟病,其中地域差别化就是一个非常值得说的问题. 比如笔者所在的山东,历来都是高考大户,分数在全国稳居前列,但是,同样的分数,别的地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二)

    历史上唯一一位比武选出的文状元 大宋朝建立后,太祖赵匡胤是武将出身,可能觉得写文章也跟打仗一样,速度决定一切,于是就颁布了一个很雷人.很儿戏的规定--只要文章不是太离谱,谁先第一个交卷谁就是状元. 于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十)

    历史上最能吃的状元,扛着36个馒头走进考场 在清朝科举史上,有一位大名鼎鼎的"饽饽状元".你要提起他的名字李蟠,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你要说"饽饽状元",就肯定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九)

    清朝第二名状元,竟然是鳌拜亲点的 公元1644年,崇祯皇帝上吊自杀,大明朝结束,现代人最爱吐槽的大清朝开始登台. 满清人开始没什么文化,但很爱学习,在汉化的路子上走得很快.明朝结束后,科举也停掉了,顺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七)

    最牛气的状元,硬逼着皇帝开考 现在的人都会说:"成功要靠自己来争取."在科举史上,最能体现这个精神的,当属唐朝的陆扆(音同"以"),不光状元是他自己争取来的,就 ...

  • 每天赠送一个有趣的状元故事(五十六)

    侄子帮叔叔考状元 现在,"出任CEO,迎娶白富美"已经被调侃成了一种社会现象,弄得一帮专家们痛心疾首,说现代人太低俗.其实,这样的"低俗"不光现代人热衷,古代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