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一只老鼠能活着离开柬埔寨
柬埔寨气候炎热湿润,土地平坦肥沃。每年6月至10月是柬埔寨的雨季,此时稻谷早已收割入仓,穿境而过的洞里萨湖涨水淹没周边上万平方公里的农田,老鼠不得不成群结队爬上树梢栖身。
夜幕降临后,失去食物来源的老鼠偷偷游到农民的高脚屋里,咬破米袋偷吃粮食。既然老鼠防不胜防,农民干脆敞开米袋,方便老鼠进食,免得米袋破损造成更大的浪费。
早年间,柬埔寨农民每逢雨季宅在家里没法出门,吃肉很成问题。后来,他们发现无处可去的老鼠不仅易于捕捉,而且鼠肉营养丰富,脂肪含量低,比鸡肉嫩、比鱼肉香、比猪肉鲜,最关键的还不用花钱。因此,吃鼠肉既保护了粮食,也逐渐成为欲罢不能的饮食文化。
柬埔寨人深信鼠肉有药用价值,熬汤喝可治疗背疼,还有保健养颜的功效。然而,光靠汛期抓老鼠是不够吃的,到了旱季,柬埔寨人用上各种捕鼠方法,运气好的时候,有人一个晚上可以抓到25千克的老鼠。甚至有人在稻田里架上电网,天亮后便可下地捡死老鼠。
抓到的老鼠会按种类、大小、死活分成三六九等。柬埔寨人做生意通常用美元而非瑞爾结算,最值钱的要算竹鼠了,每千克可以卖到4.5美元,最便宜是山鼠,每千克只能卖到1美元。到了农贸市场,顾客挑好老鼠,贩子会先将老鼠摔死在地上,然后麻利地剥皮开膛,处理干净后交给顾客。
在柬埔寨,吃鼠肉是有讲究的,能上餐桌的,不能是钻阴沟吃垃圾带病毒的家鼠,只能是只吃竹子的竹鼠和只吃稻谷的田鼠、山鼠。柬埔寨人也很会吃,鼠肉可烧、可煮、可焖、可烤,各地风味迥然不同。
金边人喜欢焖烧鼠肉,把剔除骨头的鼠肉切成片,用盐和鱼露腌制一刻钟,再将蛋清和面粉调成糊状,把鼠肉片蘸上面糊后油炸成金黄色,捞起与九层塔、柠檬片等焖烧5分钟便可出锅。
暹粒人钟情烧烤老鼠,把薄荷、辣椒、蒜洗净剁成末,炒至香味溢出时取出,拌入盐、南姜、罗望子制成配料,将老鼠肉剔除骨头,抹上盐后裹上香茅草蒸至七分熟,冷却后用刀背拍松,抹上配料和食用油,放在火上烤至全熟。
马德望人爱吃竹筒鼠肉饭,先在火塘上将鼠肉烤熟,然后切成小块装进竹筒,倒入大米、水和捣烂的槟榔叶、大蒜、辣椒、盐同煮,在米饭快要煮熟前加入酸笋丝,待到竹筒不再冒蒸汽时,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而西哈努克港人则是香辣鼠肉的忠实粉丝,他们将风干的鼠肉切成肉丁,用热水浸泡到发软,随后用微火蒸熟,把炒熟的木薯粉与鼠肉丁搅拌,再倒入油锅与辣椒、香茅叶、盐翻炒至黄褐色即可。
不得不承认,彼之砒霜,吾之蜜糖。你也许和大多数人一样对鼠肉无法接受,但这不妨碍柬埔寨人大快朵颐。笔者曾在柬埔寨听到一句值得玩味的话:“没有一只老鼠能活着离开柬埔寨,如果你看见老鼠下锅却没有吃,那只老鼠就白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