剽悍晨读:如何化问题为机遇,巧妙突破人生障碍?

主播:Bobo

『别让问题指挥你的大脑』

《大白鲨》是一部非常出名的惊悚片,但其实当时斯皮尔伯格在制作这部电影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到底该如何表现大白鲨的形象。团队制作出来的鲨鱼装置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出故障。

而显然,我们也会认为鲨鱼装置的问题至关重要,得想方设法去找到答案,让它可以正常运转起来。

但是,史蒂芬·斯皮尔伯格导演却没有着眼于这个问题。相反,他把故障连连的鲨鱼装置视为一次机遇,重新审视整部电影。他忽然想到,看不到的东西恰恰是最恐怖的。观众看到的越少,想到的就越多。

于是他调整了方案:鲨鱼没必要完全出现在观众的视野里,它完全可以只有一半在水面上。评论家也指出,恰恰是看不见鲨鱼存在的画面,实现了最惊悚的效果。

有谁会去质问斯皮尔伯格为啥没设计出一条性能更好的鲨鱼吗?不会的,人们更关心的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效果。正是他的这一做法,让原本只是小众市场的惊悚片大获成功。

这时候我们再来看,当初那只故障不断的鲨鱼模型,是问题,还是机遇?这其实也是你在面对所有的棘手问题时,可以问自己的话,“在我面前的,到底是个问题,还是伪装成问题的机遇?”

一个始终难以解决的问题,有时候可能是在提醒你,该转个方向了。

『敢于与众不同』

作为著名摇滚乐队“披头士”的成员,约翰·列侬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他可不是从小就被当天才捧着,事实上,他的老师们都认为他是个问题学生,因为他和别的学生比起来,总有那么点与众不同。尽管他是个书虫,热爱阅读、写作、画画,但他的学习成绩非常糟糕,被老师评价为“毫无疑问,注定失败”。

即使在家里,约翰·列侬的创作手稿也经常被丢进垃圾桶里,并且被警告:“约翰,吉他本身很好,但是你永远不可能靠它来谋生。”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我们真该庆幸,约翰·列侬没有相信别人对他的评价。

正是因为约翰·列侬的与众不同,老师和家长无法把他归类到自己现有的认知体系里面去,于是把他当做一个问题来看待。他们无法确定约翰·列侬将来会如何发展,但他们可以确定的是列侬的成绩不好,参考过往经验,自然而然地把他归类到“失败者”的行列里去了。

所以,当别人说你有问题的时候,你不要急着否定自己。你可能只是不一样,与众不同并不一定是个问题。

『别让群体思维扼杀你的思考』

书中提到一个实验,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在这项研究中,9名受试者被要求去比较出右边的三条直线(分别是直线1、直线2、直线3)中哪一条和左边的直线一样长,值得注意的是,9名受试者中,只有1位是真正不知情的,另外8位都是事先安排好的。

在前三轮的实验中,大家的回答都一致。但三轮过后,情况发生了变化,那名唯一的真正受试者发现前面几个人都非常肯定地回答了直线1,而发现明明直线2才是正确答案的他,开始犹豫是不是自己的判断出了问题,所以轮到他的时候,他给出的答案很可能就是直线1,而非自己所认为的直线2。

为什么人们在看到其他人都选择错误答案的时候,会跟着去选自己并不十分认同的答案呢?因为只要自己做出合群的决策,自己就仍然是群体中的一员,只要自己还属于这个群体,感觉就是安全的。这个时候,正确与否变得不那么重要,群体的答案战胜了事实。

群体决策本来是用来「集思广益」的,但群体得出的答案并不一定是最优解,有时候还会是明显趋向错误的答案。所以,随时随地「保持独立思考」是至关重要的,千万不要因为置身群体中而放弃这一做法。

最后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今天的内容。我们首先讲到了大白鲨的故事,从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解决之道中,我们可以学到用机遇的眼光去审视问题;其次我们讲了约翰·列侬的故事,他的与众不同反而成就他的事业;最后的实验,则是告诉我们群体决策并不一定是最明智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