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研员的学识视野与专业素养
赵才欣
在教师队伍中,教研员是比较特殊的一个部分,应该都是学科教学和教师专业的引领人。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的专职教研员已经超过十万,在中学、小学、幼儿园一千多万教师中占比约为0.9%。教研员的专业素养对教师专业素养的提高所产生的影响,值得我们关注。
1992年初,我从一所重点中学副校长的岗位上调进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教研室。我现在已经退休,但在教研员岗位上从事教研工作期间,正赶上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我适逢其时,对基础教育的教研岗位积累了诸多感悟。其中最重要的感悟是,教研员的学识视野与专业素养是决定教研工作质量高低的关键,拓展学识视野和提高专业素养是一个称职教研员始终追求的岗位要求和努力方向。
2015年,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标准,指出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树立的四个理念,即学生为本、师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还明确了教师专业标准三个主要内容,即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这当然也是教研员的专业标准要求。但相对一般教师而言,教研员在这些内容方面的具体要求,可能还有所不同。
一教研员的学识视野
《上海教学研究》1995年曾刊登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教研员徐振维先生的一篇文章《老杭、我与教研》,文章说,1979年,她因为当时所在的“教材编写组”任务基本将完成,教材要回归全国统编了,所以想离开这个部门,回到自己所热爱的教学一线上课,于是向当时的上海市教育局局长杭苇提出申请,但被杭局长给挡了回来,并接受杭局长的安排,当了教研员。她后来这样说:“我不知道他选择教研员的准尺。也许必须有教学的经历,也许必须有一定的组织能力,也许必须善于领会上级意图,认真贯彻,还必须能吃苦耐劳……这些都只是猜测,并没有人对我说过。”这段话很朴实,这可能就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对教研员所需要具备的基本资质的理解。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作为一名教研员,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求可能要更高些,考察指标可能要更多些。例如,在思想、人格与工作态度等方面,在教育教学理论素养与学科基础理论素养方面,在教学的实践经历方面,在组织、协调、设计、指导等能力方面,在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等,会有新要求。
教师的专业素养应以学识视野为基础,教研员当然也如此。作为一个教研员,有别于一般教师的学识视野有哪些?对此,我想到了陶西平先生关于学生素养培育的“全面素养”加“个性特长”的“图钉原理”。这里也可借来阐述学科教研员的学识视野要求,试用“蘑菇型”结构来表示:蘑菇的主杆是本学科内部的系统学识,包括本学科课程历史演变基本脉络,与学科相关的基础理论及其发展,以及学科的思想与方法体系等,对此,教研员应该比一般教师掌握得更广、更深些;蘑菇的冠体,应是本学科所在的学习领域的通识内容,以及与本学科相关的学科领域,还可以包括通用性的现代技术与方法等。对此,教研员应该比一般教师了解得更广博些,上海一些老一辈的教研员就往往是跨学科的,如现在已经九十多岁的原化学教研员季文德老先生,当年就曾负责几门学科的教研工作。
即教研员要对本学科具有扎实深入的纵向专业底蕴,还要对学科外知识领域具有宽广的横向视野。一个学科教研员有了这样的学识结构视野,就有了教研工作的底气。
当然,这个结构性的学识视野,除教研员外,同样也是每一个学科高端教师所应该具有的。
二教研员的专业素养
教研员有了学识视野,还需要哪些专业素养?我认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厚德博学
这是指人格与人品上的素养。教研员的角色主要是“伯乐”,是为教师的业务素质发展提供指导与服务,并发现他们的教学经验,为这些经验的展示、辐射与提升创设机会和平台,使之成为区域的共享资源,为这样的教师能走上更宽更高的平台服务。
上海语文教学界的于漪、钱梦龙老先生,都说曾经受到当时的语文教研员的指导和帮助。这就需要教研员具有“为他人做嫁衣”的品德与责任心,需要在精通学科的基础上拓展自己的学术视野,需要对教师教学经验的推广价值有敏锐的判断力和提升力,能够通过加强修养来提高自己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并影响更多的教师,以及帮助更多的教师。所以,厚德博学既是一个教研员的修养目标,也是应有的自我要求。
2、求同存异
这是指工作思想上的素养。求同存异既是教学教研发展与提高的必要条件,也是“教研民主”的充分体现。
“求同”是指要有一个共识基础的发展大方向,这个共识既要体现在有效的结果上,还要体现在共同追求的目标上。
“存异”是指在具体实施的方式方法层面,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造就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这需要教研员对各种教学风格和流派有一视同仁的心态与行为准则,而且要设法营造这样的一种学术氛围,在组织的教学展示、教学研讨活动中,兼顾不同教学风格,为不同教学流派的交流与争鸣创设平等的、公正的氛围,不断丰富学科教学与教研的经验。
3、和谐发展
推动教师队伍整体素养的提高需要和谐发展。面对教师队伍建设问题,需要正视客观存在的差异,并将这些差异看做是一种潜在的资源,促使整个教师队伍成员在不同的基础上都有发展。追求全员和谐发展的基本思路或要求是:针对不同基础教师提出不同的专业发展目标,指导或鼓励不同教师确定符合个性的发展途径,为不同基础的教师创设互相学习或结对互助的发展机制,总结他们根据各自特点取得的不同的发展经验,在实现经验共享的过程中达到全体教师的和谐发展。
在这里,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是对所谓“弱者”的关爱。教研员的主要职责是推进区域教学质量的提高,而满足这个要求的关键就在于“抬高底部”,即指对最需要鼓励与指导的那部分教师,使其在专业素养发展方面的诉求得到满足。教研员要有这种行动智慧。
在这里,我认为有必要简析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尽力打造的十二字“室风”,即“求实、好学、创新、协作、廉洁、高效”。
如何求实?我们往往采取始于调查研究,而终于对结果的检验,这正是一种完整的求实思维,也是其内涵的表现,所以只有重视调查与检讨,教研工作才会实在。
教研室无疑是一个学习型组织,好学应该成为教研员的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要作为制度与行为文化的建设基础。教研员要时常关注时代发展并开展拓展视野的学习、带着任务的学习、结合项目的学习。
创新的基础是兼收并蓄,创新的目标是追求卓越,唯有创新,才能拥有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教研员需要有创新的思维与能力,其中集成创新是值得我们重视的。
教研室是一个群体,讲究协作、合作是开展工作的需要,善于协作也是教研员基本的素养要求。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煽动人树立一些“小山头”,搞一些独立体,相互利用,这其实是最不可取的。人说“屈己者能处众,好胜者必遇敌”,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就是在横向协作、上下协作与内外协作中广出成果的,这是历史的经验。
“清正在德,廉洁在志;身有正气,不言自威”。教研员必须自重,不仅要在物质上做到廉洁,还要在对待精神成果上也做到廉洁,切忌在别人(尤其是教师)写的文章以及研究成果前“无畏”地冠以自己的姓名,如此才能赢得教师的尊重。
教研工作只有紧密联系基层学校与教师的教学需要,讲究并实现高效的态势,才能履行好服务的职能,这是工作性质所决定的。“积极主动、以终为始、要事优先、讲究多赢、及时沟通、适时调整”,这些都是能够实现高效的基本策略。由此可这样认为,上海市教委教研室提出的这十二字“室风”,对教研员来说不能算是高标准,而是基本标准。但要做好并坚持,却是不容易的。
我曾经用三句话来表述教研员的专业素养要求,这就是“高瞻远瞩通学科”“大智大爱铸品行”“长袖善舞育成果”。前面的讨论主要是围绕前两句话而展开的。但作为教研员还需要有成果意识,“育成果”也必须是其专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成果是教研员工作的一个部分,能彰显其专业素养。成果的形式有多种,包括课题或项目研究等成果,教学资源如课例、课件等成果,教学指导如教师竞赛成果,以及课程与教学调研报告、学科报告等。
本文以学科报告为例,就教研成果呈现方法与要求作一些深入讨论。一个有价值的学科报告应该有哪些要求?我认为起码有三个方面。
一是结构上的要求,结构是学科报告给人的第一感觉。结构完整是学科报告的基础要求。完整的结构应该大体包括年度工作的有限目标,为达到这些目标所确立的工作思路与主要任务,这些任务的完成情况,以及相关的分析、建议等。
结构的另一个要素是系统性,“起承转合”的连贯性,要将一个报告的要点内容联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应具有一种浑然一体的“精神气”。一个报告在结构上从总体指导思想出发,到分项目的展开,最后再到总体性的小结,应让读者感觉到其完整性和系统性都比较强。
二是材料上的要求。如果结构是“骨架”,那么材料就是“血肉”,两者要相辅相成。对材料的要求,主要有三个要点,即丰富性、客观性和针对性。
材料要丰富,这是一个数量上的概念。学科报告要以具体的事实为基础。如要反映出一个阶段教研工作的全面成果,要覆盖一个学科教学或教研工作的方方面面,就需要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量的材料来支撑。所以,充分占有材料,不能是“无米之炊”,这是学科报告撰写的基础。丰富的材料需要依靠平时的积累,而材料积累最关键一点,就是日常要做“有心人”,勤记录、勤整理、勤小结。
材料要客观,这是一个质量上的概念。面对广泛的各种材料,需要进行分析和整理。第一,是对材料的鉴别,认定其是否具有真实性和实证价值,要鉴别出似是而非的伪材料。第二,是对材料的筛选,用自己的眼光抓住主要材料,删去次要的与一般的材料,认定特色的材料。第三,是对材料的归纳,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真正便于利用。其中,上述第一步是基础,只有材料客观、真实、可靠,该学科报告才具有说服力。
材料要有针对性,这是一个使用上的概念。有了数量与质量的保证,写学科报告就具备了材料的支持力。但是,不是所有的材料都是可以拿来使用的,还要研究材料对报告观点的相关性,对提炼相关经验的针对性,以及对照素质教育的方向性。如:教学质量有提高,这是一个基本判断,但如果仅仅用升学率数据来支持,而升学率取得的背后又是“增加课时”“题海战术”的缘故,就没有针对素质教育提倡的方向。
三是行文上的要求。学科报告要具有可读性,行文的逻辑和修辞要符合阅读和审美的一般规律。对此,应有三个层次的要求。
第一个层次,行文要符合科学逻辑。学科报告要让人能够读得下去,并且要读得懂,这就是基本的要求,是属于逻辑层面的。报告所反映的整体工作和其中的每一个具体工作项目,都起码要表述清楚“是什么”“为什么”“做了什么”“有什么效果”等,而不是罗列一大堆工作,像一盘散沙。学科报告不是“审计报告”。一份规范的学科报告,行文必须符合逻辑,要使读者知道:你的这个学科为什么要做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包括了什么内容,是怎么做的,最后的成绩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对人们有什么启示等。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报告就等于没有写。
第二个层次,行文要符合审美需要。读学科报告要给人一种美的享受,这对行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是属于修辞层面的。要做到这点,需要对教研员提出文学上的要求,提升其作文的基本功。例如,要用词准确,文句流畅,使人读来很舒服;又如,要标题设计醒目、新颖,或者是一个短的单句,或者是一个简洁的复句,甚至借诗文名句,从而提高阅读者的阅读兴趣;再如,善于自然地运用对仗、排比、设问、借代等积极修辞方法,让读者一边读报告,一边享受美句。当然,报告不能只有美丽辞藻,而没有逻辑基础,成为一个浮华的报告。所以,还是要以上述的第一层次的要求为基础。
第三个层次,行文要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要让人觉得这个学科报告很耐读,读了一遍还不够,就像一道“美味佳肴”,具有回味的功能。要符合这个要求,教研员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积累和功力,行文中能自然地、恰当地“引经据典”,以增加报告的说服力;文句自然、流畅,适当运用一点美学方法,表现文章具有一定的节奏感等,符合文化层面的要求。而在具体表述中,还要能透视出一股“文气”和“博雅之气”。
教研员专业素养的提升,是带领本学科(或课程)群体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示范者。而教研员本身的专业素养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背景和平台上。面对新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要以新的目标要求来自我加压,追求与时俱进,才可以不辜负教研员岗位的职责。我觉得,这既是一种使命,也是一种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