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度担任山东学政的李因培
□韦钦国
李因培(1717—1767年),字其材,号鹤峰,云南晋宁人,乾隆三年(1738年)乡试中举,乾隆十年(1745年)高中进士。李氏家族四代为官,一门风雅——李因培的父亲李治民系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举人,李因培的长子李翊、次子李翔,孙子李浩均为进士,系当时云南名门望族。
李因培中进士后壮志将酬,意气风发,赋组诗《选庶吉士后述怀柬诸同志并寄同里友人》六首,第二首如是写道:“紫禁烟笼往里开,烛光剑气金银台。久知姑射餐风妙,也许东方索米来。万卷嫏嬛今可读,一天云锦正须裁。相逢狂客掀髯笑,不枉金龟换酒回。”愉悦心情跃然纸上。
经过在翰林院三年的学习,李因培受到乾隆重用,先受编修,旋升学士,乾隆十三年(1748年)擢翰林院侍讲,同年八月二十九日接替陈其凝任山东学政,时年31岁。乾隆十四年(1749年)升内阁学士,乾隆十九年(1754年)再次任山东学政。
学政这个职位比较特殊,虽在地方任职但不属于地方官,准确地说是皇帝指派的京官外派,而且任地方学政期间在京原职予以保留并可正常升转,不受督抚管辖。清朝《漱华随笔·采访遗书》载,“着各省督抚学政,留心採访,不拘抄本刻本,随时进呈。”这句话清楚地表明了总督、巡抚、学政三个岗位的并列性。
李因培画像
《新纂云南通志》载,“李因培习经史,才高而志刚,所至气凌人上,然能折节下士。”作为学政,李因培算得上称职,他确能礼贤下士。两度任职山东学政期间,李因培关爱海右士子,致力齐鲁文教,促进了齐鲁大地文学、文风、学风向上向善的改变,推动了山东文化事业的正向发展。清朝依据各省、各地人口总数、考生总数、贡赋情况、教育发达程度等,综合多种因素后定下各省各地录取的秀才、举人等数量。如有清一朝,山东通过县试、府试、省试可以获得秀才资格的人数两万有余,但通过筛选有资格参加乡试的不过一万五千人,这一万五千人中仅有69人可以通过乡试获取举人资格,从而进入仕途,实现“学而优则仕”的人生理想。
当时,各地“功名”名额也非绝对固定,有的地方录取率高,相对容易一些。为做到更加公平,李因培任山东学政期间,就对一些地方参加考试和录取士子人数进行了调整。《清实录》载李因培曾上奏:“莱州府之灵山卫,辖三十七屯一所。每屯卫籍,实仅数家。应试文童,最多二十余人。武童十余人。进额、文武各八名,未免太滥。嗣后请各减三名,取进五名。”
学政任职期间,虽然与督抚齐平,但其除了作为皇帝的眼线,监督上报所在省份的主要官员德勤政绩外,主要职责是“掌一省学校、士习、文风之政令”,即主要负责管理一省文教、科考,并不插手钱粮赋税徭役等事宜,只能按期至所属各府、厅考试童生及生员,其职权主要限于文教领域。李因培借此与同时代的多位齐鲁名士都有不同程度地交往,其中,与滕州王特选交往尤深。
王特选(1680—1756年),字策轩,号凫南,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举人,清朝前期鲁南一带文化名人。康熙四十七(1708年)王特选任济南泺源书院监院,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修《滕县志》,雍正三年(1723年)至雍正五年(1725年)任济宁州学正(府州等地方教育机构负责人,非学政),雍正八年(1730年)补任莱芜教谕,乾隆八年(1743年)任东昌府(今聊城)教授,乾隆十九年(1754年)致仕。
王特选在担任东昌府教授时与李因培相识、相知,两人相识于博州,即当时的东昌府,李因培曾作《怀王策轩》七言律诗一首:“开宝风流熟与伦,灵光一殿岿然存。诗如老鹤松梢见,官效寒蝉叶下蹲。自有文章藏石室,却教完带向桥门。博州再至人还健,真信韩婴道独尊。”诗里称赞了王特选的诗品和人品,怀念与王特选的交往经历。后来,两人又曾为史可法做拜墓诗,两人的诗同收在《史阁部文集》中。
李因培工诗文,精文史,民间以“才高八斗李因培,字压两江马汝为”来形容的他才华与书法水平。古时山东沿海居民靠海吃海,为祈求平安出海、满载而归,建有不少用于祭祀祈祷的庙宇,留有许多传说。明嘉靖《山东通志》载:“东海庙,在(莱州)府城西一十八里。”李因培任山东学政期间,曾专门到莱州府观海,并写有400字的《海庙》五言长诗,铺排辞藻,极其工整,令人惊叹。
李因培的仕途前期主要在文教领域,除两度担任山东学政外,还曾两度担任江苏学政、一度担任浙江学政,任职学政时间总计长达10余年。李因培能够先后督学山东、江南、浙江三个文教大省、人口大省,五度任职学政,足以表明李因培丰厚的学识与极高的文学素养,对其在学政方面的昭著成绩,乾隆曾赐诗称赞。另外,李因培还分别担任了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会试副主考官、同年武会科主考官;乾隆十七年(1752年)壬申科会试武会科主考官,以及乾隆十六年(1751年)辛未科浙江乡试主考官。
为避嫌和防止作弊,学政流动性很强,清朝任山东学政者约120人,但仅有两人两度担任山东学政,这两人就是状元学政于敏中和李因培,根本原因是他们卓越的才学、突出的品德及皇帝的信任。两人不但同朝为官,两度担任山东学政,而且先后任浙江学政,均能“克勤称职”。乾隆十六年(1751年)九月,于敏中和李因培还分别担任了武会试的副考官、正考官。
值得一提的是,于敏中、李因培、陈其凝三人都曾担任山东、浙江学政,时间上相互交叉,这种情况在历史上较为罕见。乾隆九年(1744年)十二月八日,于敏中首次担任山东学政,同年同月陈其凝任浙江学政。乾隆十二年(1747年)八月两人互改,于敏中任浙江学政,陈其凝任山东学政。乾隆十三年(1748年)八月陈其凝被解职,李因培于八月二九日接任山东学政。乾隆十五年(1750年)八月,于敏中届满,雷鋐接任浙江学政。
明清时期,济南有一条繁华的布政司大街(今省府前街),这条街上有一座高耸耀眼的瞻泰楼,和李因培同时代的王初桐曾有诗咏赞此楼:“瞻泰高于四照楼,芙蓉泉口假山头。坐闻十棒冬冬鼓,知是游湖六柱舟。”这首诗里的“四照楼”就是当时山东提督学院署衙所在地,位于明湖之南学院街上,为当时的济南名楼。
具体来说,学政衙门在济南府治之北、大明湖以南,大门朝北,门口“地与湖接,水流至阶除”,衙内有高楼一座,以“四照”名之,登临四照楼可“俯瞰郡城内外如指掌”,南望岱宗隐约,北眺黄河如带。道衙“墙高(仅)可及肩”,墙外古柏数株,作老人拱立状”,周边“湖中蒲苇、菱芡、芙蕖之色来就几研”,景色宜人。李因培公务之余“独吟散带群鸥静,促坐论才好客留”,好不惬意!
学政是清朝官员晋升的重要资历,经过山东学政历练后许多才俊都成了高官显贵,高升地方督抚大员,李因培同样如此。乾隆三十年(1765年),李因培接替王检出任湖北巡抚,成为正二品的地方大员,同年十一月改任湖南巡抚。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二月任福建巡抚,同年八月十六日降为四川按察使——这次降职系同行排挤所致。前面已经提到,李因培“才高而志刚,所至气凌人上”,因才高受宠,被同僚以“属员亏空不实”之罪陷害,论罪下狱,赐自尽,时年51岁。
李因培的后代与山东亦有交集。李因培育有三子:长子李翊,乾隆丁丑科进士;次子李翃,乾隆嘉庆乙未科进士;三子李翿屡试不第,后曾任山东泗水县尉。李翿虽然科考不顺,但其子李浩却在嘉庆乙戌科进士中第,是李因培孙辈中唯一一位中进士者,这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