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我一起读伤寒六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青龙按:上一条发汗导致漏汗伤阳,桂枝加附子汤。这条下之后导致心阳不振,脉促,胸闷。心居胸中,心阳虚可见胸闷。因此桂枝汤去芍,芍药偏寒,不合适胸阳不振,因此去掉。剩下桂枝甘草辛温通心阳,生姜大枣补脾胃,脾胃后天之本,化源都是本于脾胃。
桂枝去芍药汤 4味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22、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青龙按:这条接21条,假如寒甚加附子。这是一法两方。去芍桂枝汤温的力量加强,加附子更是加强温的力量。临床斟酌寒的程度不同,决定是否用附子。
6、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5味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附子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123、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青龙按:太阳病已经七八天,如疟,疟疾寒热往来,发热,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无少阳,清便欲自可是无阳明,一天寒热往来二三次脉微缓,这是要好了。若脉微而恶寒这是阳气不足,不能发汗不能吐下。仲景这里没有处方,可以参考少阴疟治疗。面有热色,身痒无汗这些,发汗未彻,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综合来说这段讲了三种情况,一种快好了不需要治疗,其判断点脉缓。一种少阴不足阳气不振,不能发汗吐下办法治疗需要扶阳。一种表邪未解,桂麻黄各半汤可以考虑。
7、桂枝麻黄各半汤 7味
桂枝一两十六铢(去皮),芍药,生姜(切),甘草(炙),麻黄(去节)各一两,大枣四枚(擘),杏仁二十四枚(汤浸,去皮尖及两仁者)。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一升八合,去滓,温服六合。
按:桂枝麻黄各一半,发汗不会太过,驱邪不伤正气,因为邪气不重,正气不足,正邪交争于表,故而桂枝汤解肌祛风也能扶正,麻黄汤驱邪。如此各半符合病情发展需要。
24条 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青龙按:这条是针药联合治法。先用桂枝汤以后反烦躁,说明邪气经桂枝扰动相争,不能外达,加针刺风池风府邪却则愈。
25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青龙按: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类似白虎汤证,但白虎汤必然口干口渴,26条就是鉴别诊断白虎汤加人参。这里还有形如疟疾,日再发用桂枝汤二麻黄一发汗驱邪,顺势利导则愈。胡希恕老说这个洪大脉是传抄失误可以参考。
8、桂枝二麻黄一汤 7味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芍药一两六铢,麻黄十六铢(去节),生姜一两六铢(切),杏仁十六个(去皮尖),甘草一两二铢,炙,大枣五枚(擘)。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
上七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黄一二沸,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去滓,温服一升,日再服。本云,桂枝汤二分,麻黄汤一分,合为二升,分再服。今合为一方,将息如前法。
第26条 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青龙按:前一条也是脉洪大,如疟。这里脉洪大,伴有大烦渴不解,显然热邪入里化热,因此给与白虎加人参汤清热养阴。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