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方言里的“老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老子如果听到你再说老子,老子就喊你晓得哪个才是这个家头的老子!”

“老子就只是说了一句老子,老子为啥子说不得。”

在四川,老子也许是道家的创始人,也许是一句充满气势的自称,也许是你的老汉儿。

“四川老子云南妈,贵州儿子背盐巴”。

云贵川的这句旧俗语是啥子意思喃?早些时候的云南人张口就是带“你妈啰”、贵州人说话喜欢带上“儿啰”,而四川人则喜欢以“格老子”开头。

以前川人的嘴里最喜欢两个“子”:锤子和老子。锤子我们暂且不表,老子却是川人的最爱。在巴蜀境内,无论是贩夫走卒、商贾农工,还是达官贵人、文人墨客,无论是远至“唐宋元明清”,还是近到“现如今”,“老子”都是川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

四川人为啥子要自称“老子”,这种说法是从啥子时候开始流行的?“老子”的说法又为啥子在巴蜀之地广为流传?

关于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有两个不同版本的说法。至于哪个版本的说法更符合实情,就由各位看官见仁见智了。

第一个版本的说法和道教在四川的兴盛有直接联系。

四川作为中国本土宗教道教的发源地,数千年来,长盛不衰。巴蜀境内,有道教名山青城山,有著名宫观青羊宫,鹤鸣山道观,青城山天师洞,建福宫等等。尤其是到了唐代,唐高祖李渊尊老子(李耳)为先祖,并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此时道教在巴蜀境内盛极一时,风头无两。

老子思想和道教文化至此在巴蜀境内流行开来,甚至影响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人们的伦理思想、生活方式,甚至吃饭说话都受到了影响,最典型的便是人们说话时喜欢把“老子曾经说过……”挂在嘴边。

日常生活里的吃住行需要遵从老子的思想。谈经论道,解决纠纷需要引用老子的思想。彼时蜀地的人们不仅把老子供在神坛之上,更是随时揣在心里,挂在嘴边。与人争论的时候,一定要说“老子曰”,似乎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权威和正确。做事的时候,一定要用上“老子曰”,似乎只有在老子思想指导下做事才正确。

这种“老子曰”的说法方式逐渐从庙堂走到了坊间。随着时间的推移,蜀地的人们省去了老子在典籍里的原话,省去了“曰”,直接简洁明了地用“老子”作为第一人称说话。渐渐地这种说话方式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口癖和俗语,也就在巴蜀之地流传下来了。

另外,“老子”作为一种尊称逐渐过渡到了长辈身上,一来二去“老子”在四川方言里也就有了“老汉儿”(父亲)的涵义在里面。不过在生活中大多数人说“老子”却是存着占别人便宜的心理,这就使得这个词带有一丝不愉快的味道在其中。

第二个版本的说法则和古时候的人称代词有关。

有资料记载,早在汉晋时期的古人就喜欢自称“老子”,这个用法和不才、在下、下走、鄙人等自谦词是同一用法,彼时古人常在口语用“老子”来表示谦虚。

时间来到宋代,“老子”的用法变得更为广泛。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写道,他曾在入蜀的时候经过了一个叫“南郑”的地方(今陕西汉中,当时属四川),见识到了“西陲俚俗”。当地人习惯称自己的父亲为“老子”。了解到这个习俗,陆游才恍然大悟,为什么北宋时西羌人把镇守西部边关的范雍称为“大范老子”,把范仲淹称为“小范老子”,这都是出于尊敬之意。

这种把“老子”作为尊称的习俗,随着入蜀出蜀人的不断往来,在耳濡目染间逐渐巩固和流传开来,一代一代传了下去。我们在很多和巴蜀之地有关的文人诗词中都能见到蛛丝马迹,诸如苏轼的“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陆游的“老子馋堪笑,珍馐忆少城”,黄庭坚的“老子平生,江南江北,爱听临风笛”都是如此用法。

  以前两个版本的说法都各有各的道理,你们觉得哪种说法更为合理呢?

川人自称“老子”,一向是有自己的原则。

一是,有长辈在场不说“老子”。如果有爸爸爷爷等长辈在场,只要小字辈嘴巴头带上“老子”二字,一定是会被“老子”教训的。二是,吵架提虚劲的时候一定要说“老子”,川人吵架时候如果不用“老子……”开头,感觉就少了三分气势。只要“老子”挂在嘴边,就自带了三分胆气。三是,摆龙门阵的时一定要自称“老子”,只有讲述“老子”的经历,在摆悬龙门阵的时候才分外带劲,三分的事情都可以吹成九分。四是,占别人便宜的时候,“老子”是首选。不知不觉中就把自己放在了别个父亲的位置,心里面有一种占了大便宜的暗爽。

四川人喜欢说“老子”的历史由来已久,基本上都符合上面四条原则,不信我们从古至今的来品品看。

出生于四川眉山人的苏轼自然是深受“老子”文化的影响,他的《青玉案·送伯固归吴中》中有一句“莫惊鸥鹭,四桥尽是,老子经行处”。这句话翻译过来是说,如果你到了松江这个地方要喊小舟来摆渡,不要惊吓了鸥鸟和白鹭。吴中四桥河湾渡口这个地方,老子当年经常去。一句“老子当年经常去“为苏轼这首别具一格的送别诗凭添了几分味道。

陆游曾经在成都旅居数年,嘴里不自觉地就学会了自称“老子“,又反映到了他的诗词中。他曾在《思蜀》一诗中开篇两句就写道”老子馋堪笑,珍盘忆少城“,在《看梅绝句》中写过” 老子舞时不须拍,梅花乱插乌巾香,也在《城南寻梅得绝句》中写道“老子今年懒赋诗,风光料理鬓成丝“。如果翻译过来是什么意思呢?老子就是馋,老子就是喜欢不按节拍跳舞,老子今年就是懒得写诗……这些诗词中如果将”老子“替换成在下、鄙人等词就少了几分狂放不羁的味道。

四川人喜欢说“老子”算是一个既定印象,在诸多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里面都能见到。我们来看看外地人是咋个看四川人嘴里的“老子“。

金庸先生笔下的青城派属于巴蜀之地,在“笑傲江湖”中几乎贯穿了整个故事,而青城派的掌门人余沧海更是书中数一数二的反派角色。我们且先从书中看看,人们对四川人和“老子”的印象。

林平之忽道:“爹,四川人说话,是不是总是叫别人‘龟儿子’,自称‘老子’?”

林震南笑道:“四川粗人才这么说话。普天下哪里没粗人?“

按照上文“老子“来历的两个版本来看,金庸先生写下林震南这句话显然是属于川人的既定印象,”老子“这句话在很多外地人印象里都是属于脏话。现在很多文学作品里都有这个现象,似乎不说上几句”老子“、”龟儿子“,就不是四川人。

令狐大哥道:‘你问我尊姓大名,本来说给你知,却也不妨。但你如此无礼询问,老子睬也不来睬你。’师父,你说好笑不好笑?令狐大哥又不是他爹爹,却自称是他‘老子’。”

定逸哼了一声,道:“这是市井的粗口俗语,又不是真的‘老子’!”

四川人喜欢用”当老子“来占其他人的便宜,这大概也是一个外地人的既定印象。

顺便一说,拜金庸先生所赐,读过《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四川的青城派几乎都是奸诈小人,而这些小人开口说话一定是用“格老子的……”打头。外地人觉得“老子“是一句脏话,很大程度上也有这些文学作品在后面推波助澜。

时间再往前推移,我们来看看近现代四川作者作品里的“老子“。

成都作家李劼人善于用成都话描述成都小人物的故事,在他的《暴风雨前》一文中开篇就有这样一段,

高升红着脸,把眼睛一眨道:“你老子才当太监!”

骆师笑道:“太监果然不好,连那话儿都要脱了。这样好了,封你当相公,前后都有好处,对不对?”

“你爷爷才是相公!你龟儿,老不正经,总爱跟人家开玩笑!你看,老子总有一天端菜时,整你龟儿一个冤枉,你才晓得老子的厉害哩!”

这短短一段文字,便包涵了“老子“的两个典型用法:老子当爹用,说老子壮胆气。

从古代诗文到现在文学作品,一路看下来,我们发现川人嘴里的“老子”丢了那份古韵,失了那些雅趣,多了些无趣的粗鄙。古人嘴里的“老子“是一份放荡不羁的洒脱,而现代人嘴里的“老子”却成了粗人的标志。

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人们的认知也在变。

几十年后,我们从川人嘴里还能听到“老子”两个字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