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谢无逸《补(鄂州)亡友潘大临诗》赏析
补亡友潘大临诗
宋·谢无逸
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
雪浪涛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
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
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谢无逸(1068—1113),号溪堂,宋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人。北宋文学家。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进士不第,后绝意仕途,以布衣终老于故土。与潘大临一样,为江西派诗人,有《溪堂集》。
据北宋诗僧惠洪《冷斋夜话》记载,有一年重阳节,窗外下着绵绵细雨,秋风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音。见此情景,潘大临诗兴大发,于是在墙壁上题写诗句。刚写了第一句“满城风雨近重阳”,突然,门外响起了“砰砰砰”的敲门声,原来是收租税的人来了。待打发收租税的人走后,他却怎么也想不起后面的诗句了。朋友谢无逸来信索诗,潘大临就把这一句诗送给了他。这便是文学史上著名的“一句诗”的由来,也是“满城风雨”这个成语的由来。潘大临去世后,谢无逸为了纪念他,以“满城风雨近重阳”开头,陆续写了这三首诗。原诗无题,标题为编者所加。
三首诗同中有异,写作对象相同,感情基调相同,均借用潘大临诗句“满城风雨”的苍茫意境,抒发对潘大临英年早逝的哀悼之情和对其身负奇才而不得志的惋惜之情;但选用的意象不同,描写的景物不同。第一首,选用“黄花”的意象,描写“赤壁”的胜景。黄花,即菊花,紧扣时间节令,凸显菊花的傲霜斗艳,寄托遥深。赤壁,点明地点;而“雪浪涛天”,化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词意,言简意赅,令人遐想。从“无奈”“恼”等词语中,可以体会到诗人对朋友的深情,“令人西望忆潘郎”一句,直抒怀想朋友的深情。第二首,选用“武昌柳”的意象,描写武昌秋柳“垂垂老叶半青黄”的景象,借以渲染诗人“不见修文地下郎”的哀伤之情。第三首,选用“孤雁”的意象,描写其“不成行”的情景,借景怀人。昔日兄弟二人吟诗作赋,何等亲热;如今弟在兄亡,多么孤单。斯人,此人,指潘大临。小冯:也称小冯君,汉时冯奉世的儿子冯野王和冯立兄弟俩先后为上郡太守,时人称之为大、小冯君,后用遂以“小冯”称誉他人之弟,这里指潘大临的弟弟潘大观。孤雁:孤独的大雁,也形容孤独的人,这里比喻潘大观。三首诗中意象的类型也不一样,前两个意象“黄花”和“武昌柳”为描述性意象,后一个意象“孤雁”为比喻性意象。
“满城风雨近重阳”是平民诗人潘大临的一句残诗,引起了同时代和后世众多诗人补璧的冲动,不仅是谢无逸,南宋方岳、刘辰翁、吴文英,元代倪瓒,清代虞景璜乃至现当代诗人常有续作,千百多年来,嗣响不绝,在中国诗歌史上,可谓绝无仅有,堪称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