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时热烈奔放的词作,女子初遇帅小伙,就喊出了惊天的情话
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中国传统女性总是保守含蓄的,并不善于主动表达爱情。其实,南宋程朱理学之后,才为封建时代女性加上了沉重枷锁,束缚了她们的天性与自由。在南宋之前,虽然也有礼教的各种条条框框,但总的来说还是相对开放的。比如《诗经》之中,既有少男追求少女的作品,也有少女怀春之作。
《诗经》实际上就是采集民间的歌谣集合而成,民歌中少女吐露相思之语,尽情释放内心的向往,歌颂爱情的美好,从来没有停止过。拙劣的文人,往往化身为卫道士,总是看不顺眼,横挑眉毛竖挑眼。真正优秀的文人,却能从中吸取养分,写出千古传唱的作品。晚唐五代的词人韦庄就写下过这样一首小令:
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这首词的场景非常简单,人物情节也不复杂,却以寥寥数笔中勾勒无限美好的自然风光、少年的潇洒倜傥以及少女内心萌动的春情。开篇仅仅三个字,就交代了时间和背景,在和煦的春日之中,少女外出游玩。第二句“杏花吹满头”更是神来之笔,它以小见大,春风缓缓吹过,让缤纷的杏花花瓣落了游春女孩的头上。仅仅这一个画面般的片段,让人遐想连篇,这就是最美的诗意,这就是最美的春光。
表面上来看,这两句只是普通叙述,其实为下面的内容做出了铺垫。试想在酷暑或是寒冬,抑或是悲秋季节,要么汗流浃背,要么冻得瑟瑟发抖,又怎会有少男的洒脱,少女又怎会春心荡漾?而且,春天是万物苏醒的季节,在这里更是春心觉醒的良机。哪怕是一个“吹”字,也让本该是静态的画面,变得活泼撩动,无形之中拨弄着少女的心弦。
在第三句中,少男登场了,一如无数男主一样万众瞩目。很显然,这是两人的初遇,作者不吝最美的笔触,以问句来进行毫不掩饰地夸赞:田间路上是谁家少年?青春如花如此风流。没有任何直接描写,仅从词作中的这一句,我们可以自行脑补少年的风度翩翩,飞扬神采,青春俊雅。也不用担心有所夸张,年轻的活力已经赋予了少年最具魅力的资本。
词的上阕,主要写的是一幅美丽的春光画面。词的下阕,就是少女的心理活动。遇到这样翩翩少年郎,少女的心如同小鹿乱撞,她也许表面上装得若无其事,内心中却无比激动和向往。她在内心已经打定主意“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何谓一见钟情?这里“拟”字和“嫁与”一词,就是最好的诠释。不光如此,“一生休”,表达了少女的满足感。如此,心愿足矣,如此,就是人生极乐的巅峰。
哪怕是现代人,也会折服于少女的痴情,可这还不算什么,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少女甚至还在接下来的一句,发出了自我奉献的感慨:纵被无情弃,不能羞。如果能得到这样的夫君,享受青春年少的快乐,哪怕最终落到被他抛弃的下场,也无怨无悔,不会埋怨命运的不公。这句话,从正面写出了少女坚定的态度和真挚的感情,反过来又展现出少男确实帅到了极致。
这样大胆炙热的感情,在封建卫道士看来,自然是鄙亵鲜耻的。即使是现在,也有很多人会被人斥之为“脑残”。可实际上,爱慕年少美丽,本来就是爱情的起点。承诺千言万语,发誓白头偕老的情侣比比皆是,走不到最后的也大有人在。反倒是珍惜当下,把握最美好的时光,才是最重要的。作者正是要通过少女极端的情绪,表达了最为真挚动人的相思之情。
这首小令的风格,自然不是宫廷御用文人能够写出来的。韦庄是在西蜀之时,吸取了民谣养分的基础上,才得到这首纵情肆溢的作品。也有人认为,它是诗人自比女子,怀念故唐之作,这里就不做深究了。它能带给我们最纯真的美好,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