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中的华夏 | 1925年的北京城,曾经的皇城时光

原创图游华夏网2019-06-05 17:37:05

上个世纪上半叶,日本侵略者为吞并中国,派出情报人员以探险和学者的名义,拍摄大量中国各地的人文地理照片,于1924年至1944年间出版成《亚东印画辑》,总计2000余张,这些照片的很多景观和人文瞬间早已消失,对我们了解民国时期的中国,有着很高的史料价值。为让更多人回望祖辈生活过的华夏大地,《图游华夏网》特别制作《老照片中的华夏》系列图记,本篇57张照片均来自北京城区。

16回第1张(1925年11月出版),北京香山的琉璃佛塔,唐代时边建有寺庙,,辽金时期为香山寺、大永安寺、甘露寺,清乾隆年间在此修建静宜园,其中昭庙为藏传佛教的建筑,依西藏札布伦布喇嘛庙而建, 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图中的琉璃佛塔仍存。

16回第2张(1925年11月出版),颐和园内的石舫,以河清海晏之意取名为“清晏舫”,位于万寿山下,昆明湖畔,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通体为巨石雕成,原中式舱楼被英法联军侵华期间烧毁,1893年重修改为西方舱楼至今。

16回第3张(1925年11月出版),位于北京西山的碧云寺,建于元朝至顺二年(公元1331),初为碧云庵,由耶律楚材后裔捐宅而建,明末太监于经、魏忠贤欲归葬此地,分别扩建增修,并将庵改为寺,二人后来均获罪都未能葬于寺内,清乾隆时期又大规模增建,1925年孙中山先生病逝北京,灵柩曾停于寺中。

16回第4张(1925年11月出版),碧云寺内的金刚宝座塔,建于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是佛教密宗的一种佛塔,塔座上建有5座佛塔,代表着密宗金刚部的五部佛主,中间为大日如来佛,东面为阿閦佛,南面为宝生佛,西面为阿弥陀佛,北面为不空成就佛。

16回第5张(1925年11月出版),从玉泉山上望颐和园的方向俯瞰,远处的万寿山上,佛香阁屹立,面对着昆明湖,下方的大片稻田,水网纵横,成格状排列,相传清康熙帝第二次南巡时,将南方的优质稻种带回玉泉山试种,后来成为著名的“京西稻”。

16回第6张(1925年11月出版),北京的正阳门城楼,始建于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北京人又称为前门,历代多次被火载与战乱损毁,图中为1916年民国政府修缮竣工,道路上黄包车川流不息。

16回第7张(1925年11月出版),在颐和园的万寿山佛香阁,往西望去,下方的建筑是宝云阁,通体为铜制,建于清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

16回第8张(1925年11月出版),颐和园内,万寿山上,佛香阁屹立,下方的昆明湖,景色优美,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为清乾隆帝仿杭州西湖而建,1860年被英法联军焚毁,1888年重建改名为颐和园。

16回第9张(1925年11月出版),万寿山上,图中的藏传佛寺已然荒废,佛塔上的顶端残缺不全。

16回第10张(1925年11月出版),颐和园内的十七孔桥,如长虹卧波,连接着东堤与南湖岛,远处的桥头,矗立着廓如亭,一艘游船正在桥畔驶过。

17回第1张(1925年12月出版),北京街头,卖鸟的摊贩,鸟笼中挤满了鸟儿。

17回第2张(1925年12月出版),北京街头的剃头摊,一位剃头匠正给顾客刮着头上的发须,只见他站得笔直,神情专注,手法精湛。

17回第3张(1925年12月出版),原日本公使馆内的一处墓碑,记载着义和团运动期间被打死的日本人,粗大的桧树上还有蜂窝状的弹痕。

17回第4张(1925年12月出版),北京的一处煤球加工点,那时候老百姓日常使用的燃料,大多是这种利用媒末和粘土混合而制成的煤球,图中院内堆满了煤球,有5人正在加工着。

17回第5张(1925年12月出版),北京的北海风光,北海始建于辽金时期,经历元明清多次增建,作为帝王御苑至今,是保存最为完整的皇家园林,图中的白塔建于清顺治帝时期的公元1651年,白塔下方是明万历年间倒塌的广寒殿遗址。照片拍摄的当年,被民国政府设为北海公园。

17回第6张(1925年12月出版),站在景山上,俯瞰故宫东北角,宫墙巍峨,经历几百载的风霜雪雨,虽然斑驳,但皇家宫廷的气势,在远处百姓人家的簇拥中,仍然森严壮观。

17回第7张(1925年12月出版),秋日时分,站在景山上,前方为故宫的北门神武门,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为玄武门,清代为避康熙名讳改为神武门,照片拍摄的当年10月10日,城门洞挂有“故宫博物院”的门匾,故宫博物院正式建院。

17回第8张(1925年12月出版),天坛祈年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从明至清,是皇帝祭天与祈祷五谷丰收的祭祀场所,光绪年间的公元1889年,祈年殿毁于雷火,后重建至今。图中殿前,青草茂盛,一人正从阶前走过。

17回第9张(1925年12月出版),元大都遗址,元朝定都北京后,忽必烈主导修建宫城,始建于元至元四年(公元1267年),历时9年76基本完工,明朝灭元后,在此基础上建成明代的北京城,图中残塔岌岌可危,矗立在荒野之中。

17回第10张(1925年12月出版),北京的各国公使馆区域,八国联军侵华后,这里成了法外之地。

20回第6张(1926年3月出版),北京的一处煤球厂,门楼高大,面额写有“广盛隆”字样,旁边的墙壁还写有宣传广告字语“自运名窑 块末湏炸”,门口两人身上漆黑,推着独轮车运着煤块。

29回第8张(1926年12月出版),雍和宫内的“喇嘛说”方碑亭,石碑上是清乾隆帝所写关于藏传佛教传承的《喇嘛说》一文。

29回第9张(1926年12月出版),雍和宫是清康熙帝为雍亲王所建的府邸,雍正即位后,改为行宫,乾隆亦出生于此,清乾隆九年(公元1744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图中是一座铜制的大香炉,一位喇嘛坐在香炉之侧。

29回第10张(1926年12月出版),雍和宫内的一位身穿法服的喇嘛。

32回第1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东四牌楼的大街,从元代建都开始,这里逐渐形成繁华的商业区,牌楼上的匾额写有“大市街”三字,中间迎面而来是衣着光鲜的人文,旁边则是谋生的普通百姓。

32回第2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街头的灯笼店,店里店外挂满了各式灯笼,供老百姓在元宵节期间购买悬挂。

32回第2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的一处胡同景象,左边三个孩子手牵手说着什么,树荫下,一位老人蹲坐,另一老妇人牵拉着小男孩。

32回第3张(1927年3月出版),夕阳下的北京街景,人们穿着厚厚的棉袍,一位车夫正坐在人力车上待客。

32回第4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街头的一处爆竹销售店铺,门头上的匾额是“吴瑞春号”,环绕的是精致的徽州木雕,另一侧的竖长招牌,前几个字依稀可辩为“徽州吴瑞”,徽商在北京的发展可见一斑。

32回第5张(1927年3月出版),卢沟桥,位于今丰台区的永定河上,始建于南宋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后历代多有重修,图中长长的驼队正通行桥上,守卫的士兵坐在桥栏上,旁边还有几个小贩卖菜。

32回第6张(1927年3月出版),芦沟桥畔的卢沟晓月碑亭,碑亭建于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芦沟晓月是乾隆选定的北京八景之一,碑刻文字是乾隆手书,图中的亭檐部分已经垮塌,正是那个羸弱中国的见证。

32回第7张(1927年3月出版),位于天坛南部的圜丘,建于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是皇帝在每年冬至日,进行祭天大典的场所,又称祭天坛。

32回第8张(1927年3月出版),位于今北京西城区西便门外的白云观,初建于唐朝,元朝时长春真人丘处机建有长春宫,其弟子在其侧建成白云观。图中宫观墙壁挂有元宵节的灯笼,绘有各种道教内容。

32回第9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街头的一个老乞丐,衣衫褴褛,手拄着拐棍,足见其遭遇凄惨之极。

32回第10张(1927年3月出版),北京的一处城墙门洞,一群山羊正鱼贯而入,踏起路边的尘土飞扬。

33回第2张(1927年4月出版),北京故宫内的太和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朝的皇帝举行重要典礼的大殿。

33回第3张(1927年4月出版),北京故宫太和殿前的广场与金水桥。

33回第4张(1927年4月出版),颐和园内,昆明湖畔,玉带桥横跨西堤,此桥建于清乾隆年间,图中桥下水草丛生,两位游人正走向桥尾。

33回第5张(1927年4月出版),故宫博物院位于午门城楼的展馆,展出的是斩决犯人的斩刀。

33回第10张(1927年4月出版),圆明园遗址,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1860年10月6日被英法联军烧毁。

102回第1张(1933年1月出版),腊月二十三日的北京街头,过年的气氛日趋浓厚,图中男子扛着扁担,两边系着猪头,用于祭祀之用。

102回第7张(1933年1月出版),农历新年期间,北京街头的风筝摊,摆放着各种鸟兽鱼的风筝,供百姓购买。

102回第10张(1933年1月出版),农历新年期间,百姓用于供奉神灵的糕点,做成元宝的模样,辅以鲜花扎成精美的供篮,以示虔诚之意。

165回第1张(1938年4月出版),北京城外,三个女孩各自骑在驴马上,进行一场郊游之旅。

165回第2张(1938年4月出版),七七事变后,已经被日寇占领的北京城,有轨电车、人力车、自行车各行其道,行人三三两两走在其中。

165回第3张(1938年4月出版),故宫的角楼,护城河的水面,水波微澜,角楼的倒影荡漾开来。

165回第10张(1938年4月出版),北京城外的一处芦苇林。

166回第1张(1938年5月出版),日寇占领期间的北京,火车东站停车场,墙壁上是多幅广告画,有“万金油”、“美丽牌香烟”、“婴孩自己药片”等字样。

166回第2张(1938年5月出版),站在景山的右侧,俯瞰北海,琼华岛上,白塔耸立,湖畔杨柳依依,一派春意盎然之景。

166回第3张(1938年5月出版),紫禁城背后的景山,明朝修故宫期间,曾将挖河、挖湖之泥堆高为五座山,称为万岁山,清顺治年间改为景山,图中道路上三位行人走过,一位车夫拉着空车,景山上可见三座古亭,最高者为万春亭,登亭可俯瞰故宫全貌。

166回第4张(1938年5月出版),位于北京皇城中心的东四牌楼,电车轨道穿门而出,两座牌楼上均有“大市街”的字样。

166回第5张(1938年5月出版),北京的东单大街,位于崇文门城楼与东单牌楼之间。

166回第6张(1938年5月出版),当时北京的王府大街,日寇占领北京后,这里是日本人出没较多的商业区,人力车上竟然还插着日本膏药旗。

166回第7张(1938年5月出版),从门洞内远看正阳门,气势巍峨,右侧可见一小贩蹲坐,前方一人骑着自行车过来。

166回第8张(1938年5月出版),北京的春天,湖畔桃杏花开,杨柳依依,远处的楼阁隐隐,古城风光旖旎秀美。

166回第9张(1938年5月出版),站在万寿山上,往北方眺望,群山屏障,长城依稀可见。

166回第10张(1938年5月出版),北京城门的检查站,一位年轻的女守卫正在给一位中年妇人搜身检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