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分享:末流郎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
末流郎中说“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末流郎中
1、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气本一元,为极为太,所以太极是元气,不是后世的阴阳鱼图,阴阳鱼图是为了说明太极的含义。素问的第一章上古天真论讲,法于阴阳和于术数。

2、阴阳是什么呢?是事物最基本的两个状态,由太极而两仪,由两仪而三才,由三才而四象,由四象而五行,由五行而六合,由六合而为七曜周旋,由七曜周旋而为八卦,八卦应于九州通十方,包罗天地上下古今,是为太极。阴阳的层次问题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三才之道虽然在位置上地在下人在中天在上,但是在阴阳的层次方面,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事实上在我们应于人身上的元气是怎样一个层次呢?元气分成阴阳,阴阳派生五行,五行化为六经。那么五行可以叫做五运,六经可以叫做六气。阴阳的互根互化、矛盾对立、协调统一这些关系大家可以看看中基。
3、那么阴阳的原量来自于二十八宿与中央的勾陈腾蛇,这个是恒定不动的。阴阳的变量是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不同的运动轨迹产生不同的变量,施加于人身产生的变化,这就是后世所说的五运六气。所以,阴阳五行的原量是稳定的,变数是由五大行星的不同运动在不同时空里产生的结果。内治六经,外治六气,合而为一,这就是说通过包罗天地贯通于人,就成了六经。所以,古医家说,不治五运六气,读遍方书无济。李阳波前辈讲,根于内者为神机,根于外者为气立,表里合一,通乎天地,这三才之道就是一个人存在的条件。如外感人不舒服,天地人不协调合一了,这个情况下我们就要给他辛凉解表、辛温解表、平和解表,里面如果阳明燥化我们就要攻下,如果肺肾阴虚我们就要清凉滋润,就是说不外乎调神机或调气立或神机气立并调。
4、“术”包括了卫气营血、三焦、五脏六腑、五运六气的认知和辩证,在这个基础上分汗下吐和温清消补八法,这就是操作技术,是体。这个“数”来自于河洛,河图为体,洛书为用,数是无穷无尽的,象就是有限的。所以说阴阳千万无以数推象,象又用相对简单的数字来表达,这就是河图里面的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八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这就是说河图作为了一个基础作为一个本源,也就是说这个生成之数的倍数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成起来的。洛书是九宫之数,四二为肩,八六为足,左三右七,上九下一,五居中央。所以调用就用洛书,调体就用河图。所以,我们用方用药,比如说用于水这一块的,用于太阳寒水或五脏六腑里面肾脏膀胱,我们用药的时候最标准的是地六之数,那么用于木这方面的三八之数,用于火这方面的二七之数,等等。我们用药用多少克不是意淫随便,是有规矩的,这就是数。

5、法于阴阳,和于术数就简单地说一个轮廓。内经所要表达的内容是极为博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