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杂锦,集邮

一、

是在2018年,我中断了一项大约有近50年的爱好:集邮。

说是集邮,实际上当时就是买邮票,好长时间了,一年买一本全年度发行邮票的定位册,先是在大木桥路的云洲集邮市场,后几年在网上买,因为是年度册,要等全年邮票出全,所以是隔年卖,而在集邮市场或网上买,也可以在总票面价格的基础上略微打一些折。

我的最后一本定位邮册是2016年,2017册已经在2018年放入淘宝购物车中,一直犹豫着没有下单,最后下定决心,放弃。

这也是一种断舍离,尽管书柜里还放着满满的一大叠邮册,包括从1982年至2016年的完整邮册,以及之前从建国以来所发行邮票的相当大的部分邮票和重复邮票,没有舍离,先断了吧。

在我母亲故世,父亲在养老院的后期,他委托我代为出售老房子,出售前,整理房屋,老家具、旧衣物以及一些杂物,基本上都扔了或舍弃了,没有自己觉得有价值的东西,虽然父母亲生活在那里的时候,这一切都是他们的宝贝家当。

推人及己,虽然我们与父辈生活的条件不同,思想的理念不同,欣赏的东西不同,拥有的物品不同,但我们的后辈与我们何尝不是这样,你之宝贝,人之敝帚,所以主动断舍离是一种境界。

我想,再过若干年,出外游玩少了,跑不动了,在家里,把自己的杂物清理一下,该清理的清理,该舍离的舍离,包括上千册书籍,如果其中还有有价值的部分,就捐给自己曾工作的图书馆或社区图书室之类的,免得最后都给称分量了。

老纪特票定位册,没有集齐。

二、

买邮票实际是集邮的异化,而邮票本身也已经异化了,二者有因果关系,即邮票的异化导致集邮的异化,但非完全因果关系,应该说集邮的异化早于邮票的异化,而邮票的异化加剧并固化了集邮的异化。

何为邮票的异化,先说邮票,在交通与通讯极度落后的古代,无论地域国度,戍边、为宦、经商、访学、哪怕出游,出外的人们和在家亲人,获得一纸信函家书,弥足珍贵,鱼雁传书,鱼雁成了信函信息传递的借代,留下了多少诗词佳句:“尺素在鱼肠,寸心凭雁足。”“西舍东邻今日别,北鱼南雁几时通。”“一春鱼雁无消息,千里关山劳梦魂。”而邮票的出现,开启了现代邮递系统,并逐步推广,构成了全球邮政网路,从此,人们之间的信函交往有了稳定的渠道,哪怕山海阻隔。

所以,原来邮票的主体功能是其使用功能,一种付邮的价值凭证,集藏功能只是其附属,当人们发现邮票这种小巧精美的图片值得收藏时,就从使用过的信封中剪下来,漂洗干净,收集起来,成为一种爱好,并流行开来,形成一个集邮群体,虽然后来有国家和地区的集邮协会,但大部分集邮是民间自发松散的。

正是有了集邮群体,让发行邮票方,一般是主权国家,认识到邮票的国家宣传广告作用,为此,邮票图案的方寸空间,常呈现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历史文化、自然风貌、科技发展、艺术人文、特定事件,集邮也增加了邮票的附属价值,甚至成为某些国家或地区重要的财源来源。

但这不是邮票的异化,其真正的异化始于本世纪初,先是E-mail电邮,后加上智能手机,几乎取代了90%以上的信函通信功能,但邮票还是照常发行,大部分邮票流向集藏领域,而不是在邮路上,集藏功能大大大于主体功能,这就是邮票的异化。邮票成了美丽的花纸头,昂贵的印刷品,特别是大面值的邮票,5元面值与8分面值邮票的设计与印刷成本是一样的,当然,后来寄外埠平信是1.20元,而不是8分,8分面值邮票没有了。

而集邮的异化更早,其标志就是集还是买,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大部分人集邮都是收集旧票,即信销票为主,集全一个主题的一套很不容易,特别是一套中非用于平信的高面值邮票,很难收集到,集到一张欣喜若狂,当然,这是对于普通的集邮爱好者,尤其是青少年爱好者,而对于资深的、真正的集邮者,也是会买新邮票收藏的,不过也要看自身和家庭的经济背景,那个年代,大多数家庭的收入为维持衣食温饱,花钱买邮票是一种奢侈。

变化是在上世纪80年代后,一是民众经济条件逐渐好转,二是一张猴票的捧红升值,既带来了一股社会集邮热潮,也使人们意识到买新票是值得的,会升值,所以由集慢慢地转变为买。

当时,社会上对邮票的发行是很重视的,每发行一套邮票,都会在报纸媒体上发预告,其主题、设计、形式,甚至发行量等,都会详细介绍,有一个不定期的专栏。

当然,初始邮票发行量小,买新票也不容易,似有僧多粥少的味道,所以买也是集的过程,后来,发行方增大发行量,既满足大众需求,又增加自身收入,何乐不为,最后可以全年打折购买,这不是异化了吗?

对我来说,也是这样,本世纪前,无论是集旧票还是买新票,都是化了功夫的,所以基本上每一年所发行的邮票都比较熟悉,而后来,就是买来邮票的当天,梳理一下,看一看,然后就束之高阁,放着了,就是买邮票,变了味,异化了。

零散的重复票。

三、

应该说,集邮不仅是为了拥有,而是享受集的过程,所以我真正结束集邮实际上是在上世纪末,后来买邮票只是一种惯性。

而开始集邮是在我小学三、四年级,约1967、68年左右。

集邮是被我童年和青少年的玩伴和好友,1号里二楼张家的五囝带动的,五囝是初中69届的,比我大四、五岁,我个子高一些,所以玩在一块也不觉小,但毕竟他年岁大一些,所以许多事情都受到他带动影响,文一些,我们是总角之交,俗一些,是赤裸兄弟。

他开始集邮了,我也跟着集邮了,集邮需要邮册,不可能向家里要钱买,所以DIY,两个人学着自己做,用铅画纸,好长时间,由于是上海口音,我脑子里的文字就是开花纸,那时几乎没有正常上课,而每学期课本书本包括铅画纸是照常发的,所以用来做邮册。

把32开的铅画纸对折,变成相连的两个页面,在页面上用刻刀刻透几横排两竖一横的刻痕,横在两竖下端相交,且相交处刻成圆弧,用玻璃纸卡进去,就可以插邮票了,把各张铅画纸背对背黏上,最外面贴上彩纸,就变成了一本邮册了。

可怜,黏邮册页连胶水也没有,是用面粉调成浆糊黏的,初始不知道,邮册发霉了,后来浆糊中加明矾,才好了。不要说,邮册做得还是蛮精致的,有几本我放了好长时间,直到90年代,才逐渐替换给扔了,蛮好留一本作为纪念。

谈收集邮票,先简述新中国邮票发行史:

从新中国建立开始发行纪特票系列,纪特票即纪念邮票和特种邮票,前者主题为专门的事件、人物、节日、纪念日等,而后者主题范围更广,包括自然、历史、文化、艺术、社会、政治各个方面,花鸟鱼虫,山水河谷,琴棋书画,衣食住行,体育项目等包容万象,两系列每套主题都是序号顺延标记。

文革开始,在1967年纪特票系列中止,后发行的邮票称文革票,文革票一切打乱,无序无号,图案基本上都是政治宣传画,后来为了便于管理,对发行的邮票不分各套主题序号,以枚数连续顺延叠加编号,所以称为编号票。

自1976年起,恢复纪特票,但以纪特的拼音字母为始,名为JT票,重新记序号,也称为新纪特,而前者,就是老纪特了。

到了1992年,JT票结束,邮票也不分纪特了,以年度作为独立单元每套排序,称为编年票,直至现在。

另有常规的普通邮票,相对于普通邮票,上述集邮的邮票都可以统称为纪念邮票,虽然普通邮票也有人附带收集。

我集邮开始是文革时期,正是文革票发行时期,收集到的主要是文革票,当然也有个别是后期纪特票,虽然纪特票停止发行,邮局停止发售,但毕竟是有价值的票证,人们手里存在的还在用,只要图案没有太大的问题。

开始邮票的来源,一是向亲戚长辈呼告,有邮票要给我留下来,但是不多,因为大多数人信件往来不多,即使有信件,寄信的人也不会特意买纪念邮票,贴普通邮票为多;也有看到邻居等来往的信件有纪念邮票,就主动索要;因为我父亲支内在广西柳州,这是一个集邮渠道,所以也特地去买纪念邮票,寄信时在信封上写着:“请把邮票寄回”,但基本上每月一封信,效率不高,再加时间长,有时也忘了寄回,所以,有时眼巴巴地等着,看着来信了,折开一看,没有寄回。每次都是寄信时去买一张邮票,纪念邮票也不是每回都能买到的,有也不会多买放着,家里条件不好,涉及到经济问题不会向家长提要求,那时,根本没有以新票集邮的概念,所以集邮也是顺带着一种行为,玩玩。

当收集到几张邮票时,接下来就是愉快的劳作,先把从信封上剪下的邮票浸泡,待信封纸脱落,用毛笔把邮票背后的浆糊胶水洗刷干净,夹在书本中吸干或贴在窗户玻璃上晾干,就收获了一张邮票,有的邮票有背胶,容易洗净,而有的邮票没有背胶,寄信的人又狠狠地刷浆糊,浆糊不容易洗干净,夹在书本中会黏上书页,干了带出字迹,而贴在玻璃上,干了会撕不下来会撕坏,这时,就很懊丧。

那个阶段,我的较大的集邮收获有两批,一是来自于我的小学同学,张家禄,他是我的同桌。那时,虽然没有考试排名,没有升学率,也没有家庭压力,但成绩好一点毕竟对家长可以有个交代,所以,家禄经常要抄我的作业,而在考试时也要转过头来抄答案,如果看不清,还要摇桌子提示我,抄就抄吧,但我一般会控制在60~70%的题量,不会让他与我平起平坐,小心眼,而他也就满足了。也算是回报吧,他听说我开始集邮了,就从家里拿了一些邮票给我,有几十张老纪特,许多是成套的,一个大收获。

说到回报,本来我期望的是让他借我连环画看,因为他外公在我们住的街区进贤路西泉浴室旁的弄堂口摆小书摊,这是我们周围比较大的一个,因文革已经收摊了,但我想当然地以为可以通过家禄借来看,他支支吾吾答应着,但一本也没有拿来过,现在想来可以理解,家里不会让小孩把这些东西随意流出。

家禄也住在进贤路的一套弄堂里,虽然还有一个弟弟,但上面有好几个兄长,且年龄应该比他大好多,他带我上他家玩,在三楼的后晒台中种了好多品种菊花,说是他哥扦插种植的,还精心施肥,仍记得晒台上的一股尿味,以及他家人说话的天津味。估计邮票也是他哥哥们早期集的,有许多人一时兴起,开始集邮,后来就放弃了,把邮票晾在一边。

另一批来自我母亲打拳结交的一个朋友那里,那个年代,不像现在,晚上没有跳广场舞锻炼的,也没有跑步走路锻炼的,但清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很多,大的如外滩、人民广场、各大公园,小的是街头花园等,也是满坑满谷,锻炼的基本形式是打拳,各式太极拳、少林拳、易筋经等等。母亲因为患有慢性病,长期早上锻炼,那个时期她是上复兴公园打太极拳,直至后来她去街道工场上班了,才结束。

在复兴公园打拳,她结识了好多朋友,且平时也经常往来,胡玲芝就是一个。胡阿姨比我母亲年长一些,是个热情开朗的人,很有亲和力,她家境也好,很会做小点心,常常会捎带她做的点心如烧麦等来我家,她住在成都路的成都路的一条弄堂里,离我家也不算很近。一天,她来了对我说:“毓敏,你放学有空来我家帮帮小胖的忙。”小胖是他儿子,因为长得略胖一些,家里人都叫他小胖,他也认可这个称呼,有一次,不知什么事,他受他母亲差遣来我家,我们都不在,他在门上留了一张条子,署名小月半,我们猜测了好久,才理解,也不知是他故意,还是写字大意。

小胖在一所中学上班,身体不好,休息在家里,他很会写美术字,这次单位里要他写一批美术宣传标语,他勾勒轮廓,我帮忙在里面填广告色,也不知是时间紧还是他母亲怕他太累,让我帮忙。完成后,小胖知道我集邮,就送了一批邮票给我,都是早期纪特票,且是新票,敦煌壁画等,都是雕刻版的,邮票有影写版与雕刻版两种印刷,相对而言,雕刻版要精美。

这是早期,也奠定了我有一定的邮票量,等到了我读大学,同学周佳俊知道我集邮,也慷慨赠送了我一批邮票,除此以外,从我小学开始集邮到大学毕业,虽然没有中断,却是有一张没一张的,顺便,没有刻意和专门花精力去做,即便如此,也已经有了较多的邮票。

这本邮册,就是我自己做邮册的范本,注意其玻璃纸的夹袋。

四、

集邮新的提升是1982年,我大学毕业后,有了正式的成本投入和精力投入,有了小高潮。

有了经济支配能力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受到同进单位的同事,以科举概念,也算是同年吧,葛华安,小葛的影响和推动。

小葛很有意思,他是交大毕业,也没有仔细看,怀揣通知书就前来报到了,实际上他报到的单位应该是科大分校,在中山南路,我们的单位是科大分部,在嘉定,一字之差,南辕北辙,而我们人事部门的人不动声色,顺水推舟,把他给收进来了,而后又去调档案,等小葛意识到,已经木已成舟了,他倒也一笑了之,文革后第一批大学毕业生,各单位求贤如渴。

小葛与我一个寝室,床对床,他比我小5、6岁,军人子弟,住在虹桥的部队营房区,后来,他去美国读书,我送他原订购的邮票到他家里去过一次,很宽大的多间住房,估计他父母有一定的级别,但从未感到小葛有军人干部子弟那种骄傲之气,思维理念很上海,我们也蛮谈得来。

对小葛有两个比较深的记忆。

一是他带来一个当时还比较高档的小型录音机,每天不断放着一盘磁带,EVER LASTING,永恒金曲,美国5、60年代的老歌,隽永的歌曲,现在我还时不时拿出CD片来播放,而当时是第一次听到,第一次听到也感觉是多年相识的老朋友。

二就是他的集邮,可能他的纪特老票没有我多,但他有完整的76年期JT票,猴票只是名气响而已,实际上当时JT票中的好多邮票都升值很大,特别是小型张,如徐悲鸿的奔马小型张,当时从升值比例来讲要比猴票大,他还集特定的四方联,这些概念包括原JT票的行情等我都是第一次听到。

从此,就开始了买新票,新票难买,学校教工中没有集邮组织,但当时学生会中有,所以我们俩找到了学生会,让他们帮助订购邮票,也很巧,先后两任学生集邮负责人都是我所授课的学生。

这一阶段,也补充了很多老邮票,当时没有网购,但偶尔在杂志上看到有邮购,所以买了一批盖销票。使用过,盖上邮戳的是信销票,在新票上直接盖邮戳就是盖销票,盖销票已经消除了其使用功能,售价要比新票低很多,出售盖销票一是鼓励大众,特别是青少年集邮爱好者,但是有控制地盖销,不会多,二是有些邮票相对发行量大,发行方有囤积,盖销也可回笼资金。

集邮也是一种学习,除了学习邮票本身的知识,更是对现代社会经济和价值理念的一种学习,或者上课教育,以猴票为例。

我至今没有一张新猴票,82年跟着小葛比较积极地投入集邮时,猴票是一个方联1元,也就是25分一枚,没有升值的概念,想不通,8分怎么可以卖到25分呢?不买。一年多以后,一个方联5元,一枚1元25分,有点懊恼,蛮好原来买了,但更想不通了,更不买了。后来呢?一枚猴票几十元、上百元、成千上万元,这就是现代市场经济,我的思维理解始终慢一拍。

所以,我成套的邮册是从82年起,82年之前基本没有年度成套的,如果那个时期补,价格肯定比现在低得多,但再仔细想,对比收入的增长和邮票价格提升,相对还是现在低,可操作性,包括支付的能力和购买的渠道,也大得多,且现在真的要补全,也是一种消遣方式,但退休后想做的事,可做的事太多,罢了。

那个时期,也曾经在周末带着复票去南京东路的邮票公司门口,想交换邮票,那里聚集着好多集邮爱好者,也有集邮贩子,但很难,很烦,基本没有成功,后来就不去了

至于猴票,还好,有一张旧猴票,品相很好,是好友卫新送我的,他也集邮,后来他去了澳洲,我就帮他在国内买年册,而他买了澳洲的邮票年册给我,从此我又多了好几本澳洲的年册,卫新比我明白的早,好几年前就叫停了,我也终于想明白。

停。

附:

本篇是一篇闲文,写到的事时间跨度较大,所以就放在碎片杂锦系列中了。实际上本栏目所有文字都是闲文,有聊无聊,既对不知道的人是一种介绍,更期曾经历过人的共鸣,除了有直接联系的朋友外,也注意到有些师长、隔壁班的老同学、朋友的家人、朋友的同学、同学的朋友,甚至辗转而来的朋友等,都很热切的关注本栏目,也有许多转发传播,在此真心谢谢,遗憾的是公众号开设晚,没有了留言交流功能,只能再这里加一段文字了。

顺便对后面朋友说的是,除了本栏目,本人还在美篇有个栏目,那里已经有7、80篇,都是图片加文字,以游记为主,自以为还有些阅读价值,如果你经常出游,可以参考,不常出游,也可在家一览国内外的一些精彩景点。

在美篇中还有留言的功能,可以交流。

请在美篇按昵称搜索:“秋水乐鱼”,或按美篇号搜索:“165741”,欢迎您的来访。

年度定位册。

(0)

相关推荐

  • 纪念邮票和纪念邮戳卡——私家集邮收藏

    <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七十周年>纪念邮戳卡:贴J75纪念邮票,盖<人民音乐家聂耳诞生七十周年>纪念邮戳卡,北京邮票分公司制作,1982年2月15日发行. <中国红十字会成立 ...

  • 这是我的集邮故事,你的呢?

    对邮票的喜欢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初,那时正是"文革"时期,"样板戏"风靡全国. 除了电影院.广播里.舞台上整天高嗓子"临行喝妈一碗酒"外 ...

  • 闻锺邮事 | 读《谈集邮·中国邮票讲话·民国最初之试制票》有感

    读<谈集邮·中国邮票讲话·民国最初之试制票>有感 引子:以前对试机票了解不多,读<谈集邮>之后,发现试机票贯穿在中国邮票印制的全过程 闻锺集邮 有图有真相 根据邵公的文章,民国 ...

  • 聊一聊集邮

    集邮是一个很深刻的话题,这里面有着诸多的内容值得集邮者学习和研究.同时集邮也是不断完善的过程,倘若能够把集邮,工作,读书和生活结合在一起的话,但是我们现在的集邮爱好正在受着网络文化和高科技产品的冲击, ...

  • 《中华集邮之最辞典》

    <中华集邮之最辞典>是2010年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中华集邮之最辞典>收录了中国清代.中华民国.中国解放区.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及中国商埠.外国邮票 ...

  • 美食推荐:凉拌青椒、炒杂锦斋菜、莴苣炒肉、豆干回锅肉

    凉拌青椒 材料:青椒,大蒜,酱油,醋,香油,糖,盐,味精 做法:1.青椒洗净去籽切丝,放入盘中备用. 2.将大蒜捣成蒜泥,撒在切好的青椒丝上. 3.然后根据自己的口味加入醋,酱油,盐,味精,糖,淋少许 ...

  • 杂锦烤猪杂真的是一绝--葱间NEGIMA(太古汇店)

    /  葱间NEGIMA(太古汇店) 「 冲着杂锦串烧拼盘都得来一趟 」 「 葱间NEGIMA(太古汇店)」 一间以居酒屋形式存在的日料店. 位于太古汇商场MU层靠近扶梯一侧, 门面小小的一间,也不算难 ...

  • 杂锦乱炖

    用料 主料排骨450克粟子100克芋头100克胡萝卜100克小葱10克姜10克蒜10克油8克 辅料老抽10克酱油10克糖1克盐3克胡椒粉1克 做法 1.各材料备齐 2.排骨泡过水后,加入小许酱油.盐. ...

  • 杂锦的生活才有味

    一 下午小妹打电话给我:哥,乡下新房子的入户回来了,门的尺寸太大,电梯装不了,只好请人搬着从楼梯上去.是你以前的一个兄弟和他的工人从一楼搬到十七楼,不肯要工资. 小妹很感动地说:哥,你的这个兄弟非常不 ...

  • 香江“杂锦”

    近日,出差到香港,因活动行程在港逗留了几天.期间,在港的张先生为我当了一日的向导,走了许多地方,累就不用说了,收获当然也多了.因这次时间比较充裕,能较为深入地触摸这个大都市繁荣.繁忙的脉博,又体味了她 ...

  • 《寻龙喝形点穴真诀杂锦》

    来龙易知,去口难辩. 血脉尽处,方为真的. 知其穷者,不差寸尺. 上山寻龙易,登山点穴难. 点毋点得真正穴,尽在各人眼界间. 分得阴阳,认得窝凸,定有一结在此间. 窝中葬凸,凸中葬窝. 钳中取口,两边 ...

  • 鲜甜杂锦煲

    杂锦煲的用料猪肉丸 100克 豆腐泡 100克平菇 100克 葱 2根盐 1勺 油 适量鲍鱼汁 2汤匙 鸡粉 少许清水 半碗杂锦煲的做法 步骤1   食材:平菇.肉丸.豆腐泡.葱. 步骤2   平菇泡 ...

  • 素炒杂锦

    素炒杂锦的用料黑木耳 30克 腐竹 30克胡萝卜 50克 蒜苗 3根辣椒 1根 花生油 10克盐 3克 蚝油 1汤匙香油 少许素炒杂锦的做法 步骤1   腐竹折断后用温水浸泡软,黑木耳提前浸泡,发涨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