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治多病,小柴胡汤临床应用

1、

小柴胡汤源出《伤寒论》,是张仲景治疗少阳证的主方,伤寒杂病论中关于小柴胡汤曾写道“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首先,我们要了解小柴胡冲剂的组成,它一共有七味药物,分别是: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柴胡和黄芩是小柴胡冲剂的核心药组,柴胡味苦,带有轻微寒性,入肝、胆经,具有透少阳之邪,疏泄气机郁滞的功效;黄芩苦寒,具有清少阳胆腑郁热的功效,柴胡和黄芩二者一起入药,能使经腑同治,胆热内清,气郁得发。此外,半夏和生姜能降逆止呕和胃;人参、大枣、甘草能扶正祛邪、益气健脾。

2、

《伤寒论》中的小柴胡汤可以治疗各种发热,所以小柴胡汤是退热方。

伤寒过程中的少阳病,其本质特征是正气已显不足,所以小柴胡汤治疗的发热是正气不足的发热。

根据《伤寒论》的原义,肖相如老师用小柴胡汤治疗发热的标准有以下几条:

1、典型的往来寒热。因为往来寒热就是正气已显不足,正邪双方都呈衰减之势,正邪分争,相持不下,互有胜负的表现。

2、具有正气不足的表现或病机的发热,如老人、小儿、孕妇、产妇、妇女经期、大病之后、久病之体等。

3、呕吐与发热并见者,即《伤寒论》第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4、常规辨证治疗无效的发热。

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合并感染发热,符合上述四条标准中的两条:

1、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属于大病、久病,正虚的病机是肯定的;

2、慢性肾衰竭的患者肾功能丧失,代谢废物不能排泄,酸碱平衡紊乱,因酸中毒而出现恶心呕吐,如果合并感染发热,就是呕而发热并见。

因此,慢性肾衰竭尿症合并感染的发热,就是小柴胡汤的适应证。

3、

耳鸣是指患者自觉耳中有响声,而周围环境中并无客观的声源。耳鸣是多种耳病的证候群之一,也可单独成为一个疾病,轻者可使人感觉不适,重者会影响身心健康,顽固者甚至伴随终生。治疗耳鸣,很多人都会想到是肾虚,要补肾,其实耳鸣也不乏实证。特别是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的耳鸣,临床非常多见。成都中医药大学的熊霖、付雨、陈晴、陈炜、雷剑波等研究人员,运用疏肝通窍法治疗肝气郁结、风痰上扰型耳鸣45例,其中男19例,女26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6岁;病程最长20年,最短6日。所有病例除耳鸣外,大部分伴有听力下降、头痛心烦、口苦咽干、睡眠欠佳、舌红苔黄或黄腻、脉弦等症状,检查见鼓膜混浊、增厚、内陷等。治疗结果:45例中治愈11例,有效3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达97.78%。

4、

柴胡10克、石菖蒲10克、葛根30克、法半夏10克、天麻20克、钩藤15克、全蝎5克、牛膝30克、白芍30克。每日1剂,水煎后分3次服。14日为一疗程。
  对证加减方法:胸闷痰多加枳壳10克、全瓜蒌30克;睡眠欠佳加酸枣仁30克、柏子仁10克;双耳鼓膜见钙化斑加丹参2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
       本方以柴胡清泻肝胆为主;石菖蒲、法半夏祛除湿浊以开窍闭;葛根通窍;白芍开郁通窍;天麻、钩藤平肝息风;牛膝引热下行;全蝎息风通窍。上述诸药直接或间接开通闭塞之清窍,使耳鸣得除。根据临床观察,耳鸣发生后病程越短效果越好,通常服药6-14剂后即可治愈。

刘某,女,34岁,210年7月21日初诊。患者6日前不明原因出现耳鸣,同时伴有听力下降。发病当日即在某医院住院治疗,经神经营养药、血管扩张剂、能量制剂治疗6日后,耳鸣反而加重,并出现咯白痰等症状。

由于西药治疗无效,遂来诊。刻诊:双耳耳鸣如蝉,伴听力下降,头昏胀闷,咯白痰,心烦不宁,夜寐不安,舌红苔黄,脉弦细。检查见双耳鼓膜混浊。中医辨证属肝气郁结,痰湿中阻,予疏肝通窍、息风化痰法治疗。处方:柴胡10克、石菖蒲10克、葛根30克、法半夏10克、天麻20克、全蝎5克、白芍30克、苍术15克、藿香12克、佩兰12克。水煎服,日1剂。服药6剂后耳鸣消失,鼓膜恢复正常。为巩固疗效,又予上方随症加减服7剂善后,随访半年未复发。

小柴胡汤广泛用于临床

  1.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伤寒论》说:“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小柴胡汤的主症为: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等。只要一部分主症,即可使用。

  2.三阳证见,治从少阳。《伤寒论》说:“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属太阳证),胁下满(属少阳证),手足温而胁下满者(属阳明证),小柴胡汤主之。”太阳表证未解,又见少阳半表半里及阳明里证,治从少阳,使枢机运转,上下宣畅,内外通达,则三阳之邪得解。

  3.阳明少阳合病,治从少阳。《伤寒论》说:“阳明病,发潮热,大便溏,小便自可,胸胁满不去者,与小柴胡汤。”又说:“阳明病,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苔者,可与小柴胡汤。”阳明病只要柴胡证未除,虽有传里之象,便可与小柴胡汤。

  4.太阳转少阳治用小柴胡汤。《伤寒论》说:“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又说:“本太阳病,不解,转入少阳者,胁下硬满,干呕不能食,往来寒热,尚未吐下,脉沉紧者,与小柴胡汤。”还说:“太阳病,十日已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脉浮,头身痛,无汗,乃太阳病,用麻黄汤。若转入少阳,未用吐下误治,便可与小柴胡汤。

  5.厥阴病转出少阳,用小柴胡汤。《伤寒论》说:“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厥阴病唯恐阳退阴进,致下利呕逆。今病由厥阴转出少阳之证,故用小柴胡汤。

  6.妇女热入血室,寒热发作有时,治用小柴胡汤。《伤寒论》说:“妇人中风,七八日续得寒热,发作有时,经水适断者,小柴胡汤主之。”妇人发病后,邪热传内,而月经停止,为瘀血与邪热相搏,属热入血室,正邪相争,使寒热如疟状,用小柴胡汤,使邪从外出,则邪去寒热自止,血结自散。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