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师是如何帮助人们,重新找回信心?| 本周新书

公众号回复“书单”

获取59个妈妈主题阅读书单

有一个蛤蟆先生一向爱笑爱闹,以前他都穿的很时髦,偶尔也打扮的很夸张,看上去神采奕奕,但是现在却一反常态地郁郁寡欢,他一个人躲在屋里,连起床梳洗的力气都没有,毛衣上还沾着食物残渣,朋友们非常担心他,于是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中,描述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咨询师和心理咨询师互动谈话的整个过程,咨询师苍鹭是如何带着蛤蟆先生一步一步的去探索他内心的那份自卑,那份软弱,以及他那爱炫耀的个性,这些都是来源于何处?又是如何帮助他重新找回信心与希望的呢?

1

心理咨询的关键

我们先来说一说心理咨询,首先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双方都得出于自愿。

因为蛤蟆先生是他的朋友建议他去做心理咨询的,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咨询师苍鹭就和蛤蟆先生确定了一个原则,就是虽然是他的朋友建议他来做心理咨询的,但是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当中的主动参与者是你自己,你要为自己的咨询负起责任。

首先要明确一个原则,然后才能进行后期的规划,其实一开始蛤蟆对咨询师苍鹭还是有一些疑惑的,第一次见面他就问,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苍鹭直视着他的眼睛说:“蛤蟆先生,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这份工作了。”这里苍鹭咨询师给了他坚定的信念。

所以在第一次的面谈中,蛤蟆学到了一个道理就是必须完成的事情,唯有靠他自己才能完成。

2

探索蛤蟆先生抑郁的原因

接下来就开始他们的咨询之旅,探索蛤蟆先生抑郁的原因,咨询师苍鹭问蛤蟆先生:“今天你感觉怎么样呢?”

这里,蛤蟆先生回答的是:“挺好的,谢谢你”。其实他这样不假思索的回应,不代表任何真实的想法。

其实和许多人一样,我们从没有意识用这样的方式来看待过自己的情绪,所以很难用语言来形容,更别提对别人说出来自己的感受了。

然后,咨询师苍鹭就换了一个方式来问这个问题,他说假设我们有一种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你现在的感受,温度计有10个刻度,最低为1,代表你感觉非常糟糕,可能还有自杀的想法。中间是5,代表你感觉还不算太糟。最高为10,表示你非常愉悦。

然后他递给蛤蟆先生一支蜡笔并且问你:觉得自己处在1~10的哪个位置呢?

这时蛤蟆先生毫不犹豫的在1和2中间做了记号。

也就是说,他是有过自杀的念头。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念头?他为什么会是现在这样的状态呢?

蛤蟆说:“因为我感觉自己好像没有什么价值,觉得自己一事无成,把自己的生活搞得一团糟,不像河鼠、鼹鼠他们,特别是獾,他们都受人尊敬,而我却像个笑话。”

然后说了一些自己干过的蠢事儿,比如之前从监狱里逃了出来,扮成洗衣妇,一路逃亡,被一个女人从驳船上扔进河里,然后蛤蟆抢了他的马,卖了钱,最后又头脑发热抢了别人的汽车。

其实这些事情对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是真正让他受伤的是他回到家以后,别人对待他的方式太可怕了。

他所经历的这一切,他很想立刻告诉他的朋友,但是他说衣服都还没有干,就给河鼠讲述他的经历,可是河鼠非但没有兴趣听,还说他吹牛、寒碜、邋遢、丢人现眼。

他把河鼠当朋友,所以当面对河鼠对他教训,他会苦苦哀求他的朋友,希望别人不要再对他生气,不要骂他就行。

然后另一个朋友獾来了,他长得又高又壮,一副气势汹汹的样子,每当他拿着严厉的目光看着蛤蟆的时候,他就会想起父亲,永远都在批评他的父亲。

所以不出意料,獾也是把蛤蟆从头到尾的责骂了一遍,他说:“蛤蟆你真是讨人厌的坏东西,你不觉得害臊吗?想想你犯的事儿,你父亲要是活着会怎么说你?”他的指责让蛤蟆特别难受。蛤蟆觉得獾是在羞辱他。

总之,他觉得自己很悲惨,他想:每个人对我都那么的不友好,可这都并不是我的错呀。这时蛤蟆和咨询师都沉默了一会儿。

接着苍鹭就问他:“现在我们或许可以停一下,想一想我们能从这些事情中学到些什么呢?在这些事情发生的时候,你处在什么状态下呢?”

这时候,蛤蟆就慢慢找到了自己的感觉,他说:“我感到非常不快乐,很悲惨,很内疚,还感觉备受责难。”

他觉得这个时候的感受就和小时候一样,感觉自己像个孩子,小的时候,他常常被父亲狠狠责骂后也是这样的感受。

这个时候,就引导出来一个专业名词叫“儿童自我状态”。

就这样,咨询师苍鹭倾听并不断向蛤蟆发问的方式,使得蛤蟆觉察到了自己的种种想法和感受。

渐渐的,蛤蟆开始在很多方面探索和审视自己。蛤蟆开启了他的学习模式。

3

理解童年、然后理解自己

咨询师苍鹭说,如果我们能理解儿童自我状态,我们就能用这些概念来探索自我和自己的个人经验了。

儿童自我状态分为:自然型儿童和适应型儿童。

什么是自然型儿童呢?

举个例子:

我们与生俱来具备几种基本情感,就好像是红、黄、蓝三原色,对所有婴儿来说都是类似的,然而当我们作为个体开始发展的时候,我们的情绪和反应都变得越来越个人化,就好像这几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变出各式各样微妙的色调和色差来。

然后,咨询师苍鹭带着蛤蟆先生来探索这几种最基本的情感,那他从回忆生活当中的事件来体会。

蛤蟆回忆说:我一直都记得侄子、侄女的生日,喜欢在圣诞节带礼物去看他们,我想他们应该是很喜欢我的。当我带着一堆礼物过去的时候,他们会扑过来给我最热烈的亲吻和拥抱。在这里面,蛤蟆体会到了快乐和深情。

然后,通过这样的形式一一探索了悲伤、恐惧、还有愤怒。

所有这些情感加在一起,就构成了所谓的自然型儿童。而这个是儿童自我状态的重要组成部份。也就是说和红、黄、蓝三原色一样,我们生来就具备这几种基本的情感,悲伤、恐惧、愤怒、快乐。这个是我们自然而然就会有的。

什么是适应型儿童呢?

举个例子: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了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完完全全的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他们通常都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但有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所以你感到很无助。你怎么看这个故事呢?

蛤蟆先生说:“我不太喜欢这个故事,如果那个人是我,我会造一艘宇宙飞船,以最快的速度逃离那两个家伙。”

但是不幸的是你没有办法逃离,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同时学习如何尽你所能地去应对。所以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我们得学着调整自己的行为来适应这个特定的情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适应型儿童。

咨询师苍鹭带着蛤蟆,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理解童年,然后理解自己。他说:“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能力变得更好。能帮你的人是你自己,也只有你自己。

接下来故事是如何进展的,咨询师苍鹭如何带着蛤蟆探索了自己的内心世界,找回了信心与希望呢?

欢迎收听果妈的精华解读。

如果你想聆听《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这本书的精彩解读,请扫描下方二维码加入果妈阅读会员。

-作者-

王春平,果妈阅读团队成员,一个爱阅读、喜欢研究家庭教育的终身学习践行者,读书就是读自己,每个人都在别人的文字中寻找着自己,让我们在育儿的过程中和孩子一起成长。

(0)

相关推荐

  • 心约读书会 | 5月29日 午餐聚会(1)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告别成年人的崩溃

    法国哲学家萨特说过:他人即地狱. 先哲们深刻的理性思考中,总是蕴涵着无数实质为心理学的问题. 确实,我们身处复杂的人际社会中,随时都会遇见令我们头疼上火.甚至发疯崩溃的人. 这些人里面,有的可以轻易回 ...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用一个童话解释原生家庭,读懂很受益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不是一本童话,但是比任何一本童话都治愈了我. 作为一本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该书通过一个十分浅显易懂的童话故事"蛤蟆先生看心理医生",逼真还 ...

  • 心约读书会 | 5月12日 成长的寓言(3)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选择承受和前行,是我们与命运相处最好的方式

    发布时间:2021-01-11 不知你有没过这样的情形:明明上一秒还在开怀大笑,转身却感到无故的悲伤:一到晚上,就会焦虑.失眠.心力交瘁,觉得世界都失去了色彩-- 在<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

  • 每个人都有机会改变自己的人生

    图|来源网络 年前看了一本很有趣的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乍一看以为是本童话书,但仔细读来却发现本书是以动物故事讲述我们生活中常见的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自愈过程. 生活海水一样不会总是那 ...

  • 读《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有感

    这是一本心理学入门书籍,能让没有一点心里基础的你也了解深奥的心理学理论,明白心理咨询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主人公蛤蟆先生本来是一个爱说爱笑.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家伙,却突然间陷入了郁郁寡欢,后来在经过与咨询 ...

  • 每个人都在cosplay这三个角色:父母、儿童、成人

    彩旗游艇(The Empavesado yacht) 劳尔·杜飞1905  开放报名:创业合伙人计划(合作制).写作训练营(VIP 1对1学徒制).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每月名额仅:3人/营. 咨询预约 ...

  • 荐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小马过河16

    这一周看了<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作为一本入门科普读物,很不错,值得推荐! 豆瓣评分9.1,评论里有人这么总结--荣格说:没有一种觉醒是不带着痛苦的.这本书可以说是这句话的极佳诠释了.这 ...

  • 心约读书会 | 5月9日 抑郁的原因(4)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心约读书会 | 5月5日 初见咨询师(3)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心约读书会 | 5月7日 抑郁的原因(2)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心约读书会 | 5月13日 成长的寓言(4)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练习定力不求太多,进一步有一步欢喜

    心理咨询师自己作为咨询工具,起到让求助者观察.模仿.顿悟等学习作用,简单说就是榜样力量.这也类似起生活中那些让我们佩服认可的人,我们会暗自作为模仿对象. 这也就是信任在起作用,如果无法让求助者认可,咨 ...

  • 跟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心理学好书

    2021年第59篇 第一次见到心理咨询师 蛤蟆先生问他"你认为我会好起来吗?" 咨询师站定了,直视着蛤蟆先生的眼睛说: "如果我不相信每个人 都有能力变得更好,我就不会做 ...

  • 心约读书会 | 5月8日 抑郁的原因(3)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豆瓣8.6,蛤蟆先生为你揭秘:心理咨询是怎么进行的?

    发布时间:2021-08-08 我在后台偶尔会收到一些读者的私信想让我给他们做心理咨询,不过在沟通之后,最后真正来做咨询的人就很少. 虽然近些年"心理咨询"这个词逐渐出现在大众的视 ...

  • 心约读书会 | 5月10日 成长的寓言(1)

    罗伯特·戴博德 [英] 这并不是一本写给孩子看的书,而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心理疗愈读物. 出版20多年来,已成为英国国民级心理咨询入门书. 体验心理咨询的每一个细节,见证疗愈和改变的发生. 2021 0 ...

  • 「童年经历」如何影响了我们一生的性格?(文末有福利)

    你是否有过以下这些经历: 小时候长时间地与父母分离,长大后总担心自己会被抛弃,于是过分黏着亲近的人: 小时候总被同龄人排斥挤兑,长大后无论在哪都觉得自己不够合群,甚至害怕社交: 小时候父母总是不断否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