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故事5:没被老师拒教过,算不得真正的天才
1047年,苏轼的爷爷苏序离开了人世,享年七十五岁。这一年,苏轼十二岁。
按照古代礼制,父母逝世需守丧三年,在外远游的苏洵此次回家后,就再也没有出过远门,专心致志教导两个儿子。
如果说母亲为苏轼打下了良好的品格基础,那么父亲则进一步开阔了苏轼的学问和视野。
苏洵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学问和见识当然是一流的。他教育孩子的方式也很特别,经常与两个儿子讨论时事,让他们尽情发表看法;每当欧阳修写出好文章,就让苏轼模拟写作。
让他感到欣慰的是,苏轼每次写出的作品或发表的看法总能超出他的意料之外。有一次,苏洵还将年仅十一岁的苏轼写的文章裱起来,挂在卧室的墙上,内心的满足感可见一斑。
眼看着苏轼的学问突飞猛进,苏洵寻思着,总不能一直跟我学吧,还是应该多跟外人学点东西,毕竟你老爹我也不是全能的。
苏洵善写文章,唯独不善诗词。于是,十三岁的苏轼又多了一个会写诗的师父,名叫刘巨,跟着他读书的有近百人。
有一天,刘巨写了一首诗,名为《鹭鸶》,颇为得意,于是在学生面前大声朗读了起来,最后两句是“渔人忽惊起,雪片逐风斜。”
朗读完毕,他让学生们点评,众学生当然捧场说“好!”唯独苏轼站起来说:“老师的诗好是好,但是结尾缺少一点意境,不如改成雪片落蒹葭。”
刘巨当场只说了五个字:“吾非若师也。”从此再也不肯教他。
好吧,苏洵又给他们找了一个师父,名叫史清卿。我不知道这个史清卿是怎么镇住苏轼的,只知道他教出了一个很厉害的儿子,会武功,有将略。
在苏轼十四岁那年,苏洵为两个儿子写了一篇文章,专门说明他们名字的由来,并表达了自己的希望和告诫:
《名二子说》
轮、辐、盖、轸,皆有职乎车,而轼独若无所为者。虽然,去轼则吾未见其为完车也。轼乎,吾惧汝之不外饰也。天下之车,莫不由辙,而言车之功者,辙不与焉。虽然,车仆马毙,而患亦不及辙,是辙者,善处乎祸福之间也。辙乎,吾知免矣。
这篇文章的意思是:车轮、车辐条、车顶盖、车厢四周横木,都对车上有其职责,唯独作为扶手的横木,却好像是没有用处的。尽管这样,如果去掉横木,那么我看不出那是一辆完整的车了。轼儿啊,我担心的是你不会隐藏自己的锋芒。
天下的车没有不顺着辙走的,但谈到车的功劳,车轮印从来都不参与其中。即使这样,车毁马亡,也不会责难到车轮印上。这车轮印,是能够处在祸福之间的。辙儿啊,我知道你是能让我放心的。
知子莫若父,苏轼后来果然因为锋芒毕露而屡屡遭人陷害。
(特别声明:本《东坡故事》连载文章依据孔凡礼著《苏轼年谱》而编写,尊重史实,拒绝虚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