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渴证,糖尿病

​消渴证

糖尿病 

基本概述

  消渴病是中国传统医学的病名,出自《素问·奇病论》,亦作痟渴。分上消、中消、下消三种。是指以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疲乏、尿甜为主要特征的综合病证。若做化验检查其主要特征为高血糖及尿糖。主要病变部位在肺、胃、肾,基本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偏盛。消渴病日久,病情失控,则阴损及阳,热灼津亏血瘀,而致气阴两伤,阴阳俱虚,络脉瘀阻,经脉失养,气血逆乱,脏腑器官受损而出现疖、痈、眩晕、胸痹、耳聋、目盲、肢体麻疼、下肢坏疽、肾衰水肿、中风昏迷等兼证。

  消渴病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并发症多,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证,近年来发病率更有增高的趋势。中医药在改善症状、防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的疗效。

病因病机

  1.禀赋不足。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即已认识到先天禀赋不足,是引起消渴病的重要内在因素。《灵枢·五变》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其中尤以阴虚体质最易罹患。

  2.饮食失节长期过食肥甘,醇酒厚味,辛辣香燥,损伤脾胃,致脾胃运化失职,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消谷耗液,发为消渴。《素问·奇病论》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3.情志失调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如郁怒伤肝,肝气郁结,或劳心竭虑,营谋强思等,以致郁久化火,火热内燔,消灼肺胃阴津而发为消渴。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愁郁,内火自燃,乃消症大病。”

  4.劳欲过度房室不节,劳欲过度,肾精亏损,虚火内生,则火因水竭益烈,水因火烈而益干,终致肾虚肺燥胃热俱现,发为消渴。如《外台秘要·消渴消中》说:“房劳过度,致令肾气虚耗,下焦生热,热则肾燥,肾燥则渴。”

  消渴病的病机主要在于阴津亏损,燥热偏盛,而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阴愈虚则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虚。消渴病变的脏腑主要在肺、胃、肾,尤以肾为关键。三脏之中,虽可有所偏重,但往往又互相影响。

临床诊断

  1.凡以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尿频量多、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者,即可诊断为消渴病。本病多发于中年以后,以及嗜食膏粱厚味、醇酒炙博之人。若有青少年期即罹患本病者,一般病情较重。

  2.初起可“三多”症状不著,病久常并发眩晕、肺痨、胸痹心痛、中风、雀目、疮痈等。严重者可见烦渴、头痛、呕吐、腹痛、呼吸短促,甚或昏迷厥脱危象。由于本病的发生与禀赋不足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故消渴病的家族史可供诊断参考。

  3.查空腹、餐后2小时血糖和尿糖,尿比重,葡萄糖耐量试验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必要时查尿酮体,血尿素氮,肌酐,二氧化碳结合力及血钾、钠、钙、氯化物等。

辩证治疗

  中医所论消渴,肺热伤津、口渴多饮为上消;胃火炙盛、消谷善饥为中消;肾不摄水、小便频数为下消。消渴症状往往同时存在,但根据其表现程度的轻重不同,而有上、中、下三消之分,及肺燥、胃热、肾虚之别。治疗原则:

  该病的基本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故清热润燥、养阴生津为该病的治疗法。

  《医学心悟·三消》说:“治上消者,宜润其肺,兼清其胃”;“治中消者,宜清其胃,兼滋其肾”;“治下消者,宜滋其肾,兼补其肺”,可谓深得治疗消渴之要旨。

  由于该病常发生血脉瘀滞及阴损及阳的病变,以及易并发痈疽、眼疾、劳嗽等症,故还应针对具体病情,及时合理地选用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健脾益气、滋补肾阴、温补肾阳等治法。

   肺热津伤

  【证型】上消。

  【证见】烦渴多饮,口干舌燥,尿频量多。舌质红少津,苔薄黄,脉洪数。

  【治法】 清热润肺,生津止渴。

  【方药】

  1.主方玉泉丸(沈金鳌《杂病源流犀烛》)加减

  处方:天花粉、葛根各30克,生地黄、麦冬各15克,黄芩10克,五味子6克,山药、石斛各20克。水煎服。

  2.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降酮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黄芪40克,生地黄30克,山药30克,玄参35克,黄芩15克,黄连15克,川芎15克,黄柏15克,赤芍15克,苍术15克,栀子20克,茯苓20克,当归20克,生牡蛎50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2)人参白虎汤(漆浩《良方大全》)

  处方:生石膏50克,知母15克,白参10克,粳米20克,甘草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l剂。

   胃热炽盛

  【证型】中消。

  【证见】 多食易饥,形体消瘦,大便干结。舌苔黄干,脉滑数。

  【治法】 清胃泻火,养阴生津。

  【方药】

  1.主方玉女煎(张介宾《景岳全书》)加减

  处方:麦冬、生地黄、玄参各15克,石膏、天花粉各30克,黄连、栀子、知母各10克,牛膝12克。水煎服。

  若大便干结者,可合调胃承气汤。

  2.中成药消渴丸,每次5-10粒,每日3次。

  3.单方验方

  (1)参黄降糖方(胡熙明等《中国中医秘方大全》)

  处方:大黄、桂枝各6—12克,桃仁9~12克,玄明粉3-6克,甘草3克,玄参、生地黄各12。15克,麦冬12克,黄芪30—45克。水煎服。

  (2)萝卜汁(来春茂《新中医》1987.8)

  处方:红皮白肉萝卜,捣碎榨取汁,每日服100一150毫升,早晚各服1次,7日为1个疗程,连用3-4个疗程。

  (3)消三多汤(李振琼等《奇效验秘方》)

  处方:党参30克,知母10克,生石膏30克,黄连9克,阿胶9克(溶化),白芍15克,天花粉10克,山药15克,黄精15克,何首乌15克,麦冬9克,地骨皮9克,鸡子黄2枚。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4)扶脾消渴汤(王文彦验方)

  处方:党参20克,白术15克,山药20克,沙参20克,麦冬15克,百合15克,玉竹15克,焦山楂20克,鸡内金15克,陈皮10克,甘松15克,葛根15克。水煎2次分2次服,每日1剂。

   肾虚精亏

  【证型】下消。

  【证见】 尿频量多,混浊如脂膏,尿甜,口干,头晕,腰腿酸痛。舌质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 滋阴益肾

  【方药】

  1.主方六味地黄丸(钱乙《小儿药证直诀》)加减

  处方:山药20克,山茱萸、生地黄各15克,牡丹皮10克,茯苓15克,泽泻9克,枸杞子12克,五味子6克,天花粉30克。水煎服。

  若阴损及阳,肾阳亦虚者,可加熟附子10克,肉桂5克,菟丝子、巴戟天各12克。气虚者,加黄芪、党参各20克。

  .

  消渴多伴有瘀血的病变,故对于上述各种证型,尤其是对于舌质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结或代,及兼见其他瘀血证候者,均可酌加活血化瘀的方药。如丹参、川芎、郁金、红花、山楂等,或配用降糖活血方。方中用丹参、川芎、益母草活血化瘀,当归、赤白芍养血活血,木香行气导滞,葛根生津止渴。

   并发症治

  消渴容易发生多种并发症,应在治疗该病的同时,积极治疗并发症。白内障、雀盲、耳聋,主要病机为肝肾精血不足,不能上承耳目所致,宜滋补肝肾,益精补血,可用杞菊地黄丸或明目地黄丸。对于并发疮毒痈疽者,则治宜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用五味消毒饮。在痈疽的恢复阶段,则治疗上要重视托毒生肌。并发肺痨、水肿、中风者,则可参考有关章节辨证论治。

治疗评价

   治愈记载

  近年来围绕聂文涛治疗方案发生很多争鸣。其实,治愈糖尿病的文献记载很多。方法也有简有繁。一些方法似乎更简单,如梨是我国各地均有出产的水果,以北方品种为佳。梨又可入药,性微寒,味甘、微酸,入肺、肾经。功效能生津润燥,清热化痰,主治热病伤津烦渴、消渴、肺热咳嗽、咯血、吐血、噎肠、反胃及便秘等症。糖尿病属消渴病的范畴。古时有不少人用梨治疗烦热和消渴病,确有良效,为糖尿病患者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明代李时珍撰《本草纲目》中指出,梨有治风热、润肺凉心、消痰降火和解毒之功效,是一味治疗消渴病的良药。他说,宋代有一士人患重病,烦闷无聊,请名医杨吉老诊治。杨诊后称此病乃极为严重之热症,气血消烁,病势险恶,无力回春,且预言三年后该士人当患痈疽病而死。扬吉老的诊断,说明那士人患的是消渴病即糖尿病,预言痈疽则是糖尿病的并发症。后来士人听说江苏茅山有一道士医术精湛,但不轻易给人治病。士人便穿上仆衣,径直来到茅山求见道士,且表示自己愿意当佣工,求道士收留他。道士应允,让士人与弟子们生活在一起。不久,士人向道士告知求医治病的实情。道士诊脉后笑着说:“汝便下山,但日日吃好梨一颗。如生梨已尽,则取干者泡汤,食滓饮汁,病自当平。”士人遵嘱照办。一年之后,诸症悉除,消渴病痊愈。士人再次拜访杨吉老,杨见他颜貌腴泽,脉息平和,便极其惊讶不解,士人便详告经过。杨吉老慨叹学医不精,愿拜茅山道士为师。

  据宋代孙光宪的《北梦琐言》记述,唐代有一士人患风痰已深,医生拒绝治疗,只劝说他早日返回家乡。士人在惶恐不已之时遇到了兽医赵鄂。赵建议士人每天多吃消梨(秋梨的一种,如红消梨之类),感到口渴就吃梨。数月后,士人病终痊愈。士人虽说患风痰,但从他口渴不已的症状来看,也同时患有消渴病。

  据报道,石化集团第四建设公司离休干部冯权朝在1971年患糖尿病,用吃甜梨的方法两个月治愈。医生总是告诫糖尿病患者,忌食糖份高的甜食,而古传秘方恰恰相反。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口渴、多饮、多食、多尿。冯氏的体验是,口渴时,吃一两个甜梨,仍感到口渴,可再吃梨,一直吃到不渴为止。并提出,一定要吃甜梨,如鸭梨、雪花梨、白梨等。遇无梨季节,亦可食白萝卜代之(长形甜味),与吃梨有同样的效果。吃梨治消渴病的记载可以从冯权朝老人吃甜梨治疗糖尿病的疗效中得到验证。

   疗效评价

  师氏等运用自拟基本方(黄芪、丹参、葛根、山药、天花粉、知母、麦冬、北沙参、石韦、牡蛎、玉竹)加味治疗糖尿病170例,按辨证分型为阴虚燥热,肝肾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燥热加生石膏、生熟地、元参;肝肾阴虚加山萸肉、熟地炒白芍;阴阳两虚加红参、生熟地、肉苁蓉。治疗后有90例(53%)近期治愈,有效72例(42%),无效8例(4.5%)[甘肃中医1996~(2):15]。

  杨氏等以益气养阴活血法(黄芪、五味子、知母、黄连、玉竹、白术、麦冬、枸杞、山药、丹参、葛根)辨证加味治疗Ⅱ型糖尿病35例,显效11例(31.4%),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85.7%[四川中医1999;(8):40]

  李氏等以降糖康复方(黄芪、黄精、丹参、山药、玄参、生山楂、花粉、鸡内金、黄连、大黄)辨证加味治疗糖尿病51例,总有效率为94.1%[实用中医药杂志1999;(10):8]

预防护理

   疾病预防

  消渴病除药物治疗外,注意生活调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正如《儒门事亲,三消之说当从火断》说:“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复作。能从此三者,消渴亦不足忧矣。”其中,尤其是节制饮食,具有基础治疗的重要作用。在保证机体合理需要的情况下,应限制粮食、油脂的摄人,忌食糖类,饮食宜以适量米、麦、杂粮,配以蔬菜、豆类、瘦肉、鸡蛋等,定时定量进餐。戒烟酒、浓茶及咖啡等。保持情志平和,制订并实施有规律的生活起居制度。

   疾病护理

  1.发现“三多一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医,明确诊断。已确定为消渴症时,需住院治疗者,即住院治疗,以免延误病情。老年人症状常不明显,应定期检查尿糖、血糖(半年或一年检查一次)。

  2.调整生活规律。糖尿病属慢性病,生活规律非常重要,在身体情况允许的情况下,按时起居,有利于糖代谢。每周按时测量体重,作为计算饮食和观察疗效的依据。

  3.合理饮食调配。少进糖食、根茎类蔬菜如:土豆、白薯、山药。要适当限制水果。应增进粗纤维的食物如:糙米、玉米、豆类、绿叶蔬菜、白菜、绿豆芽、黄瓜、芹菜、西红柿等。多食用精蛋白如:瘦肉、蛋、奶、鱼类。选用植物油,少进动物内脏类食物等。

  4.坚持适当的活动。适当规律的活动是治疗糖尿病的一种重要手段,可采取多种活动方式,如散步,做健美操,打太极拳,跳舞、打乒乓球、游泳、跑步。可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相爱好,选择活动方式。要持之以恒。

学术争鸣

  中日友好医院中医糖尿病科主任仝小林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以消渴症来命名糖尿病,不尽准确,对治疗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仝小林教授解释说,有一些病的症状也是“因渴而消” ,比如甲亢、尿崩症等。因此,消渴症并不能特指糖尿病。唐朝医家甄立言把消渴症称为“消渴病”,其主要依据是“尿甜”,也就是现在说的“尿糖”。但临床上很少会观察尿是否甜,而且,这对治疗也没有多大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出现“三多一少”(多饮、多食、多尿和消瘦乏力),即消渴的病人,在糖尿病人中只占少部分,将近80%的病人在临床上并不出现“三多一少”。如果根据尿糖或是出现“三多一少”来诊断,会延误大多数糖尿病人的病情。现在所讲的糖尿病,无论是内涵还是外延,都与消渴症有了很大的不同。糖尿病除了血糖的升高,主要并发症如眼底病变、肾脏病变及糖尿病足等,都是对微小血管的损害。中医习惯上将小血管叫做脉络,将大血管叫做经络。所以,糖尿病的主要损害体现在脉络上,而它对心脑大血管的损害多是间接的,而且只是损害大血管的原因之一。仝小林教授认为,如果中医要给糖尿病命名,叫做“糖络病”更恰当。将糖尿病称为“糖络病”的最大意义就是既着眼于“糖”,又着眼于“络”。这样,从发现糖尿病的那一天起,就会重视疾病对脉络的损伤,着眼于防治因脉络损伤而引发的并发症,做到“有则治疗,无则预防”。

  对确立消渴证的学术价值,也由支持的学者。如聂文涛认为,消渴证关注了人体内的一种驱动力,现代心身医学称之为内驱力。也就是身体有高分解的冲动;高分解的结果是消渴。所以,针对消渴的治疗方剂,往往同是对糖尿病、甲亢等疾病有效。这是中医立足于身体体征变化解决疾病的价值所在。聂文涛在《是驯服血糖,不是束缚血糖》一文中指出:中医学强调人体变化是必须有主导力量起作用。也就是谁行“政令”的问题。这种“德”与“位”的关系辨析,也是《易传·系辞上》开篇就讲的。根据这种基本的中医思维,人体胰岛素不敏感状态是因为胰岛素不当令的原因。那么,此时由谁来行“政令”呢?这就是胰高糖素。这说明糖尿病的根本不是合成不足,而是消耗太大。因为胰高血糖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分解的,而胰岛素是促进人体物质合成的。显然,频发低血糖、相对低血糖或身体局部血糖供应不全都可能导致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强,从而出现糖尿病。因此,必须避免对血糖的这种刺激。所以,中医学自《黄帝内经》以来一直注意谷物保护。现高碳水化合物是因已经成为公认的糖尿病患者健康进食方式。

相关文献

  1、《素问·奇病论》

  在中医经典文献《素问·奇病论》中已经明确从行为方式上阐述消渴:“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西方在二百多年前才把消渴证的最多数Ⅱ型糖尿病确认为行为方式疾病,其标志是John rollo在1797年发现了尿糖。《黄帝内经·奇病论》确定消渴为行为方式疾病,并且认为是脂肪类物质摄入过多,主食摄入过少造成的。这一点在明代医学著作《景岳全书》中进一步做了说明:“消渴病,其为病之肇端,皆膏粱肥甘之变,酒色劳伤之过,皆富贵人病之而贫贱者少有也。”

  相比John rollo,《素问·奇病论》不仅早关注行为问题近二千年,而且得出的结论也是正确的。而John rollo得出的结论但却包含了大量的错误。John rollo通过对Meredith船长的观察,发现当Meredith吃面包,谷物,水果等植物食品的时候,尿糖增多;而吃肉类食品的时候尿糖相对减少。于是,John rollo得出结论:糖尿病应定位在肾脏(尿糖问题),是吃含碳水化合物高的植物食品造成的。因此饮食低碳水化合物和高脂肪和蛋白质是该疾病的饮食方案。这种饮食方案影响了十几代糖尿病患者,造成了患者难以康复的局面。我们已经知道:(1)糖尿病的定位应是血糖而非尿糖;(2)在胰岛而不在肾;(3)是摄入碳水化合物不足发病的而不是过多。实际上,有的时候尿糖增多正表明身体血糖升高的缓解,而不是加重。1999年剑桥大学Hales教授公开的调查结果被全世界所重视:在美国,亚洲人西方生活化后Ⅱ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升高,欧洲人的发病率则没有明显变化。 Hales教授的证据表明,生活方式(主要是饮食结构)改变造成了Ⅱ型糖尿病的爆发。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更证实了这一点。

  现在高碳水化合物已经成为糖尿病人新的饮食指导标准。

  2、《诸病原候论》

  隋代医学著作《诸病原候论》在防治糖尿病的指导中直接指出了运动与进餐时间安排问题:"先行一百二十步,多者千步,然后食。"这不仅提出了通过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来康复消渴,而且首次关注了运动量和吃饭时间的关系。一千多年后的今天,全世界所有的糖尿病康复指南都把运动治疗和饮食治疗作为最先手段。

  3、《备急千金要方》

  唐代医学著作《千金方》中记载了行为方式不仅是疾病的起因,也是疾病复发的原因:“不减滋味,不戒嗜欲,不节喜怒,病已而可复作。”这里的“已”,是解决的意思,也就是治愈。关于古代是否者的治愈过糖尿病的争议,是基于错误控制碳水化合物后见不到康复的糖尿病患者。近年来,对食物结构变化的调查越来越受到重视。谷物对胰岛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各种研究证实,尤其是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使很多人相信孙思邈记载的糖尿病康复是真实的。天津医科大学王英博士关注聂文涛的谷物保护曲线的发现和双高综合症等认识,提出《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并在发表时被合作者推为第一作者。王英博士因此被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中国民族卫生协会授予“改革开放30年中医药发展贡献奖”。王英博士明确指出孙思邈关于消渴证康复的记载是真实可信的。

  4、《辩证冰鉴》

  清代医学著作《辩证冰鉴》描述了进食对解除消渴的意义:“得食则渴减,饥则渴尤甚。”这些宝贵的经验,为今天的糖尿病行为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当代学者发现谷物保护下的血糖曲线提供了文献支持。这是中国古代记述碳水化合物对胰岛功能保护意义的临床经验记载。美国糖尿病协会目前主张高碳水化合物饮食也证实了陈氏记载的准确。王英博士在《糖尿病行为医学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谷物保护的主张是受到陈士铎的启发。

(0)

相关推荐

  • 国家级名医治疗糖尿病验方推送交流!消渴安...

    消渴安(南征) /组成]生地.人参.肉桂.甘草.知母.玉竹.人参.地骨皮. 黄连.丹参 [功效]滋阴清热,益气活血. [主治]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挟瘀证,症见口渴多饮,多食易饥,倦怠乏力.五心烦热,便 ...

  • 【悟道了玄医道传承:消渴】

    消渴 一.概念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乏力.消痩,或尿有甜味为主要诊断依据的一种疾病.在世界医学史中,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最早,且论述甚详.<证治准绳·消瘅>在前人论述的基础上,对三消的 ...

  • 仙鹤草用于止血止泻止咳止汗止眩(美尼尔氏病)消渴证(糖尿病)

    仙鹤草 止血 仙鹤草止血,用于治疗呕血.咯血.尿血,.便血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疾患,不论单用或复方均有效.如属血热妄行,可配凉血止血 药,如生地.丹皮.侧柏叶等.若用于虚寒性出 血,又可配党参.黄芪.熟 ...

  • 3753消渴,重证糖尿病 上热下寒,脚冷,倪师出方加减

    3753消渴,重证糖尿病 上热下寒,脚冷,倪师出方加减

  • 消渴证的糖尿病患者,我为什么给她重用大热...

    消渴证的糖尿病患者,我为什么给她重用大热的"附子"和"肉桂"? 一个女患者,47岁,形体消瘦,得病已经有半年了,近来已经卧床不起了. 症状是这样的:她每天黎明前 ...

  • 古今单验方选评之扁鹊三豆饮可用于消渴(糖尿病)及蛋白尿

    行之医话 12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扁鹊三豆饮可用于消渴(糖尿病)及蛋白尿 扁鹊三豆饮新用 (录自<路志正医林集腋>路志正 编著) 扁鹊三豆饮,系由绿豆.赤小豆.黑大豆各一升,甘草节二两组成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消渴、糖尿病及并发症秘方集

    消渴--三消汤(姜春华方) (组成)生石膏30g,知母15g,麦冬15g,石斛15g,生地黄20g,山茱萸12g,山药12g,桑白皮12g,墨旱莲12g,女贞子12g. (功效主治)养阴润肺,益胃生津 ...

  • 李孔定治疗消渴经验 糖尿病 重用地骨皮

    李孔定治疗消渴经验 糖尿病 重用地骨皮 治重湿热瘀 用药崇骨皮 糖尿病,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为主要特征.李老认为,本病是多种病因聚合而成,易伴发其他病证,就一般而言,阴虚内燥,气虚血瘀为其病理 ...

  • 消渴证治

    经曰∶心移热于肺,传为膈消.又曰∶二阳结,谓之消.夫消渴者,枯燥之病也.凡渴而多饮为上消,肺热也:多食善饥为中消,胃热也:渴而小便数,膏浊不禁为下消,肾热也.虽为火盛水衰之证,然由虚热者多,实热者少. ...

  • 重用黄连疗消渴(糖尿病)

    重用黄连疗消渴(糖尿病) 黄连自古被广泛地用于治疗消渴,仝小林教授更是称其为"消渴圣药".仝小林教授善用黄连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在多年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大量经验体会. 2010年版 ...

  • 治消渴(糖尿病)病症精选的药方

    治消渴(糖尿病)病症精选的药方 本资料由朱永库老人,在研究学习中医内科学,方剂学.<中医药方精选网>和多名老中医经验资料后所编辑,目的是在自己用方时,便于找方,辨证论治.使用方便.本篇主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