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认识上下
【教学设计】认识上下
杨 芸
松桃苗族自治县特殊教育学校
一、教材依据。
本节选自河北教育出版社培智三年级《生活数学》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上 下》。
二、设计理念。
培智学校生活数学课程的设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让学生体验学数学的乐趣,把所学的知识与生活结合起来,能应用于生活,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相关问题,学以致用。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
三、学情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8名,男生5名,女生3名。3名轻度智力障碍,4名中度智力障碍和1名重度智力障碍。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是A组、B组、C组。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进行集体教学、分组教学、个别化指导。
四、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知道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 组织学生经历比较事物上下的活动过程,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A组:
1.学生能知道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从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2.组织学生经历比较事物上下的活动过程,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B组:
1.学生能知道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2.在引导下体验具体的比较方法。
C组:
能知道物体之间的上下关系。
五、教学重点。
学会确定物体上、下的位置关系。
六、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上下位置关系。
七、教学准备:
PPT、小猴子、小象、小狗图片。
八、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组织课堂。
小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杨老师。
2.游戏导入:看谁最快。让学生初步感知上下。
师:今天,杨老师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个好玩的游戏,名字叫“看谁最快”,一起来玩吧:请大家双手准备,小手放在大腿上,小手放在大腿下,小手放在桌子上,小手放在桌子下,小手放在桌子上。
3.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们做得真好。你们知道吗,“上下”在数学里表示的是位置关系,这节课呀,咱们就一起来学习有关“认识上下”的数学知识。
4.板书课题。
《认识上下》。
5.领读课题。
师:跟老师读一读吧:“认识上下”。现在,请小朋友们像杨老师这样把手伸出来,跟杨老师一起边说边做上,下。
(二)故事激趣、探究新知
1.看一看,说一说。
用“故事”,引导学生学会用上下方位词,表达物体的上下关系。
师:看小朋友们玩得这么高兴,老师忍不住就要告诉大家一个有趣的故事,内容是这样的:在一个美丽的大森林里,住着一位慈祥的树爷爷,(PPT出示大树图)它,特别的好客,小动物们非常的喜欢它。瞧,今天,谁来了?
师:(PPT出示小猴子)那,小猴子在大树的什么地方?谁来说一说。还有谁想说一说吗?
师:哎,现在,谁来了?
师:(PPT出示小象)那,小象在大树的什么地方呢?来,请你说一说。老师还想请一位小朋友说一说。
师:你真棒,把这句话说得这么完整。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要问问各位小朋友,小耳朵,听仔细了。小猴子在小象的什么地方?谁来说一说?(师相机贴小猴子图片、小象图片并板书:在、上面)还有谁想说一说吗?
师:小朋友们,还有一个小动物也来了,快看看,是谁?(PP出示小狗)谁能告诉老师,小狗在小猴子的什么地方?来,请你说一说。(师逐一指名说)(师相机贴小狗图片、小猴子图片并板书:在、下面)
A组学生自己说:小猴子在小象上面,小狗在小猴子的下面。
B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说:小猴子在小象上面,小狗在小猴子的下面。
C组学生跟老师说出或指出:小猴子在树的上面,大象、小狗在树的下面。
2.做一做。
在脸上做关于上下的游戏。
师:真是一群爱学习的孩子。你们知道吗?在咱们的脸上,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
师:现在呀,咱们就来做一个关于上下的小游戏,如果答案是上,就用食指做朝上的这个手势告诉老师;如果答案是下,就用食指做朝下的手势告诉老师。
师:准备:鼻子在嘴巴的,真棒;嘴巴在鼻子的,哇,太棒了;眉毛在眼睛的,真聪明;眼睛在写眉毛的,哇,真是太聪明了。
师小结:小朋友们,大森林里有上下的位置关系,脸上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处处都有。
(三)学以致用,深化新知
根据图例,在桌子上或桌子下贴上相应的物品图标。
师:来,咱们一起看看这幅图,上面有谁?在干什么?在哪里写作业?
师:(PPT出示图片)其实,小女孩还有很多东西。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它们在桌子的什么地方?请你说一说。
师:(PPT出示图片)唉,这是什么?这又是什么呀?这个呢?还有这个呢?它们在桌子的什么地方?谁来说一说?
师:哇,这都难不倒你们。于是,小女孩把问题升级了。(出示52页主题图图片)看,她把小朋友们看到的东西藏进这张卡片里了,要小朋友们根据黑板上的图例再把它们贴上去,能做到吗?
师:杨老师喜欢听充满自信的回答。所以,杨老师把你们分成了3个组分别取名为苹果组、桔子组和香蕉组。
师:苹果组的成员有孟平珍、符超和余海霞,(附学生照片)你们要根据黑板上的图例再把它们贴上去,能做到吗?
师:桔子组的成员有小彭、小李、小杨和小易,(附学生照片)你们要根据桌子上的图形再把这些图标贴上去,能做到吗?
师:香蕉组的成员有小喻,(附学生照片)你根据图例说一说或指一指这些图标在桌子上面或下面。
师:好样的,果然有信心。老师现在就把它们给你们送来,开始吧。(师发给学生作业)
师:老师看到,小朋友们已顺利完成任务。不过,老师还得问问,你想怎样处理这张不要的卡片?
师:小朋友们说得太好了,要把不要的东西扔进垃圾桶里,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
师:现在,谁来展示一下自己的劳动成果?好的,请你来吧。那你说一说,你把卡片上的东西贴在桌子的什么地方了?做得真好,说得也很好。
师:还有谁想展示自己的劳动成果吗?那你说一说,你把卡片上的东西贴在桌子的什么地方了?介绍得可真好。
(三)课堂总结
师:今天的这节课,咱们认识了上下,知道了小猴子在小象的上面,小狗在小猴子的下面。
(四)拓展、延伸
师:关于上下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小朋友们回家后,找一找,看看哪些物品也有上下的位置关系,和爸爸妈妈说一说,好吗?
板书设计:
认识上下
小猴子在小象的上面
小狗在小猴子的下面
教学反思。
这堂课是学生学习上下的位置关系,虽说抽象但是生活中用的很多,在课堂上,我充分的利用游戏与生活相结合,让这节课变得“生活化”,学生便于理解。整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语言、小肌肉的统合性,加深对上下的理解,也达到了教学与康复相统一的目的。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没能很好地钻研教材,对教材理解得也不够深;课堂上对个别化的教学也不到位。A组的学生不但在理解能力上占有优势,而且语言表达也很好,一两遍后就能主动表达。C组的同学虽然考虑到他们语言欠佳,只是要求指认,但是仍需多次反复的辅导,这样在辅导C组学生的同时,A组的学生就显得没事干。如果此时让A组的学生把图片和“上、下”两字连线,可能会好些。
我知道你 在看 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