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土:闲暇对老年人比对年轻人还要危险
闲暇成就人类的一切大事。举凡恋爱、生育、宗教、艺术、教育、游戏、娱乐等,莫不是在闲暇之时进行。即以恋爱为例,男女谈恋爱,必在闲暇时进行,如无闲暇,则何由相识、相知?又如何能够步入婚姻之殿堂?如男女不能步入婚姻之殿堂,则人类岂不要断子绝孙么?人类如若不能延续,则牺牲闲暇所建立之种种人类的丰功伟绩,又有什么意义呢?
人至可宝贵者为思想,因他是“一根会思 想的芦苇”嘛。而思 想火花之产生,泰半发生在闲暇之时,忙忙碌碌的劳作,只能扑灭思 想的火花。从这个意义上说,闲暇与人之本质密切相关,而劳作只是在维持着生命之存在,是种不得已的行为。也就是说,不劳作,人无法维持生存;但无闲暇,则人不成其为人矣。
无论是孔子的授徒,还是苏格拉底在雅典的广场上向人发问,均是在闲暇之时进行。孔子无论在三十岁之前在鲁国担任委吏(管理仓库)、乘田(管理畜牧),还是五十一岁以后任中都宰、司空、大司寇,是无法教授门徒的;苏格拉底作为战士进行战斗之时,也是无暇发问的。孔子之为孔子,苏格拉底之为苏格拉底,不是在其担任官职,或进行战斗之际,而是在其处于闲暇之时。假如没有足够之闲暇,则孔子不成其为孔子,苏格拉底不成其为苏格拉底矣。
昨日读张宏杰《鲁迅的公务员生涯》(收《历史的局外人》一书),知“鲁迅直到37岁(1918年),才写了第一篇白话小说……37岁以前的鲁迅在做什么呢?做公务员。用他自己的话说,在做‘官’”。
自1912年起,鲁迅入职教育部普通教育科为科员,半年后升为“佥事”(相当于今日的处长),“进教育部两年后,鲁迅又从五等官进叙为四等官,后又得过北洋政府颁发的五等嘉禾勋章。1915年,袁世凯为了称帝颁大总统策令,对各部门公职人员进行封赏,封鲁迅为‘上士’。袁氏称帝后的洪宪元年二月,鲁迅又得‘进第三级俸’的物质奖励”。
虽然“鲁迅勤勉,愿意尽职,但他性格中的偏激和苛刻导致他无法很好地处理与上级和同僚的关系”,致使“1915年之后,他在仕途上陷入停滞”,于是“鲁迅对公务员生涯开始感觉厌倦”。并且因为教育部开始欠薪,1920年8月起,鲁迅开始在北大兼任讲师。并最终于1926年8月26日离开北京,去厦门大学任教,结束了14年的公务员生涯。
你看看鲁迅的作品,除了《呐喊》(1923.8)《彷徨》(1926.8)《热风》(1925.11)《华盖集》(1926.8)外,其他的杂文集,基本上都出版于1926年8月之后,也就是他辞去公务员以后。而大家都知道,鲁迅除了在厦门大学待过4个月、中山大学待过9个月外,自1927年9月直至去世,都是在上海以卖文为生。在长达9年多的时间里,鲁迅所有的时间都是属于自己的,而非属于公务或教书,也可以说,这些时间,与他担任公务员和大学教师相比,在某种程度上,可视为闲暇时间。
而正是由于坐拥这些至可宝贵的闲暇时间,所以鲁迅才为我们留下了那么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假如鲁迅一直待在教育部任职,且其性格不是那么偏激与苛刻,与上级和同僚关系处理得很好的话,那么,他极有可能就会由佥事而司长、次长、教育总长或大学校长,时间为公务所挤占,哪里会有精力来进行创作呢?
自古而今,我们这个民族,最不缺的就是官员,最最欠缺的就是思想者!如此说来,我们还要感谢鲁迅性格中的那些不良因素——偏激与苛刻,导致其最后辞职,一步步迈入思想者与创作家的道路;还要感谢那些闲暇时间,让先生为我们贡献了那么多的精神食粮!闲暇之力岂不伟大乎?
【美】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之第三章《明显有闲》中这样写道:
从希腊哲人的时代起直到今天,那些思想丰富的人一直认为要享受有价值的、优美的或者甚至是可以过得去的人类生活,首先必须享有相当的余闲,避免跟那些为直接供应人类生活日常需要而进行的生产工作相接触。在一切有教养的人们看来,有闲生活,就其本身来说,就其所产生的后果来说,都是美妙的、高超的。
这些话,我感觉说得并不过分。
但闲暇并不必然等同于有价值的高尚精神生活。以今日之情况而论,农民的闲暇时间要多于市民,但其创造的精神产品,并不比市民为多。市民中,退休人员的闲暇时间最多,可你看看那些整日搓麻将者,大跳广场舞者,又能生产出来什么精神产品呢?
并且,闲暇时间,也不等于大块大块的不用工作之时间。即使是上班一族,上下班在地铁或公交车上,午休时间,也都是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这些时间,表面看零碎得很,其实将其搜集起来,也是非常可观的,即以上下班需乘地铁两小时计算,一天两个小时,一周就有10个小时,一个月按4周计要达到40个小时,40个小时的闲暇时间,是个什么概念?
可我在地铁上看到,除了个别闭目养神的人外,大部分年轻人,要么看手机,要么微信聊天,要么看电影,或打游戏。我并不反对人们玩游戏,紧张的工作之余,玩点刺激的游戏,正好可以让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但将自己所有的闲暇时间,都拱手交给了电子游戏,毕竟有些可惜。其实,假如你能充分利用这些闲暇时间,阅读一些严肃的书籍,和哲人进行交流,进行思维运动,那又何尝不是一种游戏呢?不过是种更为高级的思维游戏罢了,并且这样的游戏,往往能产生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结出或大或小的智慧之果来!
世界上真正的财富,并非你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或多大的权力,而是你所真正拥有的属于自己支配之闲暇时间。而这些闲暇时间,只有当你将其用于有意义的精神活动时,才是有意义的。
二O一八年十一月廿一日上午
补:韦政通先生认为“闲暇对一个老年人比对一个年轻人还要危险”。他在《伦理思想的突破》一书之第五章《人生阶段与伦理》中这样写道:
善处老境的最佳办法,是仍有工作可做,仍有理想等待完成,能从事思考性或精神性工作当然最好,这样不但可以减慢生理老化的过程,还可以使心灵活络一如年轻人……
老年人可以为工作而工作,反而能享受工作本身的乐趣。就是不能从事精神性的工作,一个老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事务应尽量避免由人代劳,曾有心理学者建议:“与老年人生活在一起的人,应遵守一项原则——决不做任何老年人自己可以做得来的事。”……
老年人的家庭生活,一定要使他感觉到仍是家中不可缺少的一份子,才能使他活得心安。整日闲来无事,是对老年人最残酷的打击,过多的闲暇会使他们无聊寂寞,时时想到死亡,觉得生命是多余。闲暇对一个老年人比对一个年轻人还要危险。
二O一八年十二月五日上午
郁土微信相关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