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年,“安居”山水画卷中
□ 记者 沈杰
“安居”有安稳生活,安居乐业,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之意。安居村于2016年12月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是峨山县岔河乡安居村委会的一个彝族古村落。雨后的清晨,记者驱车沿着岔河乡曲折回旋的盘山路翻山越岭,在苍翠山林间寻访安居村。
百年老村承美意
据《峨山彝族自治县地名志》记载,安居村于明朝建村,历时四百多年。原名取自彝语“阿稽竜”的发音,意为有小泉水的地方。清代当地文人史庄周以谐音取“安居乐业”之意,更名为人文气息浓郁的“安居”,并沿用至今。
相传当地先民有“彝人占山,哈尼占水”的择居理念,为躲避战乱和匪患,安居村的先祖就把村寨建在山岭之上。安居村与玉壶村、青龙寨三个村寨在一条直线上。安居村背倚巍峨的青龙山,放眼眺望,蓝天白云恍若触手可及。
安居村坐落在青龙山逶迤伸出的小山垴,坐东朝西,呈梯形南北条状分布。整个村子隔着清香河与文山、宝石等六七个村寨遥遥相望,如隔河而居的兄弟,默默相守间便是几百年。
站在村前,整个村庄被鳞次栉比的梯田环抱着,犹如一幅展开的山水画卷,让人不由感慨安居村先祖开荒耕耘的智慧与勤劳。层层叠叠的梯田,随着四时变幻、月升日落,哺育着在此繁衍生息的安居村民。
老屋石雕展遗风
沿村中石板路往深处走去,能感受到安居村民居古朴的历史风貌。
土木结构、三间四耳的建筑风格,三间正房,左右两边均为耳房,上下两层,中间天井,四平八稳。墙体或用土石夯筑,或用土坯支砌,就地取材,给人质朴、素净之感。房顶用灰色筒瓦和板瓦覆盖,年代久远的老屋,依稀看得出屋脊、飞檐、檐瓦的精细做工。木料建构的房屋主体框架,榫卯结构的建筑原理让房屋架构咬合连接结实牢固,具备防震抗震的功能。村中多半建筑做工精细,从隔断的板壁、厦子的斗拱,到门板、窗棂、楼栏,或深雕,或浅凿,或镂空,有的地方还描摹花鸟图腾。
绕村一周,散落于村里有70年至100年历史的老屋向世人讲述着其经历的聚散悲喜、爱恨情仇。依稀可见的土掌房冬暖夏凉、采光通透,便于晾晒衣物。
先辈的生活智慧,木工、石匠的精湛手艺,让彝族的农耕文化得以传承赓续。
用大小不一、相对规整的砂石、青石铺设的乡间道路,在藤蔓杂草的装点下平添几分沧桑。宽窄不等、陡缓不一的进村路口多有石阶,牢实且防滑。从石缝里“溢”出来的青苔,用一抹绿意填补着石板的苍白。村内纵横交错的巷道连接着各家各户的门庭院落。经时间打磨的石阶、石板撩起人们心头怀古思幽的情愫。
村里的老屋,采用墙垣式木门。门墙柱础、门枕石礅,不足1米见方的砂石或青石,用足了一刀一凿、精雕细刻的工夫,或是花草虫鱼,或是祥云神兽,或是劳作场景,无不栩栩如生,寄托着房主的心愿。
推开虚掩的门进入庭院,能看到正房、耳房的柱脚全用雕刻过的柱脚石支砌,有防潮防朽之功能。堂屋外口、天井边沿,全用石条、石板支砌,天井的排水口用镂空的圆形或方形的石板雕砌而成,做工古朴而不失规整。家中大大小小的石缸及不同规格的石磨、石臼、石槽等器具,是旧时人们居家生活必备之物,现在大多闲置。
古树古井现遗俗
按照彝族的传统,有树有水的地方就宜居。
安居村被树林环抱,村中的百年古树,经历时代的变迁,生动记录着村寨的发展历程。葱茏勃发的小叶榕,将虬曲交错的树根深扎地下,粗壮苍劲的树干巍然矗立;浓绿的枝叶婆娑,历经百年的风霜,依旧生机盎然护佑着这片热土。在这个彝族花鼓舞之乡,逢年过节,树下便成了震天的鼓点、翻飞的舞姿和热闹的人群汇聚成的欢乐海洋。
村中有两口水井,水井上方各建有一间开放式的小木屋,石条支砌的井沿被磨得光滑洁净。一泓井水清澈甘甜滋养着安居村的祖祖辈辈,如今仍能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
有田、有树、有泉水,有歌、有酒、有文化……这里的人们用对生活的炙热情感诠释着对“阿稽竜”,诠释着对“安居”的理解。走出安居村,透过尘烟深处,隐约还能看到彝族先祖开荒耕耘的身影,还能听到木工与石匠师傅拉线、挥锛、推刨、敲凿的交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