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十五

寻找“西吴国”(四)

      “西吴国”之说

贡嘎大雪山深处的色巫绒,在木雅人心目中,是个“藏龙卧虎”出英雄的神圣之地。

藏语的“绒”,就是汉语“沟”的意思。汉语“绒”与“龙”发音相近,山那边的九龙县传说是因藏有九条龙而得名,有人把这“色巫绒(龙)”也算作那九条“龙”之一。

“色巫甲布”(西吴王)的传说早已有之。到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前后,一些到木雅考查的专家学者,一听到这“色巫甲布”的故事就着了迷,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于是,他们便将“色巫”译写为“西吴”,进而认定这“西吴”就是“西夏”的对音:“夏”与“下”为同音字,“下”字古音读“虎”,因此“西夏”就可念为“西吴”。既有“西吴王”,就当有“西吴国”,于是便演绎出一则“西吴国”的“故事新编”来。

 

这些专家教授“触类旁通”,极具创意,他们说:“西夏”被蒙古铁蹄踏灭之后,一支遗民便南下到了木雅地方。“木雅”就是汉文史书上所说的“弭药”,藏文史籍中也有称“西夏”为“木雅”(弭药)的。正是这支南下的西夏(弭药)后裔,以故国之名在贡嘎山下至今仍以木雅为名的这块地方,又建起了一个小王国,这便是“西吴国”(即“西夏国”)。

 

果真如此吗?

 

到底有没有过一个“西吴国”,这算是木雅贡嘎大雪山深处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前后冒出的一个谜!要揭开这个谜底,是件需费点儿工夫、却又十分有趣的事。我们不妨来试一试。

先还是来翻翻前人留下的一些史书。

在汉文史籍中,木雅这片地方,秦、汉、三国乃至魏晋南北朝,通称“旄牛”或“旄牛夷”、“旄牛羌”,就是到唐代初叶都还叫它“旄牛部”。南北朝时期,西羌党项崛起,“旄牛”地方归了党项,成为“居于雪山之下”的“雪山党项”之一。唐代,西边的吐蕃强大起来,党项“其故地陷于吐蕃”,内迁的内迁,未迁的留下后成了吐蕃的“役属”,吐蕃人便称他们为“弭药”。可见“弭药”(木雅)一词,在唐代才出现。后来,宋人称这大雪山中的“弭药”人为“弭羌”。(见《隋书》和新、旧《唐书》及《宋史》)。

公元九世纪中叶至十世纪初,吐蕃和唐王朝相继灭亡。强大的吐蕃在公元841年,灭佛大臣缢杀了可黎可足赞普,立他的弟弟达磨为赞普。达磨信钵教反佛教,公元846年又为信佛大臣所杀。这就是藏汉史书上都说到的“灭佛事件”。达磨(朗达玛)灭佛,结束了藏传佛教的“前宏期”。随之地处雪域高原的吐蕃,四分五裂,群雄割据,分裂成若干小国,进入了传说中的“格萨尔”时期。康巴地区在宋代就相继出现了“林国”(在今德格县境)、“白利国”(今甘孜县一带)、“打日国”(今道孚一带)、“梭罗国”(在今理塘县境)和木雅贡嘎地区的“卡拉国”。(见任乃强、任新建《四川州县建置沿革图说》)。“卡拉”,也有译写为“嘉拉”或“甲拉”的。原打箭炉的明正土司,藏语就叫“嘉拉甲布”(即“嘉拉王”),这是后话。

显然,在史书上木雅地方只有“卡拉国”的记载,而查不到什么“西吴国”。

在那些“正宗”的史书上找不到,怎么办?“正史”之外,前人为我们留下的其它“史料”浩如烟海,有存之书卷的,有流传于民间口头的,那我们就继续到“史海”中去搜寻搜寻。

(0)

相关推荐

  • 东来之旅:一个粟特王子是如何在唐朝扎根的?

    今天的故事,是关于一个东迁到中国的粟特贵族家庭的.故事的主人公是米继芬,他和唐朝的缘分,贯穿了他的家族的三代人. 米继芬的家族出自中亚的米国(弭秣贺,位于今天塔吉克斯坦的片治肯特)王室,从公元5世纪開 ...

  • 《国之美》纪行·重回贡嘎

    《国之美》纪行·重回贡嘎

  • 11月,冷嘎措、子梅垭口观贡嘎雪山最佳时期!你出发了吗?

    11月,冷嘎措、子梅垭口观贡嘎雪山最佳时期!你出发了吗?

  • 李世民曾是强健战将,为什么只活了51岁?瞎胡乱嗑仙丹惹的祸!

    李世民的父亲李渊去世时70岁,按理说应该是有长寿基因的,而且他年轻时身体强壮,也不是一副短命相,可为什么李世民却在51岁,这个不算太老的年纪就离世了呢? 有种观点认为,李世民并非自然死亡,而是死于病急 ...

  • 谈古论今话四川2020-9 黑石城看贡嘎雪山

    当天天气很好,晴空万里,遗憾无云  .时间也正好,下午3点过.到黑石城下,发现大小车十多辆,在那里看贡嘎,拍贡嘎的人真不少.海拔4400多公尺,我几脚油门直接把车轰到了山顶. 山巅上,深秋高原凛凛寒风 ...

  • 程子君:锦衣卫(长篇武侠小说连载之六十五)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程 ...

  • 程双红:谍战上海滩(长篇小说连载之六十五)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3层小楼 ...

  • 炉边漫话之赵尔丰经边诸事(十五)

             15 改孔撒.麻书土司 这两家土司是姻亲.麻书土司早为下属头人所杀,其妻又无生育,已绝嗣:孔撒土司无子有一女名央机,招一德格的头人上门,生了两个儿子.这女人又与下属一头人私通,她丈夫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十五)

    我们还是回到正题,岳钟琪为护卫移驻泰宁的七世达赖喇嘛之所以作这样的军事部署,可见他早对周边情形了如指掌.其实这也并不新鲜,当年的抚远大将军年羹尧早就作过相似的安排.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五月,年大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三十五)

          同治二年[癸亥]五月壬子(1863年6月22日) "本日据崇实.骆秉章奏:'藏中所派土兵已到巴塘,甫经入境即肆抢掠,将火药局侧民房及桥梁并行拆毁:递送公文塘兵皆被剥衣夺食,又因需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四十五)

    时至晚清,各国列强瓜分中国之势日逼,腐败羸弱的清王朝惟洋人马首是瞻,鹿传霖空有一腔经边的抱负,因遭与有其矛盾的驻藏大臣文海和成都将军恭寿的反对,本来想做点事的川督,竟被调离四川.瞻对地方依旧归达赖喇嘛 ...

  • 炉边漫话之噶达史事 (之五十五)

    随着清朝康.雍.乾几代对康藏的频频用兵和边茶贸易的空前繁荣,朝廷官员已认识到"打箭炉乃西域之门户,不可不添兵防范也."川边的军事重心自然随之向炉转移.这在<高宗实录>中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

    爆"倪肚" 1954年,我已调到中共西康省委机关工作.当年,每到周末或节假日,都要在机关的大会议室举行舞会.为此,还组织了一个小小的乐队,曾庆祥(廖志高主席的秘书)拉小提琴,周可朗 ...

  • 炉边漫话之《西康琐记》连载之六十

    走进"旄牛国"(十六) 咀嚼"旄牛国"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生活在古"旄牛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衣食住行无不仰赖牦牛.仅从牦牛身上挤出的奶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