徂徕山炼神庵摩崖石刻揭开全真教兴衰真相

在全真教发展过程中,“却金使,谢宋聘,独赴正在西征西域的成吉思汗之召”的决定成为全真教发展的转折点。元太祖十五至十八年(1220~1223年)间,全真教第五任掌教丘处机应诏,以70岁高龄携尹志平、李志常等18弟子,跋涉数千里,历经磨难,赴西域大雪山谒见成吉思汗,受到大汗的器重。

1227年,成吉思汗下诏将天长观改名长春宫(今北京白云观),并赐金虎牌,以“道家事一切仰神仙处置”,即诏命丘处机掌管天下道教。全真教无疑相当于蒙元的国教。

但是全真教的发扬光大还是依靠汉族地方武装的将领的。元蒙初期,由于蒙古人对北方中国虽然已经成功实现军事占领,但却并没有予以直接治理,而是将其交由汉地大大小小的诸侯统治。因此全真教在北方中国的发展虽说藉重蒙古皇室的护持,然而主要还是通过与地方诸侯合作实现的。

全真教在泰安的发展,不能不提世侯严实。严实,泰安长清人。元太祖十五年(1220年),太师木华黎徇地山东,严实知南宋不足恃,据《元史·严实传》记:“(庚辰)七月,谒太师木华黎于军门,挈所部彰德、大名、磁、洺、恩、博、滑、浚等州户三十万来归,木华黎承制拜实光禄大夫,行尚书省事。”这是严实归附蒙古的开始,攻克东平并建行省。1234年严实至和林觐见元太宗,严实被授为东平路行军万户,为元初汉地7个万户之一。严实喜欢招揽文人学土,“四方之士,闻风而至”,济南杜仁杰、张养浩、刘敏中等是元代著名散曲家,以及武汉臣、岳伯川等杂剧作家。东平高文秀、顾仲卿、张时起、张寿卿、赵良弼等杂剧作家。严实父子统治的东平,一时成为北方的文化中心。

元太祖二十一年(1226年),严实邀请境内全真高道普照大师范圆曦住持东平上清观。严实开府东平,发起了规模浩大的重建泰山宫观运动,委派会真宫道士张志纯兴复泰山各庙,玉女祠(即后世之碧霞祠)、会真宫、玉帝殿、圣祖殿、岱岳观等皆予增修。严实死后,其子继续支持张志纯的修建活动。

蒙古国时期,北方中国汉族诸侯们将其辖区宫观修缮移交全真教之真实意图,并非仅关涉宗教信仰,而是为了表明他们归顺蒙古统治的政治意图。因为此时的全真教从政治功能方面看,差不多相当于蒙古人的国教,所以是否归顺丘门一系全真教,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政治态度的标识。这也是全真教在蒙古国时期获得迅猛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徂徕山前全真教道观的修复与严实的部属时珍有很大关系。时珍系徂徕山前时家庄人奉符徂阳(今徂徕山南时家庄)人,出生于金世宗大定二十年(1182),金末发生“贞祐之乱”,为保一方平安, 时珍率青壮年守天宝寨(今徂徕山南麓天宝镇),采取军事编制,日夜进行训练,时时进行防守。

严实守东平,成吉思汗二十一年,时珍率众投奔,授昭勇大将军、泰安军节度使,后参加镇压益都李璮的反元起义,任镇国上将军右副节元帅,镇兖州(今兖州县),封陇西郡开国侯。

蒙古窝阔台十年,54岁的时珍致仕还乡。徂徕山前的光化寺是建于北魏的千年古刹,唐宋时甚盛,贞祐年间连遭兵燹,破败不堪,时珍主持,延请高僧晖公主持光化寺,重整寺院,复其旧观。襄助隐居徂徕山的儒士鹿森在徂徕山建起二圣堂,内祀老子、孔子,同时为表明自己的政治态度,特别是严实邀请全真高道主持上清观的做法,时珍父子赞助全真道士丁志年(号古阳子)在战火中“殿宇堂庑尽为灰烬”的徂徕山的道观寺庙给予重修。时珍父子很好的融合了儒释道三者的关系。

丁志年是丘处机的嫡传派弟子,丁志年是范志敦的弟子,范志敦中年出家,师礼丘处机,道号为真常子,丁志年年少即拜范志敦为师,尽得其学,为全真第四代传人。

元太祖二十年(1225),全真道士丁志年(号古阳子)来游徂徕,居葛氏岩之炼神庵废址。因金末贞祐之乱,徂徕山炼神庵毁于战乱。丁志年为实现炼神庵的复兴,在时珍父子的支持下,历经十余年,重修了位于二圣宫附近葛氏岩的炼神庵,在元太宗十二年实现“殿堂室馆、庖厨园圃,咸有伦序”。时珍父子作《复兴葛氏岩炼神庵之记》石刻以记之,此为徂徕山炼神庵摩崖石刻东部第一方石刻。

为表彰丁志年的功绩,海迷失后(元定宗皇后,监国)二年(1250年)十二月,时宥上报主管当地宗教的东平府路道录司,道录司上报蒙古朝廷,请得圣旨。海迷失后圣旨:“赐丁志年金襴紫服,并授以和光大师之号。”同时颁予牒文,刻石庵中。时珍父子命人为其撰写《皇帝圣旨里恩赐》,刻石于岩壁,以纪始末,这是第二至第四方石刻。这就是徂徕山炼神庵摩崖石刻的来历。

《徂徕山炼神庵摩崖石刻》系由《泰安文化通览(岱岳区卷)》学术主编刘传录40年前与外祖父一同发现,曾三次记录文字拟揭开谜团。2010年与周郢教授再次考察,拓片整理。摩崖高2.16米,通长约5米,共分四方,第一方《复兴葛氏岩炼神庵之记》,其余是《皇帝圣旨里恩赐》,内容主要是葛氏岩炼神庵的复兴事迹和蒙廷颁予的牒文,该牒除了记述朝廷赐予丁志年紫服和光大师之号之外,还节录了8件成吉思汗等蒙古皇帝圣旨、后妃懿旨、太子令旨。经查对蒙古史录,这些诏旨绝大部分不见于史籍著录;如所录成吉思汗当年颁给丘处机的诏旨“丘神仙门下出家师德名号”,在元史中消失已久,现存各种蒙廷诏旨均无此段文字,属于国内第一次发现,意义非凡。

特别是记录的全真观庵道众之多令人惊讶,徂徕山炼神庵周围的滕村灵阳观 、亭亭山神佑观、东向通道观 、西朱玄真庵 、通真庵 、 东平府积善坊保真庵 、滕村修真庵 、崔村闻善庵 、西朱修真庵、长清县玉峰庵和东向葆和庵等在方圆百公里里就有八九处庵,占有大量田产,大量信徒不交赋税,减少了朝廷的收入,为朝廷打压全真教埋下了祸根。元太宗窝阔台、太宗乃马真皇后、定宗贵由、定宗海迷失皇后沿成吉思汗旧制尊崇道教,都是成吉思汗三子窝阔台系统,等到蒙哥和忽必烈登基,他们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系,打压全真教,扶持佛教成为朝廷的策略。

炼神庵至少毁于明代以前,明朝编撰的《泰安州志》已经没有记载。丘处机去世后,道教两次遭到焚经的打击,第二次在至元十八年(1281年),元世祖颁旨焚毁《道德经》外的其余《道藏》经文印版,这次事件也影响了泰山,炼神庵大约毁于这时。

(0)

相关推荐

  • 清晨登孔望山(2013年11月25日江苏连云港)

    清晨,登孔望山.孔望山,传说当年孔子登临此山,远望大海.如今,站在山顶是看不到大海的. 拾阶而上,当年孔子也可能从这里上山,不过那时候可能还没有石头的台阶. 石阶上的落叶,不知道是什么树的. 太阳升了 ...

  • 【福州】于山的古榕树与摩崖石刻

    X 福州又称榕城,于山历来文人墨客云集,自然不会缺乏榕树.如今,于山上的古榕随处可见,并与众多的摩崖石刻紧紧相伴. 盘根错结的榕树气根紧抱巨石,尽吸摩崖石刻之精髓,榕树也随之更具文化底蕴. 巨大榕荫下 ...

  • 绍兴百景:府山摩崖石刻

    绍兴府山摩崖石刻 位于府山最高点峭壁上,共七块,其中四块清晰可辨,分别镌刻于唐宋明三个朝代.一块是开山刻石,记载开山之年为唐贞元五年(789):一块是"种山",系文种墓得名题记:一 ...

  • 姜广富:月落乌啼奔徂徕山

    月落乌啼奔徂徕山 山东 姜广富 话说泰山脚下有个徐家楼村,村里有个财主叫徐福贵,开着油坊.酒店酱菜厂,富甲一方.这徐福贵和泰安知县是拜把子兄弟,官商勾结,使徐福贵肆无忌惮,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 ...

  • 【散文美刊】初夏的徂徕山 | 朱绪厚(诵读:苡子)

    初 夏 的 徂 徕 山( 散文) 作者/朱绪厚  诵读/苡子 编辑/紫烟 时值初夏,大山披着翠绿的单衣,清脆靓丽,婀娜多姿. 走进山里,我被滴翠的山色染绿了,被盛开的山花陶醉了,被红透的山果映红了. ...

  • 米芾书,陶拯刊石,《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全本

    米芾行书欣赏<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全本 方圆庵记全称<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米芾书,陶拯刊石,北宋元丰六年(一○八三)四月立于浙江杭州龙井.清王昶<金石萃编>载[碑高 ...

  • 米芾行书:《杭州龙井山方圆庵记》全本,米芾也有正经的时候!

    有人说:此字体还有前人的痕迹,从他的这个字迹历程可以看出,先要继承,融合,再才形成,发扬自已的风格! 说实话,小编没看明白这位兄台的意思... 也有人说:米癫这个时期的蛮规矩的. 哈哈哈,又来,人家哪 ...

  • 【文耕不染】泰山姊妹山——徂徕山

    儒家不讲轮回,只说其由来者渐矣!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善不积不足以成名.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不周山是天地的发源地,盘古开天地,最后化为不周山,托住天地不再合:不周山也是人类的发源地. ...

  • 五岳之尊泰山的姊妹山——徂徕山

    徂徕山,又称 龙徕山 ,位于山东泰山东南,属泰山支脉,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15公里,总面积250平方公里,与 泰山 隔牟汶河河谷平原遥望,东望山东济南莲花山风景区. 徂徕山是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 ...

  • 《破晓徂徕山》大玩类型创新,抗日题材也能双雄+谍战

    随着电影工业类型交叉越来越盛行,一些传统题材也被电影人融入了一些更加商业化的元素.3月9日全国院线上映的抗日题材电影<破晓徂徕山>便大胆创新,融进了香港电影常见的双雄元素,以及国人在电视剧 ...

  • 秋游徂徕山诗、词、联

    ​七律·秋游徂徕山 巉岩林立筑高台,古寺辉煌安在哉. 溪水潺潺东逝去,金风飒飒北吹来. 青山引凤栖空谷,绿树遮阴扫垢埃. 脚踏层峰远方眺,迷人景色笑眉开. 晴偏好·徂徕山 溪流清澈多花草.青松古杏浑身 ...

  • 泰安游记:奇遇徂徕山

    盛夏时节,黎明的风显得格外清凉,我们一行早早地从微山县出发,前往泰安市去探访惦念已久的徂徕山.一路上,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小激动,七年前我曾只身第一次到访温文尔雅的泰安,当时是为爬泰山看日出,看到山顶日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