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最偏爱的地方,你去过几个?


唐诗是中国诗歌发展的最高峰,其中《全唐诗》中收录的有42863首,而蘅塘退士版的《唐诗三百首》收录的三百多首更是脍炙人口。

唐朝又是一个强盛的王朝,具有强烈浪漫主义色彩的诗人们最喜欢旅行了。那么诗人们偏爱哪些地方?哪些地方产生的唐诗最多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因为,中国省一级的行政区划历朝历代都有调整,所以我们就直接以城市为单元进行PK。

春风十里,烟花三月中的扬州。

扬州,古称广陵、江都、维扬,扬州在唐诗中风头甚至盖过了长安、洛阳,虽然后两者都做过唐朝的国都,但扬州因为运河和食盐,在唐朝一直稳坐第三城市的交椅,是唐朝经济重镇。扬州不仅富庶,而且风光秀丽,又近江南,美女如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扬州是唐朝诗人最喜欢的旅行目的地。

其中在诗名或者诗词里面,直接出现“扬州”二字比较著名的唐诗就有:

张祜《纵游淮南》:“十里长街市井连,月明桥上看神仙。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徐凝《忆扬州》: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杜牧《遣怀》:“落魄江南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杜牧的这首《寄扬州韩绰判官》:“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杜牧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

除了在篇目或者诗句里直接出现“扬州”的唐诗以外,还有很多著名的唐诗写于扬州,比如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就作于扬州南郊曲江边。

扬州,在唐诗里出现的太多了,简直是数不胜数,唐朝比较有名的诗人基本上都去过扬州,可以说扬州在唐朝的地位,就相当于中国今天的上海。

长安,历史的背影。

我们把扬州提到第一位,是因为扬州实现了一个普通城市差点霸榜的神迹。要说唐诗里提高最多的城市,还是当时的国都长安。

唐朝的长安城,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大城市,鼎盛时期常住人口185万,流动人口51万。而且文人要想进升谋官,他必去长安。所以长安在唐诗里占据了产量当之无愧的地位。

直接在诗名或者诗词里面,直接出现“长安”二字比较著名的唐诗有:

李白《子夜吴歌》: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孟郊《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李白《长相思》:长相思,在长安。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簟色寒。孤灯不明思欲绝,卷帷望月空长叹。

杜牧《过华清宫绝句》: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黄巢《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杜甫《饮中八仙歌》节选: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商隐《滞雨》:滞雨长安夜,残灯独客愁。故乡云水地,归梦不宜秋。

。。。。。。

太多了,几页纸都写不完。

而且除了篇名和诗句中出现长安字样的以外,长安还有几个著名的风景区,在那几个地方写的唐诗也数不胜数。

在唐朝,长安郊区的风景区当然首推终南山。为何?因为终南山很适合隐居,而且文人最喜欢在那建别墅,其中首推王维等山水田园诗人,王维的诗词中终南山写的占了相当一大部分。

王维《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李白《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白居易《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祖咏《终南望余雪》: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

除了终南山,长安附近还有渭川平原,《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还有华清池,白居易的《长恨歌》太长,我就不列举了。

再就是乐游原,李商隐 《登乐游原》: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长安,就是唐朝历史的背影,也是唐诗的殿堂。

    洛阳,几番兴废事,尽在洛阳城。

洛阳在唐朝的地位有些尴尬,因为长安的物质运转不便,洛阳几次充当了唐朝的临时首都功能,尤其是在武则天时期。洛阳与长安相比,没有长安的那种国际化都是感觉,却如洛阳牡丹一样,非常富贵。

其中在诗名或者诗词里面,直接出现“洛阳”二字比较著名的唐诗就有:

王湾《次北固山下》: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刘克庄《莺梭》: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张籍《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刘禹锡《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李白《洛阳陌》: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

于邺《过洛阳城》:古来利与名,俱在洛阳城。九陌鼓初起,万车轮已行。

关于洛阳的,还有李白,杜甫等的很多长诗,我就不一一收录了,太多了。

洛阳是六朝古都,但是它的兴废盛衰,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故事太多,承载的文化也太多。这个今天的三线城市,理所应当应该排进唐诗榜的前三。

  巴山夜雨里的锦官城,成都。

自三国时期,蜀汉定都成都,成都历来就是中国西南重镇。在唐朝,成都属于剑南道。“扬一益二”,扬指的是扬州;益,指的就是现在的成都。成都当时又称锦官城,是唐朝的第四大城市,在唐诗中的地位,也恰好与城市的地位相关。

成都在唐诗中地位之高,还得益于杜甫曾在成都常住,留下佳作无数。

我们来看看,唐朝的诗人,又在成都留下了哪些佳作?

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赠花卿》: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杜甫在成都写的诗实在太多了,还有《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客至》、《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等,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们来说说其他诗人。

首推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李白: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川得及此间无。

通过上面的文章,我们可以说:长安、洛阳、扬州、成都这四个城市是唐诗中的四大一线城市。其他的地方只能算是二线或者三线,我们再来细数一下。

敦煌的丝路交响,玉门关。

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泱泱大国的雄浑的民族精神在唐诗中体现的淋漓尽致,边塞成为了诗人相望的旅行 ,而以西北的玉门关一带,即敦煌、天水、武威一带城市群成为了唐诗的喷发地,也产生了边塞诗人这一独具一格的创作群体。

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戴叔伦《塞上曲》: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李 白 《关山月》: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唐代的边塞诗,佳作确实太多了,我就不一一列举了,这些边塞诗的壮美,阳刚之美,令人感到一种极为向上的生命力,在中国诗歌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除了边塞诗,还有一些诗人偏爱的城市,主要是因为这些城市都有著名景点,比如拥有黄山的徽州;拥有黄鹤楼的武汉;拥有八百里洞庭的岳阳;拥有庐山的九江,拥有西湖的杭州等等,都有著名的唐诗,甚至成为地方文化名片,但总的来说不能和四大城市和边塞城市群相比。如果还想了解更多唐诗相关知识,欢迎和作者探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