邪伏膜原型湿温(肠伤寒)
夏某,女性,45岁,1997年9月10日初诊。西医诊断为伤寒。患者发热9天稽留不退,微恶寒,汗出不多,遍体酸楚,胸闷欲吐,饮食不思,小便短黄,大便溏,舌苔垢腻,脉濡滑。
谢师认为此属湿温之证,湿邪夹滞,互阻中焦,太阳表邪郁遏,太阴里湿弥漫。治宜宣散表邪,淡渗利湿。处方:藿香9g,佩兰6g,淡豆豉10g,光杏仁10g,炒薏苡仁10g,白蔻仁2g,滑石10g,通草5g,茯苓lOg,陈皮5g,姜半夏1Og,炒芩6g。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3剂。
二诊:药后得微汗,胸闷身楚略减,但发热延绵未退,昨起突转寒战,继而高热,体温高达39.5℃(腋温),汗出热轻,胸闷呕恶,口苦而干,渴不多饮,寒热往来2次,苔淡黄而垢腻,脉弦滑代数。表证已解,邪达膜原,少阳枢机不利。治宜疏利和解。方用达原饮加减:槟榔10g,草果3g,知母6g,川厚朴6g,柴胡10g,姜半夏10g,黄芩9g,赤茯苓lOg,青、陈皮各5g,藿香10g,六一散10g(包煎)。连服2剂后寒热暂退,身汗津津,胸闷减轻,呕恶亦止,口干思饮,大便溏泻,日行3次,小便色黄量多,苔黄稍退,脉濡而滑数。膜原之邪外达,阳明湿热未清。治宜清热利湿,和解少阳。(血培养:伤寒杆菌生长)。处方:柴胡10g,黄芩6g,姜半夏10g,赤茯苓10g,川厚朴5g,鸡苏散lOg(包煎),藿香6g,枳壳5g,炒川黄连3g,青皮、陈皮各5g。3剂。
三诊:药后发热未起,胸畅思食,二便通畅,苔薄黄,脉濡滑。湿热之邪渐化,再以苦化淡渗之剂肃清余邪。经治后血培养转阴。
按:本案是1例较典型的湿温病。谢师认为湿温病即湿热兼夹之病。初诊时湿邪在表,郁阻中焦,故用宣表淡渗之剂。用藿香、豆卷、白蔻仁、滑石、通草等淡渗利湿清热药物。二诊时表症已除,湿热之邪内阻少阳,邪达膜原,故见往来寒热,缠绵不已。此时汗之不解,下之当失治,谢老紧紧抓住“邪在膜原”之辨证要点,采用疏利和解之剂,破戾气所治,除伏邪盘距,使邪气破溃,远离膜原,而发热得退。后以苦化和解淡渗之剂以竟全功。正如《温疫论》指出:“邪在膜原,正当经胃交关之所,故为半表半里。此邪不在经,汗之徒伤表气⋯⋯又不可下,此邪不在里,下之徒伤胃气⋯⋯宜达原饮”。在长期临床实践中,谢老遵循古训,用之于今,曾治疗数十例伤寒、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引起的高热及不明原因发热,按中医辨证均为邪达膜原之热,均以达原饮加减治疗而愈。谢师认为其关键在于辨证施治,具体加减如下:热盛者常与清脾饮合参;往来寒热明显者多与小柴胡汤合用;兼表者配豆卷、连翘以透达;湿重者加杏仁、薏苡仁、白蔻仁以芳化;有痰者佐大贝母、瓜蒌皮以化痰;纳呆者,增焦山楂、神曲消食滞。方中原有白芍,因恐其酸敛,多不用之。
(周玉麟.谢昌仁主任医师治疗急难杂症经验[J].中国中医急症,2010,19(12):2089)
评:肠伤寒也叫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急性全身性传染病,主要经水及食物传播。病人及带菌者从大小便中排菌,恢复期的病人排菌可持续约2 ~ 6周,少数可达1年以上。2岁以下患病较少,夏秋两季发病多。若水源或食物被污染,有可能导致爆发流行。伤寒杆菌由口进入消化道,侵犯小肠粘膜的淋巴组织,在淋巴结内繁殖增多,再进入血液引起发烧、困倦、头痛、全身不适及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此时称菌血症期,如做血培养,可见伤寒杆菌生长。细菌可随血流到达各个脏器,但主要病变在肠道。发病第1周,小肠壁的淋巴结皆肿胀,第二、第三周,出现局部坏死、结痂,结痂脱落即形成溃疡,部分引起出血和穿孔。肠出血为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肠穿孔时提示病情危重。治疗原则为及时发现、早期诊断、隔离并治疗患者和带菌者。隔离期应自发病日起至临床症状完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后15日为止,或停药后连续大便培养2次(每周1次)阴性方可。对带菌者应彻底治疗,以抗生素为主,配合中药,同时饮食疗法对预后的影响较大。
本病属中医“温病”的范畴,是中医的优势病种之一。本案辨证准确,用药精当,疗效显著。通过此案,可晓悟达原饮治疗邪伏膜原的基本用法及其化裁之法。
(张参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