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讲述的中国史,会有什么不同?
每个中国人讲起中国历史,应该都觉得并不陌生。几乎人人都读过某种版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还没上小学就已经会背诵《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代,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还有夏商周之前的三皇五帝故事,尧舜禅让到禹夏家天下的故事,大禹治水过家门而不入……
但太习惯于这种依靠朝代的历史表述,却往往只能看到历史的某一种面目,本来复杂多样的文明演进历程常常被固化、简化为朝代更替史,或阶级、内外斗争史。
所以,当从一个专业的“他者”视角来看待中国历史,往往会对我们产生极大的认知冲击,对本以烂熟于胸的“知识”产生非常新鲜的观感与体验。
这是日本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在中国畅销多年,加印数十次的原因之一。
为什么我们要听日本人讲中国历史?在日本的注视里,横跨一万年的中国故事,到底有着怎样的样貌?
或许,透过他者的眼光,在这幅全景扫描的中国历史图卷里,你能看到不同于中国主流叙述的历史视角,朝代兴替之外的时代细节,帝王将相背后的经济、社会、与文化脉络,通古今之变,以及世变的因果。
01.
梁文道:
“透过一面镜子,也许我们能更了解自己”
“我们常常容易忽略,原来中国是在亚洲大陆上面,是属于东亚的一部分。但是我们过往读中国史的时候,很少注意到我们中国跟我们周边地区是什么样的关系。”
比如说自古以来从匈奴到蒙古,我们就觉得那是入侵的蛮夷。但假如你抛开这种中国本位,换一个角度来看,你是否仍然认为匈奴是简单的、不文明的、野蛮的、落后的外敌?
在过去100多年来,日本学者非常关注中国与东亚大陆其他周边地区的关系,从一个他者的视角,来看待中国跟游牧民族、中原王朝与北边草原上的其他的部落国家的关系。
在他们眼中,这些国家跟中国的关系是平等的,过去曾经存在过的这些历史上所谓的“蛮夷”,其实跟中原王朝是相应的平等地位。这样一碰撞,就会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了。
中国的史书,自《史记》以后,基本都以王朝更替、帝王将相为主线来叙述。在《史记》中,尚有司马迁作为史家视角独创的“表”和“书”的体例,例如“表”,是以不同的时间跨度记录历史,呈现更丰富、完整的历史面貌;而“书”,则追索了例如“礼”“历法”“经济制度”的变迁。
但这些不限于朝代的历史观却没有被后来者发扬与继承,因此国人的史观也越来越囿于朝代。
日本学者注意到,其实中国的历史分歧,如果从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的发展角度来讲,用朝代去分析,不一定能够非常清晰的掌握他们的变化。因而他们提出,唐朝和宋朝之间有个非常大的变化。两个朝代的中国基本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和经济模式,这就是著名的唐宋转型论。
光从这两个例子你也许就能够了解到,日本学术对于中国的研究具有什么样的特色,而这样的特色有时候对我们中国人来讲,就像照镜子一样,透过其他人的眼光看到了自己,可能反而会让自己更加了解自己。(梁文道 语)
02.
段志强:
“我们需要怎样的历史入门书?”
如果说中国史是所有人都修过的中学课程,那“历史学”则是少部分大学进入文史学院学习的人才能收获的专业训练。
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的段志强老师(《看理想·从中国出发的全球史》主讲人之一)说,他会给自己的学生推荐三个层次的参考书。
第一个,是短小精悍的概论性著作,基本二三十万字的样子,提纲挈领,这个是快速打底子的,防备学生把高中历史都忘光了。
第二个层次,就是系统性的通史著作,这个层次里面最主要的就是讲谈社这套中国历史,这个主要是对历史的全貌有个全面系统的了解。
第三个层次,是专题性的通论著作,比如关于制度史、经济史、文化史的通论等等,这个是进一步深化某个纵向领域的认知的。
三个层面的参考书结合起来,可能会真的学到一点东西,这整个参考书体系里面,中间这个层次,就是系统性的通史著作,可能是最重要的,也是“真的了解一些历史”和“模模糊糊知道一些历史”的差别所在。
在历史学领域,历史绝对不是所谓“史实”的简单陈述和探索,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而《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就是一套很好的历史入门书。
在段志强看来,入门书应该具备以下几点特征:
最好比较系统,能把这个领域大面上的知识基本都讲到,这样可以给你一种知识上的安全感,就是说,你在看到一种说法、一件事情的时候,能知道它在知识世界中的大致位置,它的来龙去脉、前后左右都是什么,以及它的靠谱程度。
最好比较生动,不能是枯燥的罗列,甲乙丙丁,ABCD。实际上,就是让我们能真正读下去,这是一种知识上的亲近感。
各种结论最好比较开放,不但告诉你关于某个问题有哪些看法,而且告诉你这些看法都是怎么来的,它们的差别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入门书不能全是定论,全是不可挑战的权威观点,不然的话那就变成了教科书,学习教科书是最无聊的了。
此外呢,最好它还能提供若干线索,就是如果我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该看什么书,该关注哪方面的研究。这是一种知识上的进取感。
安全感、亲近感、进取感,如果按照这几条标准框一框的话,你可能会发现,起码在历史领域,符合这些要求的入门书并不很多。要么太像教材,要么太像专著;要么谈到的题目太小,要么行文风格太老。
当然我们也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入门书,不过看来看去,可能这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算是相对比较合适的一种历史入门书。
一方面,它的体量够大,内容够丰富,对历史的基本事件、基本线索都有交代,文风也比较活泼,还经常联系现实社会,让读者觉得历史并不是遥不可及的跟现在没有关系的东西,它跟今天的生活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另一方面,它常常会告诉你某个结论的研究过程,为什么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会是这种观点,有没有别的可能。这些都是非常诚恳的做法,我觉得是对读者负责的表现。
当然,这套书每本的作者不同,每个人的写作风格和史学观念也不一样,所以也有一些个人色彩在里面,不过对于读者来说,可能对这种个性的东西还比较欢迎,毕竟也有人不想看到绝对光滑毫无棱角的研究吧。
这也是日本讲谈社所出版的《中国的历史》在中国畅销多年,加印数十次的原因之一。
03.
为什么要做音频版?
首先不客气地说,《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和若干畅销书的命运有类似的地方,虽然卖得好,感觉可以“镇书架”(必买书单),但真的读完的人恐怕不多。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惰性或者时间太少,另一方面,原书毕竟也是有相当的专业水准,并不是很好消化。
所以,我们萌生了重新来制作音频版的想法,请日本讲谈社独家授权,我们来改编这套音频版的《讲谈社·中国的历史》。
在对原书进行口语化、脉络化、故事化等处理之外,我们也会在每季策划番外,尽我们所能,提供中国学者对某段历史或历史话题的看法与研究成果,让听众们可以用更开阔的思路去理解中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