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山涧溪流汇集成河绕街而转,群山重托,唯独中间古镇也,依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凭借浩瀚的水上之路运输优势,天助古镇坐落于群山峻岭之中,相依于潺潺溪水之旁。
街道青石板上留下深深沟痕,沟痕是没有文字的记忆,沟痕是没有笔画的文字,沟痕是没有语言的叙说,沟痕完全是勤劳艰辛劳动人民最美语言的表达,沟痕更是记录古镇劳动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大文章。
涧溪老街古镇
作者 :沈正武
老街古镇东南西北四山环抱,山高水长,水绕山转,山水相连。山不在高,有水相依;水不在深,而源源不断。百川山涧溪流汇集成河绕街而转,群山重托,唯独中间古镇也,依据独特的地理位置,凭借浩瀚的水上之路运输优势,天助古镇坐落于群山峻岭之中,相依于潺潺溪水之旁。涧溪河直通七里湖连淮水,是古镇交通大动脉。春秋夏季,高杆多帆商船扬帆远航,送来名城大市的商品货物,载入古镇周边千家万户日常生活所需,装走大山田园土特产优,收集山珍百草药。河流为古镇人民丰富生活内容,河流为古镇人民的出行迎来送往,河流为古镇人民运来财富,古镇因有河流而成长,历经数以千年而不断发展完善。古镇街道便成为河岸码头进出通道,南来北往各路客商紧聚慢集岸边大市场,远近闻名的生意能手常住古镇作交易。街道两旁住户,黎明时分就能听到清脆的马蹄铁的脚步声,一趟一趟的老马铁蹄踏平古镇街心石,一行一行独轮单车配载四面八方劳动人民的生活所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古镇街道不会忘记,历史的沧桑。街道青石板上留下深深沟痕,沟痕是没有文字的记忆,沟痕是没有笔画的文字,沟痕是没有语言的叙说,沟痕完全是勤劳艰辛劳动人民最美语言的表达,沟痕更是记录古镇劳动人民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大文章。鼎盛时街东大佛宝殿,坐落涧溪河旁,耸立于古镇东侧。高大壮观的庙宇,飞檐峭壁的构造,五颜六色的彩图,层次分明的设计,主体兼辅的格局,无处不显示出佛教圣地的尊严,佛光普照。初一、十五两天,方圆数百里的百姓前来敬香拜佛,诉求佛主呼风唤雨,祈祷观音菩萨赐福降财,祈祷各路菩萨施善赏福赠康,盼望来年好收成!当初的西街,坐落着知名牌坊,匾额标明“贞节”字样,吴姓家族所作。牌坊设计天工仙匠般的理念,牌坊制作鬼斧神工般的技术,造型高雅端庄大方,天衣无缝细腻如丝。周边数百集镇绝无仅有,盛称古镇传统文化一绝!更是古镇文化内涵的顶级标志!一九九O年以前,清晰可见街西大石拱桥,历经数百年风雨沧桑,无数次的洪水沉浮,地面逐渐加高,丝毫没有改变大石拱桥挺拔与紧固、雄壮有力的跨度、坚实厚重的拱形、结构严谨的设计、石缝铁水浇注加灌糯米汁修复。经受千百年的洪水直冲猛撞,大拱石桥屹然牢不可摧,仍旧固若金汤。虽然桥墩已深埋地下,形象作用无法恢复原始,但据百岁老人讲述,当年拱桥可是三条杆大船穿梭自如,交易盛行期间,桥面大通道车水马龙,热闹非凡。可以想象古镇当年美景盛况是多么辉煌腾达。集市贸易依据绝妙的水上通道优势,远近闻名贵客豪商,云集古镇,促使古镇老街经久不衰,给力于老街古镇,蒸蒸日上。六十年代前后,古镇老街建房造屋,寻找一处地下墙基,六七米深青石墙体,青砖结构,甚至可以取出墙下院落的40*40公分平面光洁的石材,地砖以及一些不同年代古钱币、文物类。地方老人皆知,古镇俗有“荷叶地”之说,且称水涨地也涨的传奇神话。但自古以来,古镇没有下水道,再大的暴雨大街小巷不积水,再多的生活排污全渗透。依现在文物史料说明,古镇不论从风水八卦地理学,还是他的独特水陆交通途,无论他的起源有多么渊远,还是一些举目可见的久远痕迹,无一不在说明,“古镇历史悠久,鼎盛壮观”的美景胜境。随着快速高效的汽车工业迅猛发展,古镇失去当年特有的区域优势。国家强盛,民众富有,人们对新生活的欲望不断提高,政府重新规划一座依山傍水、交通便捷、环境优美、配套设施齐全的集镇――涧溪新街。如今的古镇已成为历史的记忆,依稀可见的古墙老房仍旧毅然耸立,青石铺的街道已被覆盖,涧溪河已被重新改道,古镇已被新涧溪集镇代替。新“涧溪镇”仍是政治、教育、文化、医疗、集市贸易中心,是明光的交通东大门,是滁州的重镇要地,是安徽省未来水域、丘陵开发潜力最大的旅游资源,更是全国稀有非金属――凹凸棒石粘土的最大储备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