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的儿子为什么要讨好长孙皇后的外甥女?
纪王李慎,唐太宗李世民第十一子,生母韦贵妃;王婉,长孙皇后的外甥女。
从表面上看,这两人关系并不算多紧密,但开耀元年王婉病逝后,她的墓志却是由纪王李慎亲自撰写的,这是为什么呢?
究其原因,应当有二:
1、李慎和王婉是亲家;
2、李慎想要讨好唐高宗李治。
先看亲家关系。
王婉的小儿子韦绩娶了李慎的女儿江陵县主,所以两家是毫无疑问的姻亲。不仅如此,李慎为了拉近他和王婉之间的关系,在墓志中还特意强调了王婉是“余之舅母,仁贷寔深”。
论辈分,王婉的丈夫韦元整可以说是李慎的堂舅,所以李慎才会称王婉是自己的舅母——当然,这对舅甥的关系已经隔了至少4代,亲疏远近可想而知,只是李慎一心要巴着王婉一家,所以如此卖力地拉关系也可以理解。
再看李慎是如何讨好唐高宗李治的。
李慎会如此擅长讨好唐高宗,可以说是家学渊源,他的生母韦贵妃、胞姐临川公主都曾拍过唐高宗的马屁,而且他们讨好人的方式,那可真是花样百出,只有外人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
比如韦贵妃:屁颠屁颠地跟在城阳公主身后给唐高宗的保傅姬揔持送上祭品;顾不上慰问面临丧妻之痛的儿子,一心跟在唐高宗身边,早晚按时请安地刷存在感。
比如临川公主:唐高宗一即位,就立马送上自己撰写的《孝德颂》;荣国夫人病逝,立马写文献给武后以表孝心。
李慎自幼在生母和亲姐的耳濡目染下,深得真传,平时一得到什么好东西就立马献给唐高宗,这会儿遇到表舅妈+亲家母逝世这么个良机,自然不可能放过了。
毕竟王婉并非空有长孙皇后外甥女的名号,看看她的丈夫韦元整,作为谋反案的从犯不仅没有被杀,后来还能继续步步高升,甚至带飞王婉当上晋原郡君,这份恩宠连王客卿这个安分守己的太穆窦皇后的外甥女婿都没有的。
而王婉一家不仅在唐太宗时备受优待,后来唐高宗即位了,依然颇受重视。所以其子韦綝在父亲曾经谋反的情况下,仍然有资格当上唐太宗的挽郎。
这种历经两朝而不衰的恩宠,着实令被父亲无视了一辈子的李慎渴望不已。所以李慎不仅主动将女儿嫁给了王婉的小儿子,还甘心放下亲王的架子,亲自给王婉撰写墓志。
看到这里可能有人要奇怪了,李慎好歹也是韦贵妃的儿子,怎么还会羡慕王婉得到的恩宠呢?因为李慎和他的生母一样,有的只是表面风光——韦贵妃因为不得宠,连累儿女待遇都很差。
什么?身为贵妃还不得宠,这是要闹哪样?
首先,很多人想当然地以为贵妃就等于宠妃,其实不然,后宫是自古以来的制度,就算没有宠妃,皇帝也不会把四妃之位一直空着不封。历史上身处高位却无宠的嫔妃比比皆是,别的不说,光看唐朝诸位皇帝的贵妃,除了唐高祖的万贵妃,唐玄宗的杨贵妃,唐代宗的独孤贵妃外,其他皇帝的贵妃都不得宠,也找不到什么得宠事迹。
其次,用史书上的一段话来回答这个问题是再好不过了。
太宗谓侍臣曰:“汉代常以八月选洛阳中子女资色端丽者,载还后宫,此不可为法。然即日宫内,甚多配役之口,使其诞乳诸王,是非所宜。据此论选补宫列,理宜依礼。”公对曰:“人多惑嬖色,乃致败乱。周幽惑褒姒,晋献惑骊姬,耽于宠欲,废嫡立庶,幽王因此身死,遂丧西周;献公身虽护没,祸延数代。嫔御之间,所宜深慎。” (《魏郑公谏录》)
这段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就是,唐太宗对大臣们说:“汉朝经常在每年的八月择选一些品貌出众的良家女子入后宫充当嫔御,这种做法本不应该成为后世效仿的对象。但是现在我的后宫中有太多贱隶出身的女子充当妃嫔,由这些人生养皇子实在不合适,所以还是按照汉时的规矩,以后择选嫔御由宫外的良家子中择选。”
唐太宗显然不认为韦氏这些女人尤其是罪籍的血统有多好,更不应当给自己生孩子。但生不生孩子,唐太宗没法说了算,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无视——无视李慎勤奋好学的优点,无视李慎在襄州干出的政绩,别说丁点赏赐了,就连半句表扬的话也没有。
在这种长年累月的冷落与漠视下,李慎看到王婉作为长孙皇后的外甥女就能深得唐太宗的恩宠,老公谋反也能死里逃生,甚至继续保持家族荣宠,能不打心眼里羡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