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116篇:读文随笔∣任务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路径
任务情境创设是教学设计的重要路径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分析课文”是阅读教学大潮中不可撼动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有错吗?好像也没错。阅读课怎么能脱离文本呢?但似乎又有问题。宁鸿彬老师曾反复强调:“语文课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去教,教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也就是说,阅读教学不等同于课文分析,而是要注重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的教学。非常遗憾的是,有这种自觉的老师实在是太少了。即使是教课文,同质化也比较严重,在教学方法方面创新性严重不足。我之前曾提出,鼓励青年教师大胆进行创新性的教学,大胆进行任务情境教学的尝试,一定要破除“教师碎问,学生碎答;教师提问,自问自答”的教学痼疾。那么,在教学中设计情境点,然后连点成线,形成情境链,无疑是一种有新意的教学思路。《语文建设》2021年第7期发表了江苏丰县教师发展中心孙涛老师的论文《基于情境链创设的阅读教学策略——以<阿长与山海经>教学为例》,这篇文章提供了很好的情境任务教学的范例。
情境认知理论是情境任务教学的理论基础。这种理论认为,只有在情境中,知识才能被理解和学习。能力也只有在复杂的情境中才能真正形成,脱离了复杂的情境,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会大打折扣。王荣生教授认为,阅读教学中的“情境”主要指“问题情境”,即学生需要调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情境,这种问题情境不仅仅需要学生“回答问题”,更要“解决问题”,这样才算是完成了“任务”。孙涛老师认为,好的情境是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待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的情境,以这一问题或任务为桥梁,连接现实生活与文本的核心内容。例如教学《孔乙己》,在“初步把握孔乙己的形象”时,我们可以比较以下两种不同的问题:
1.请你说说孔乙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回答。
2.请你根据原文内容,请你为孔乙己制作个人网页,包括真实姓名、年龄、籍贯、学历、职业、家庭状况、形貌、特长、经典名言、标志性动作、主要生活经历、最害怕的事情等。
这两个问题有区别吗?保守主义者估计会提出疑问,孔乙己生活的时代怎么会有互联网?你要求学生为孔乙己制作个人网页,完全脱离了时代和社会的真实状况,这样的情境是不合格的!但实际上,学生对哪个问题更感兴趣呢?毫无疑问是第2个。因为第一个问题太常规了,学生从小到大接触了无数个类似的问题,不说内心已经产生了深深的反感,至少是已经形成了机械的思维方式,即找一些概括品格或性格的抽象词语,诸如善良、聪明、机智等,然后用文中的句子进行证明。第2个问题则不同,“为孔乙己制作个人网页”是一个新颖的任务(虽然这个任务也不完美,因为学生并没有真正为孔乙己设计网页),对于这种新型的任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会“水涨船高”。但仔细比较两个问题,其最终指向是相同的,都指向了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与分析,但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和最终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孙涛老师在进行教学时,主要设计了三个情境任务:
1.阿长是鲁迅的保姆。鲁迅成年后,与阿长失去了联系。鲁迅想找到她,请你结合课文内容帮助鲁迅写一则“寻人启事”。按照下面的格式来写,并根据人物特点任选一张照片。(寻人启事的内容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特征等)
2.鲁迅的儿子海婴出生了,鲁迅想找个保姆,但对是否雇佣阿长当保姆拿不定主意。你会给鲁迅怎样的建议呢?请说明理由。
3.不管是雇佣还是不雇佣阿长当海婴的保姆,鲁迅都想找到阿长,表达感激之情。在多方打探之后,鲁迅得知阿长得病辞了人世。他坐到书桌前,点了一支烟,打开了日记本……此时此刻,鲁迅会想些什么,写些什么,请你帮他写一篇日记。
这三个任务是否完美呢?不见得。例如第三个任务,教师给学生提供了鲁迅日记的范例。而鲁迅的日记格式和内容是很简单的,只有日期和简单的事件,这样的写作任务对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是有限的。而作者探讨的“听到长妈妈辞了这人世”和“听到阿长辞了这人世”,实际上又回到了“寻人启事”中“姓名”的辨析,意义不是很大。如果抛开鲁迅日记的内容和格式,学生的思维可能会更为活跃。尽管我认为这些情境任务略有瑕疵,但不影响其教学价值。首先,这三个任务将“阿长的信息”“阿长的人物形象”“作者的思想感情”“重要片段的赏析”“回忆视角的运用”等多种内容进行了转化与整合,学生虽然没有直接回到这些问题,实际上已经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进行分析和解决了。例如对于阿长的“姓名”,文中就提供了很多个,“阿长”“阿妈”“长妈妈”“什么姑娘”等,究竟哪个适合作为“寻人启事”呢?学生在辨析称呼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原文中不同人物对阿长的态度,尤其是“我”对阿长前后的称呼有了较大的转变,这种转变也隐含着“我”对阿长情感的变化。其次,三个情境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从“寻找阿长”到“争议阿长”到“怀念阿长”,三个任务环环相扣,整节课在情境任务设计的指引下,也具备了严密的逻辑以及宏观的整体性。这一点也是作者孙涛老师说的“情境链”。这也启示我们,情境任务的创设不仅仅要考虑到“点”的创新,更要将不同的“点”进行整合,进而形成严密的情境链条。这样的话,学生对整篇课文的理解就会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次,更重要的是,情境任务的教学方式比起“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思路来,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与讨论的热情。如果在此基础上,教师放手让学生完成任务,然后分小组进行学习成果汇报,我相信,这种学习比教师在课堂上“一讲到底”要更为有效。因此,即使情境任务创设还不太成熟,还有很多细节问题,但也要大胆进行情境任务教学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