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头旧志知多少
我国地方志编修历史悠久,泊头地方志编修始于明代万历年间。因泊头市境原为交河县域,所以泊头历史上历次修志均由交河县政府组织编纂,成书为《交河县志》。至民国时期,境内共开展4次修志活动。
一、明万历年间撰修《交河县志》
明万历十三年(公元1585年),时交河知县、福建福清县人马中良首倡创修《交河县志》,万历十六年刻印成书。参与搜集编纂的是市境人金九思、张慎修,后经时任翰林院修撰、礼部尚书、泊头镇人余继登纂修厘定。该志分为地理、建置、赋役、官师、人物、艺文、杂志七卷。志首为知县马中良所作前序,并刊有县境之图、县城之图、县治之图、县学之图。志末为余继登所作后序。是为泊头最早的一部志书。该志由于年代久远,大多散轶。现仅在北京图书馆善本室藏有胶片一部,据悉台湾尚有保存。
图一 明万历十六年《交河县志》胶片影印版
图二 时任交河县知县马中良为万历《交河县志》作序
二、清康熙年间撰修《交河县志》
清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康熙下诏编修《大清一统志》。并要各郡邑缮修地方志,以备采择。时交河县知县墙鼎(四川渝州人)组织《交河县志》纂修。具体分工为:裁定:墙鼎。纂修:教谕黄伉。参录:及迈、于扬、苏铬、李钰、李城,均为当时境内的秀才。该志沿用万历《交河县志》体例,志书内容多续写万历志内容,当为万历志的继志。仍设地理、建置、赋役、官师、人物、艺文、杂志七卷。志首刊墙鼎撰《重修交河县志序》及交河县地图,并附有万历志图四幅该志现存北京图书馆。
图三 清康熙年间《交河县志》
图四 康熙《重修交河县志序》
三、民国三年撰修《交河县志》
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交河县成立修志组织,编修《交河县志》。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书成,民国六年(1917年)由泊头镇善成堂印书馆刻印出版。该志书总裁由两任交河县长高步清、王恩沛署领,董修同知贾元桂,总纂举人苗毓芳、苏彩河,分纂举人张星潢、王文涣。另有收辑、编次、参正、校对、绘画、采访等职事共75人。该志综合万历、康熙两部《交河县志》,体例有所创新并新补大量断限内容。全志分为舆地、田赋、学校、经政、职官、选举、人物(上)、人物(下)、艺文、杂稽十卷。卷首刊有本次修志期间历任交河县知事高步清、屠元豫、王恩沛的重修交河县志序,总纂苗毓芳、苏彩河的序文,原修及次修志书序文。并有历修姓氏、新修姓氏、志书凡例,《交河县舆地古图》、《交河县舆地全图》、《交河县舆地分图》、《交河县城图》、《交河县署图》等十余幅。志书卷十中除事略外设识余篇,记载一些异闻轶事。是历部志书中资料较为完备、内容详实丰富的一部志书。该志书成后,境内耆儒、富有人家多有保存。
图三 民国五年《交河县志》
图四 民国五年《交河县志》图片
四、民国十九年撰修《交河县志料》
民国十九年(公元1930年),交河县政府成立修志局,编修《交河县志》。1931年编成《交河县志料》,但其后未能付梓印刷,现仅存其手抄本一套,藏于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该志料总裁署为前任县长朱之照,现任县长刘养严。董修候选巡检杜宝璋,总纂简任职前安国县长苏莘,分纂胡世昌等10人,采访主任王汉臣领采访员19人,校对5人,另设庶务员、会计、绘图、文牍员等。该志书分为八卷,卷一设疆域、地理、气候;卷二设人口、物产、实业、行政;卷三设教育、金融、风土;卷四、卷五为人物;卷六记艺术、著述;卷七为金石;卷八为故事、外侨。附有《交河县地舆全图》一幅、《交河县衙署图》三幅、交河县名胜古迹图四幅、交河县金石图十幅。始有照片实物图。虽为志料,但体例完整,大多资料丰富。既有前志之综合,也有新补资料之详备,不失为民国时期交河县的一部百科全书。现存手抄本多为王汉臣手书。
图五 民国十九年《交河县志料》
图六 《交河县志料》手书版图片
图七 《交河县志料》所刊新桥风景图
图八 《交河县志料·金石》所刊周剑文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