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识】古人的胡子,是刮还是不刮
既然是以胡须为美,那就意味着胡须需要修整。修整工具除了剃须刀,可以是剪刀(剪),可以是手(拔),也可以是火(燎)。
单从字源看,与剃须刀相关的两个动词“剃”和“刮”在中文中很早就出现了,如“剃”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尽及身毛曰剃”。韩非子说过:“婴儿不剃首则腹痛,盖自古小儿剃发。”关于“刮”,《说文解字》中解释说:“掊杷也,杷,收麦器,凡掊地如杷麦然。”收割麦子时,镰刀最好要贴地收割,这样后续的耕作才更轻松,所以“刮”后来就引申出“用刀子等紧贴物体表面移动,消去物体表面上的东西”的含义,如“刮骨疗毒”;后也引申出“擦拭”的意思,如“刮目相看”等。
对于古代中国男性是否要完全刮掉胡须,沈从文先生在《从文物来谈谈古人的胡子问题》一文中指出:关于古人的胡子问题,一、古代男子并不一定需要留胡子;二、胡子在某一历史时期,由于社会风气或美学观影响,的确逐渐被重视起来;三、美须髯在某些时候和英武有关,是可以肯定的,可并不一定算美男子,在较长时期且恰恰相反,某些人胡子多身份地位反而比较低下;四、晋唐以来,胡子样式有了新的变化,不过中年人或老年人,即或是名宦大官,也不一定留它,这风气一直延续到晚清。换言之,刮与不刮胡子,其实在古代中国并不那么绝对,随着时间的推移,男人还是更倾向于刮胡须的。
有趣的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就有为人修面剃须的场景:河边凉棚下,有两个男子相依而坐,剃面师一手拿着剃刀,一手轻扶着顾客的下巴,正在剃须。那剃刀颜色较暗,大概有拇指长短,应该是金属所制。这可能意味着,那时的人们或已经日常性使用剃须刀来净面,毕竟满脸胡子不卫生。
出于多种原因,鲜有明代及以前剃须刀出土,博物馆中的剃须刀文物大多为清代至民国之间,如杭州刀剪剑博物馆、北京美妆博物馆收藏的剃须刀就是这个时间段的,其中有从美国、德国、日本等国进口的铁制手把剃须刀,也有国产木把剃须刀。而世界上第一款现代剃须刀诞生于美国。1902年,金·坎普·吉列批量生产了自己研制的新型剃须刀,这种剃须刀使用简便,价格低廉,还不容易刮伤皮肤,因此很受人们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