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屁股决定脑袋”不只是生活经验总结,更是科学
当我们谈论屁股时,我们往往会谈论“大不大”“翘不翘”以及“性不性感”这类相当通俗的话题,更有学问的人士可能会从进化心理学出发,分析臀部大小与生育能力间的关联,以及“男性偏好拥有更大屁股的女性”这件事在进化层面的意义。
不过这方面的探讨仍会略显浅薄,因为如果你关注过去600万年里,从拉密达猿人到南方古猿,再从直立人到现代智人的屁股的演变,以及与屁股构造紧密相关的直立行走能力的形成,就一定会感慨它对人类的非凡意义。
屁股的结构:骨盆和肌肉
解剖学意义上的“屁股”是一堆位于臀肌(连接着骨盆)上方的脂肪组织,真正决定人体臀部形状的其实是骨盆的形状。
骨盆是连结脊柱和下肢之间的盆状骨架,由3部分组成:左右两块髋骨以及骶骨。骶骨由5块骶椎融合而成;每块髋骨则由髂(qià)骨、坐骨和耻骨3部分组成,它们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融合在一起,其中的髂骨部分是人类有别于猿猴的关键。
骨盆结构示意
黑猩猩的髂骨较长且平滑,人类的髂骨却更短,两侧更呈曲线形——这使得我们的骨盆呈现碗状。正是这些尺寸和形状方面的独特性令直立行走成为可能。
臀肌属髂肌后群,分3层:臀大肌、臀中肌和臀小肌(“臀肌”的英文“gluteus”源于拉丁语中的“屁股”,因此这3层臀肌也可被戏称为“最大的屁股”、“中等的屁股”以及“最小的屁股”)。
相比其他灵长类动物,人类的臀大肌(特别是上部)大了不只一星半点,它能发力带动大腿进行伸展或收缩,在我们奔跑或爬楼梯时提供来自屁股的超强马力。但对于其他猿类中,很多运动都由臀中肌和臀小肌主导完成,臀大肌往往甘居幕后,责任越小,能力也就越小。
对于人类来说,臀中肌和臀小肌的主要职能是帮助臀部在我们单腿站立,或向前迈步时,保持稳定状态。它们提供稳定性而非输出动力。
大猩猩的屁股相比我们的屁股也黯然失色
屁股第一大特色:髂骨更短、更宽、更弯曲
440万年前的拉密达猿人(Ardipithecus ramidus)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具备直立行走能力的最早的人类祖先,处于猿与人的过渡期,它们的化石于20世纪90年代被发现,其中的骨盆化石在形状和尺寸方面都远不如现代人的,但随着时间推移,到生活于32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露西,再到最早出现于200万年前的远古人类直立人,他们的髂骨越来越短而宽,也越来越弯曲。数百万年的进化塑造了现代人的现代骨盆。
屁股第二大特色:富集脂肪
除了与众不同的骨骼造型,富集的脂肪组织也是屁股的一大特色,它既塑造着臀部的丰腴之美,也为人类的双足行走提供了能源保障。此话怎讲?
人类的大脑需要消耗巨大能量,脂肪则是机体存储能量的形式,人体的脂肪比例在所有非水生哺乳动物中处于靠前位置。很多人类学家指出,食物匮乏时期的人类正因为有较高的身体脂肪比例,才能维持大脑旺盛的新陈代谢——而臀部、腹部和胸部是我们脂肪组织的主要分布区域。正因为有这些部位提供能源仓库,帮助人类成为所谓的万物之灵的大脑才可运转无忧,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屁股决定脑袋”这句话没啥毛病。
另一方面,直立行走本身也是一种非常先进的节能模式。相比于人猿泰山式的树上作业,我们的双足出行耗能极小,同时对力量、灵活性以及肢体比例的要求低得多,这一切优点都为完全释放大脑潜力奠定了基础。
END
参考资料:
An evolutionary anthropologist tackles the mystery of the butt
一键三连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