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人怎么看《2020中国最佳医学院排行榜》
专栏作者/张小明
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
一年一度的医学院校综合实力排名出来了,分别从科学研究,教育资源,临床实力,人才培养四个维度全方位对医学院校综合实力进行排行,以此来触动院校发展。
这个榜单除了对学医学生的择校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医药同仁开拓客户及KOL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为从这里出来的医学生很多可能是未来某个医学领域内的专家,医药人与其打好关系,可以为公司产品提前部署客户网络,同时培养未来的产品KOL。
下面笔者以医药人的角度,从九个方向来对这个榜单进行解读。
前十强里有两家医学院都居于黄浦江岸:上海复旦大学医学院是由原来的上海医科大学合并到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是由原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合并到上海交通大学。
其实两所院校在很多地方还是有区别的,上海交通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口腔医学院、儿科学院很强,复旦大学在基础医学院、药学院、护理学院略逊一筹。
上海交通大学是医药类,复旦大学是医科类。这两家院校的附属医院都有中国顶级医院。
协和,那就是中国医学殿堂,相信这个说法应该没有人会反驳吧。1917年由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建设,1919年开办8年制本科教育。从建立开初就确立了小规模、高层次的医学精英教育模式,现在每年高考全国招生70人,清华大学校内二次招生20人,每年制招生90人,相当于两个幼儿园大班的人数。
从去年开始学校又一次接轨欧洲医学教育模式,即大学本科毕业才可报考医学本科专业,并且去年只要北大,清华,中科大的应届毕业生。
这样的培养模式培养出来的医学生,或许在20年后,诺贝尔医学奖就会有协和学子。
在百强院校中,综合大学医学部54所,独立医科院校46所,几乎是平分秋色。但是综合大学的医学部大部分都是合并过来的,比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合并了当时的华西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合并了当时的北京医科大学。
真正自建医学部并且实力强劲的很少,清华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自建了医学部,但是从排名来看表现一般。
有5所部队院校入选百强,分别是海、陆、空军医大学,解放军医学院、武警后勤医学院。
其实南方医科大学也是具有部队基因的院校,以前是叫第一军医大学,后来交广东省管理。解放军医学院很特别,知道的人不多,它于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为两个名称,同一机构。
百强中有40左右所地方(非直辖市,非省会城市)院校入选。由于地域,经济基础,招生等原因排名普遍靠后,但也有表现好的。排名最高的苏州大学医学部和温州医科大学,他们的优势学科分别是血液和眼科。
地方医学院校的发展应该是以发展特色学科以此来壮大学校的整体发展。这类院校还有很多,比如徐州医科大学的麻醉专业,川北医学院的影像专业等等。
这次湖南师范大学医学院和杭州师范大学医学院也上榜了。可能很多人觉得奇怪,为啥师范类的学校还有医学院?
如果有患者问医生,你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医生答,我是XX师范大学毕业的,求患者的心理阴影。
医学教育是需要历史的沉淀和传承,排在前十的除了首医大,其他的都是有百年医学教育史。在百强里没有一家是民营教学机构,侧面也反应出医学教育在短期内是不具有盈利能力的。
近几年,院校为了招生数量与质量,为了长期向好发展和提高学校名气,以前叫医学院的院校纷纷改名叫医科大学,比如海南医学院改名海南医科大学,广州医学院改为广州医科大学,即使有些还没改,但也在改名的路上了。
但是协和医学院不同,他们放弃了中国协和医科大学的超大名称,改回北京协和医学院,多么低调的名字,也没有影响它作为中国医学殿堂的名号。学校名称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实力。
排名没有纳入中医院校进来,那是由于评分体系不同,评分项目不同,评分标准不同。
在百强院校里很少设有中医学院,这是因为中医教育有它的特殊性,也说明我们不能用西医的标准去评价中医,本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谁能说清楚汉堡和豆花谁更好。但这也说明了中医的教育出了很大的问题,这么多医学院校里没有中医系。
收笔之时,得知中国心血管重要奠基人的陈灏珠院士逝世,向这位把终身献给中国心血管事业的伟大医者致敬。
最后,还是提醒在看的医药小伙伴:客户管理是医药营销的重要环节,但随着医药营销模式的改革,客户开拓不再是那么简单粗暴了,要开拓新客户,尤其是专家客户,要从潜力股时期开始。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本文版权归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