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突如其来的随机考,怎样高分过检?
专栏作者/竞仪
淹没在理科班里的文科高材生,从事在医药行业里的文艺小青年,爱健身爱码字爱生活的小女子一枚。
商场好比学场,随时也要面临大大小小的随堂测验。小到企业制度决策,大到战略投资掌舵。而其中,有一个考验虽属小概率事件,但落实到每一家企业主身上,便是100%的大概率呈现了,那就是应对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新冠”就是一则非常典型的突然事件,在2020年的伊始向全体企业发起了随堂测验。我们看到:
某些中小企业抗风险能力有限,无法承受长期停滞出现了资金链的危机;我们也看到了大型企业的宽厚臂膀;我们看到了平时文弱的白衣天使冲在一线时同样是铮铮铁骨;我们看到了一度被黑不景气的互联网一不小心就爆仓全负荷运转了。
要说到这次疫情的随堂测验的高分企业,就不得不提到顺丰和京东物流了。众所周知,在疫情期间,除了EMS,只有顺丰和京东物流畅通无阻。
EMS作为国家邮政机构在特殊时期保持绿色通道开放是在情理之中,也义不容辞的责任。但顺丰和京东物流也能保持与平时一样的畅通与速度。要知道其它快递即便是同城运送都没办法顺利开展,只是保留了揽件的业务,却无法派发。
在这个时期,企业要保证复工,需要面临特别严格的挑战。如何对自己的员工做好体格筛查,确保不感染客户;同时如何做好员工防护工作,避免员工被感染,这是双重的严格挑战。
截止目前,这两家企业都是做的非常不错的,可以说交了一份疫情期间复工的高分卷。
而在这场疫情随堂测试中,大多数医药企业如其它快递公司一样无法在这个“测试”中高分过关,也有一部分药企抓住这个机遇,以高分过了这个“测试”,不过这部分药企多为检测公司或者能生产高需求物资,如口罩、防护衣等医疗防护用品的公司。
对于一般的药企来说,如何在“突发的测试”中高分过检,或者及格过关呢?我们可以从这个几个方面思考:
1、平时的业务中学会节约成本
虽然这次的在线办公没有办法很好地促进一线销售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处方药的销售工作更是举步维艰,多少员工在家哀叹英雄无用武之地。
但另一方面,对于某些药企的其他生意模块,很多平时一定要打卡上下班的员工,其工作内容并没有因为“在线办公”而受到影响。那么是否真的要租用那么多的写字楼让这些员工依旧每天打卡上下班呢?是否可以尝试优化办公空间,比如增加会议室的空间,减少固定工位的存在,建立一套更加轻便的管理制度体系呢?这样也可以为企业节约一大笔交通餐补等支出金额。
2、重视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开通
这次的疫情我们发现有一些患者还是很担心自己断药的问题,医院门诊的接待人次的下降也让慢病或者肿瘤疾病的患者担忧不已。
同时我们看到的是各大医院开通了自己的网上咨询服务,大大的缓解了一部分患者的焦虑。
对于医药企业来讲我们是不是也要思考下,线上线下双渠道的开通是否有借鉴意义,对于未来生意模式的转变会有哪些影响?对于患者随访体系是否可以通过轻问诊的形式提升服务感受,同时也节约医生的时间呢?
3、有所作为和如何作为始终是并行的思考,缺一不可
刚复工那会儿,一窝蜂的线上活动刷屏。各种拜访、会议直播夹杂在键盘侠时不时爆出的热点和辟谣当中,有点不合群也有点苍凉。陆续复工的这阵子,行业群和朋友圈一下子就几乎回归了理性。
有些时候是不是要有所作为取决于动因,即为什么而做。这个问题想清楚了,基本上行动的方案也就清晰明了。第二步就是如何作为了。
有很多时候我们说好心办坏事,就是没有想清楚良好的初衷如何表达,怎样表达,对谁表达造成的。只有在对的时间,找到对的人,用了正确的方法才能最后成就良好的交付。
所以作为医药人,我们在这段时间都可以问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今天的工作任务是什么?对内自修还是对外输出?我做的事情对受众是否有益?在受众的一方看来我创造的需求是否急需?如果做不到雪中送炭,那一定要保证不是越帮越忙的局面制造者。
既然不能出门拥抱山川,就尝试脑力激荡,保持思维的活力吧。灵感总是在不经意间迸发出来的,但灵感一定源于丰富的积累。
最近看了一堂好课,分享徐帆老师的一段话与大家共勉:
演员在摄影师调试设备,更换布景的时候很闲,很放松,大部分演员会睡觉。但摄影师通常很不赞同这个间隙在睡觉。徐帆不明白为什么?摄影师说:“人睡着的时候最放松,开拍的时候醒过来入戏那叫做打起精神来。这种状态和你本身带着精神来是完全不一样的。在我的镜头里看的很清楚。”
文章声明:
头已秃,点在看求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