扒皮醒思录(一百二十七)
转:家长百事答
遇事时,一定要告诉自己一句话:你还不是你,要通过这个事成为你。
严管,孩子就能进步;宽松,孩子就会堕落;既然如此干嘛一定要强调宽松育子呢?
因为比“孩子学习好”更重要的是:孩子要爱这世界、爱这生活。有爱,才有生命力,那能力才有意义。无爱,人就成了不懂爱护自己的一件武器。四川那个成绩优秀的孩子高考后为何要自杀?因为对这个世界无爱而有恨、绝望而厌恶!
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人是资源掌控者,一种人是资源。
前者都是活给本质、活给清透的人;
后者都是活给现象、活给混沌的人;
前者常常安静,并知道为何而安静;
后者常常感动,却不知为何而感动。
什么叫吃亏?让自己烦恼才是吃亏!
以前的烦恼,当下不再受扰就是止损;
当下的事情,当下拥有喜悦就是赚到;
有了确定的远方,才能放下眼前的不确定;
没有确定的远方,当然只会为了眼前搏命;
所谓改命,就是修炼自己确定远方的能力。有了这能力,当下的习气自然就淡了;
没这能力,那么就是忍习气,结果是越忍越憋屈,最后习气没改掉,却成了重疾。
人一定要先培养豪气,再培养正气;
有了豪气才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了强大的生命力才能拨开日常的鸡毛蒜皮;
拨开了这鸡毛蒜皮,人才不会跟着习气走,才可能有正气。
获得觉悟的路没有丝毫可以逾越,该经历的一样都不能少,先战胜兽性的、然后突破人性的、再后超越神性的、最后获得空性的。
怕只怕总想走捷径,只走了几步就急于让自己悟空性,那怎么可能呢?那样的结果是转了一圈发现自己还在困斗于兽性中,因为“急功近利”本就是兽性。
要用高度看人,而不是用对错、好坏。那咋看呢?
看人是解决问题的?还是感慨问题的?
看人是追求真相的?还是追求脱身的?
看人是善意主导的?还是目的主导的?
看人是冷静温和的?还是歇斯底里的?
简言之,直接、善意、安定的,都跨越了低级门槛;躁动、发泄、自我的,路还长着。
给人压力人就进步?不不,压垮、压跑的更多!压力对进步的影响只在于“赋予动机”;但事情做的好不好,靠的是规则;事情做完后人是否突破自己,靠的是认同感。后两者都和承受压力没有必然联系。
人和人的确有先天禀赋的差别,但这差别体现在拔高上,不体现在及格上。就像:做美食需要天份,但做熟食物人人都会。研究核武器需要天份,但学会牛二定律人人都行。破短跑世界纪录需要天份,但跑一千米人人都做得到。
而普通的学科教育不属于拔高范畴,所以,别用天份说辞掩盖自己的不努力。
只谈高尚的,都不咋高尚;
避谈兽性的,都在兽性中;
承认方可做君子,痛骂必然是小人。
智慧人人都有,不是向外获取的,而是自己擦亮的。
如何擦亮智慧呢?志向和耐心是一阳一阴两个极,其他都是中间物,不足虑。
自立不等于自创,自立有两个要素:一个是独立完成,一个是学会最佳方法。
所以,家长们千万不要打着自立的旗号逃避责任,让孩子像原始人一样自创出很多粗陋低效的生活方式,那是误人。
而应该要:教会孩子方法、引导孩子学会、鼓舞孩子独立完成、肯定孩子的自立成果。
什么是目标感?是在希望的光束里找到的那条必胜的路径与现实的交叉点,是个准确而具体的成功点。
脱离了希望和必胜判断的目标点带不来目标感,只有完成感。
大部分家长在咨询育子问题时,主要动机都是为了“不让自己烦”,之后才会想到“如何让孩子好”。也就是说,大多数家长还没认识到“家庭教育”是个大的、需要付出经营的事业,还只是抱着“疼了求医、不疼随意”的不负责心态在应付混迹。
“悟”和“修”同等重要,意味着“见解”和“方法”同等重要。所谓“悟后起修”,就是:
在获得见解后,一定要应用方法形成直觉。此时,才完成信息和能量的自由转化,才实现“见”和“心”的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