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
传世元代高温钴蓝釉瓷器以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但极其稀少,世界已知仅存三件,分别存放在扬州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北京颐和园公园。目前,颐和园公园的这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在中国园林博物馆临时展厅的《园说Ⅱ》中展出。
咱们先说说梅瓶。梅瓶是中国古瓷中常见的一种造型,是对小口、短颈、丰肩、窄胫一类造型瓷瓶的统称,因其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而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盛酒用器,造型挺秀、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
高温钴蓝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镇窑的新品种之一,它是明代霁蓝釉的前身。元代蓝釉器的造型有梅瓶、匜(yí 音仪)、爵、小杯、盘等。
颐和园公园的这件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口径5厘米,底径10厘米,高33厘米。梅瓶口小颈短,口沿平坦,肩丰渐滑,肩以下逐步收敛,至近底处微微外撇。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俗称的赶珠龙纹。龙环绕于瓶身一周,龙首上仰,双角微微后翘,龙眼突起,显得炯炯有神。以蓝釉点缀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更显突出,起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龙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颈部细长,有一束长鬣作飘拂状。背部背纹动感鲜明。伸出的四肢指尖锋利。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火焰的根部连有一颗小型宝珠,象浮动的珊瑚枝一样,更加衬托出巨龙以其叱咤风云之势,腾飞于万里长空之中。
再看看巴黎吉美博物馆和扬州博物馆的
元代蓝釉白龙纹梅瓶
巴黎吉美博物馆所藏
纪录片《国宝档案》这样形容它:此瓶兰如深海,白若银辉,装饰纹样上,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首上仰,颈部细长,长鬣飘拂,双角微微后翘,龙眼凸起,张口吐舌,露出利齿,上、下颚唇边卷翘,四肢长而粗壮,呈大步行进状,伸出的四肢,每肢三爪,指尖十分锋利。中国古人将龙作为吉祥如意的象征,而白龙更显高贵圣洁。可惜它依旧未能回到祖国的怀抱。
扬州博物馆所藏
扬州博物馆所藏的这个元代梅瓶之所以价值连城,首先在于它的工艺价值,瓶身上白龙龙头小,脖子细,而且有三只爪子,这是元代文物的典型特色。梅瓶腹部刻划出一条龙追赶一颗火焰宝珠,其纹饰为赶珠龙纹。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头上仰,双角后翘伸展,龙眼突起,炯炯有神。辅助纹是四朵火焰形云,展现巨龙腾飞于蓝天之中气势此瓶由五节坯胎粘接而成,但在口径和近底部的两道接痕不易被发现,制作工艺精良,属元蓝釉瓷器中的上乘之作,反映了元代烧制陶瓷的高超水平。
颐和园公园所藏的这件蓝釉白龙纹梅瓶是第一次对外展出,值得品赏。我能与元代精美名瓷近距离的”接触”,三生有幸,仿佛来到了气势磅礴的元大都。
听说转发文章
会带来好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