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1173

解酒神器
许多朋友,因工作关系,应酬是少不了的,每周三四次,六七次,甚至更多。酒喝多了,对身体有害,也妨碍工作和生活。为此,我介绍一个解酒的好方法,它不仅能解酒,还能戒酒。
葛根是一味中药,除了多种功效外,还能解酒,戒酒。饮酒过度,被酒所伤,胸闷,眩晕,呕吐,用葛根5克,枳实5克,水煎服,有较好的解酒效果。要想解除酒瘾,可食用葛根两至四周,就不再想酗酒,既方便又省钱。
用葛根解酒,戒酒,服用方便,安全,有良好疗效,有意者不妨试试。
泛酸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泛酸作为脾胃病症,其病因病机与呕吐、嗳气等有相似之处,病因不外饮食、情志、外邪犯胃及脾胃虚弱。李教授认为,本病的病位虽在脾胃,但与肝关系密切;其病机关键在于气机不畅,胃气上逆所致。
辨证论治
肝胃郁热
症见泛酸,胃脘胀闷或胀痛,口干口苦,痛连两胁,胸闷嗳气,善太息,吞咽不畅,大便不爽,舌质红,苔黄厚腻,脉弦滑。
处方:丹皮、炒山栀子、柴胡、白芍、当归、白术、茯苓各10克,薄荷(后下)、吴茱萸各7克,炙甘草5克,黄连3克。
加减:胃痛明显者,加赤芍、延胡索各10克;气滞甚者,加木香、延胡索、郁金各10克。
丹皮
炒山栀子
饮食不节
症见泛酸嗳腐,脘腹胀满痞闷,恶心恶食,或大便不调,多矢气,味臭秽,舌苔厚腻,脉滑。。
处方:炒山楂、神曲、法半夏、茯苓、陈皮各12克,连翘、枳实、厚朴各10克。
加减:泛酸较甚者,加煅瓦楞子(先煎)、煅牡蛎(先煎)各20克,海螵蛸、浙贝母各10克;食积较甚者,加鸡内金、炒谷芽、炒麦芽各12克;脾虚便溏、胃脘痞闷者,加干姜、甘草、麦芽、白术、党参各10克,黄连3克;大便粘滞不爽者,加枳实、黄芩、白术、泽泻各10克,大黄、黄连各3克。
炒山楂
神曲
脾胃阴亏
症见泛酸,胃脘隐隐作痛,或似饥不欲食等,舌红少津,苔薄少,脉细或细数。
处方:沙参、麦冬、当归、生地、枸杞子各10克,川楝子8克。
加减:胃脘隐痛明显者,加石斛、玉竹各10克;食欲不振者,加山楂、桑椹各10克;泛酸明显者,加珍珠粉、浙贝母各10克,或配服鸡蛋壳粉(鸡蛋壳两个,于锅中炒至焦黄,然后研成粉状,每日分3次,温水冲服,症状明显者可续服用)以助缓解泛酸的症状。
沙参
麦冬
寒邪客胃
症见泛酸,胃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寒加剧,口淡不渴,或喜热饮,舌淡,苔薄白,脉弦紧。
处方:高良姜、海螵蛸、香附、苏叶、陈皮各10克,瓦楞子(先煎)、煅牡蛎(先煎)各20克,甘草5克。
高良姜
海螵蛸
脾胃虚寒
症见泛酸,泛吐清水,胃脘隐隐作痛,喜温喜按,或喜热饮,嗳气,神疲乏力,手脚冰凉,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处方:黄芪、桂枝、白芍、生姜各10克,甘草5克,大枣3枚。
加减:泛吐清水较多者,加茯苓、白术各10克;胃脘冷痛较甚者,加党参、干姜、白术各10克。
黄芪
桂枝
以上处方用法均为:水煎分3次温服,每日1剂。
胰腺癌概述及偏方
(一)概述
胰腺癌在消化道恶性肿瘤中较少见,好发于胰头部(约80%),其余在体部或尾部。本病发展较快,易发生转移,病程较短。临床表现早期症状多不明显,多数厌食或体重下降。腹痛为最早出现的症状,常为阵发性绞痛或持续性、进行性加重的钝痛,大多向腰背部放射,卧位及晚上加重,坐位或前倾位或走动时疼痛减轻。病程进一步发展可出现黄疸,呈进行性加重,伴有皮肤瘙痒,小便呈浓茶,大便呈灰白色,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也可出现腹泻、便秘、腹胀、恶心。晚期常出现腹部肿块、发热,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等。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病因尚无定论,一般认为环境中致癌物质作用于胰腺和慢性胰腺疾病可导致癌变。胰腺癌的组织学分类常分为导管细胞癌、腺泡细胞癌及其他较少见的类型。
本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上述临床表现及胰腺B型超声波检查、同位素扫描、CT检查,细胞学检查有确诊价值。X线检查和免疫学诊断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现代医学对本病治疗常用根治手术方法,化疗、放疗,但效果常不令人满意。
本病属于中医学“癓瘕”“积聚”、“黄疸”等范畴。多由于肝气郁结,饮食不节,脾虚生湿,湿郁化热,热毒内蕴,日久气滞血瘀痰凝胶结不化而致癌肿。临床常分为肝胃不和、脾胃虚弱、气滞血瘀、肝胆湿热等型辩证论治。

(一)总方
1、主治:胰腺癌。
方药:茵陈30克,半枝莲30克、栀子10克、茯苓15克、当归12克,郁金10克,丹参15克,元胡10克,炒鳖甲30克,牡蛎24克,僵蚕12克、鸡内金8克,桃仁10克,王不留行15克。
用法:日1剂,水煎分3次服。
病例:胡XX,女,38岁,武汉人。1977年3月21日初诊。患者于年初感觉腹胀,纳呆,发现上腹部有一肿块,恶心呕吐,全身及面目俱黄,上腹部阵发性镇痛,查:肝功能重度异常,X线钡餐显示十二指肠曲增宽,十二指肠引流涂片找到癌细胞,确诊为胰腺癌,因患者不愿手术而求治于中医。除上述症状外,患者尚大便秘结,小便黄,月经3月未潮,舌红边有斑点,苔黄微腻,脉弦缓而涩,证属湿热困脾、气滞血瘀所致,治宜清热利湿,理气活血化瘀消疼为法。以上方为主加减服药110余剂后,肿块消失,黄疸全部消退,疼痛已无。查:肝功能正常,X线显示十二指肠钡剂通过正常,十二指肠肠曲增宽消失,脉细弱,舌淡,触诊未见上腹部肿块,嘱其常服六君丸及归脾丸巩固疗效。随访4年余未复发,并于次年恢复正常工作。
来源:江苏中医杂志 1983;(3):33。

1、主治:胰腺癌。
方药:
(1)汤剂:煅牡蛎、夏枯草、海藻、海带、漏芦、白花蛇舌草、铁树叶、当归、赤白芍、丹参、党参、白术、茯苓、川楝子、郁金。
(2)软坚一号片剂;紫草根、煅牡蛎、夏枯草、海藻、元参、花粉、丹参、黄菊花、淮山药、桃仁、石见穿、徐长卿、当归、赤芍、漏芦、郁金、川楝子。
加减:活血化瘀加桃仁、炙山甲、王不留行;软坚消癓加炙鳖甲、望江南;健脾和胃加陈皮、木香、孩儿参、黄芪、苡仁、山药:清利湿热茵陈、车前草、四川金钱草、虎杖。
用法:方(1)水煎服,日1剂。方(2)每天3次,每次5片。
疗效:共治5例晚期患者,均存活2年以上。
病例:夏XX,男,50岁,患者因阻塞性黄疸,于1975年8月9日再上海市立九院剖腹探查,见胰头部肿大,质硬,整个胰腺肿大。诊断:胰头癌。9月24日求治于中医。纳呆,苔根腻带黄,脉细滑。经中医治疗后,症状稳定,间有低热头晕,乏力及右上腹痛,迄今四年余仍健在。
来源:湖北中医杂志 1980;(1):51。
2、主治:胰腺癌。
方药:
(1)消瘰汤:小金丹于营卫返魂汤加减:生牡蛎、夏枯草各20克,贝母12克,玄参、青皮各15克,党参30克(或人参10克)炒白芥子、首乌各30克,白术、当归、赤芍、胆星、法夏各10克,木通、白芷、台乌各7克。
(2)小金丹。
用法:方(1)水煎,送服小金丹,每日2次,每次半支~1支。
病例:贺XX,男,50岁,1985年8月15日诊。患者因上腹疼痛,呕逆泛酸,解黑大便,经某医院确诊为胰腺癌。依上方加减服药20余剂而愈,CT复查肿块消失,追访半年,身体情况良好,无任何不适感。
备注:治疗过程中若表现为脾虚不运、三焦气化失司时,用霍朴夏苓汤加减:藿香、厚朴、茯苓各15克,陈皮6克,杏仁、建曲各10克,大腹皮、茵陈各20克,大黄3克,苡仁30克,水煎服冲服小金丹半支,每日2次。
来源:四川中医 1987;(2):38。
1、主治:胰腺癌。
方药:
(1)扁叶佛甲草(鲜)60~120克,荠菜(鲜)90~180克

(1)银花15克,鱼腥草30克,白毛藤30克,荠菜30克木香9克,麦冬9克,元胡9克,佛甲草60克。
(2)党参、白芍9克、茯苓9克,木香9克、丹参9克、莪术9克、麦冬9克、蓟蛇9克,白毛藤30克,银花15克,当归6克,白术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三方辩证选用。连服2~3周为一疗程,可供长期服用。
病例:颜XX,女,50岁,确诊为胰体部恶性变,因与周围组织粘连,不能手术,改服本方后,疼痛逐渐减轻,食欲增进,治疗四个多月后疼痛完全消除,但2年后复查,上腹部仍有一边缘不清肿物,未获根治。
来源:《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79。
1、主治:胰腺癌。
方药:青黛牛黄散,青黛12克、人工牛黄12克、紫金锭6克,野菊花60克。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制成内服散剂。口服,每次2~3克,每日3次,饭后服。
来源:《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80
2、主治:胰腺癌。
方药:葵参汤:太子参9克,焦白术9克,茯苓9克,草寇仁9克,陈皮9克,香附9克,郁金9克,延胡索9克,五灵脂9克,半夏9克,海螵蛸9克,苡仁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15克,瓜蒌15克,炒柴胡4.5克,广木香4.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来源:《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79。
1、主治:胰腺癌。
方药:祛瘀散结汤:八月扎12克,炮山甲12克,干蟾皮12克,香附12克,枸杞30克,红藤30克,龙葵30克,平地木30克,夏枯草30克,蒲公英30克,石见穿30克,大丹参15克,郁金9克,川楝子9克,广木香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上海中医学院附属龙华医院以本方为主,用理气祛瘀散结之法,治疗胰腺癌3例,显效2例,有效1例。由于用药病例较少,尚未进一步观察疗效。
来源:《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278。
2、主治:胰腺癌。
方药:鲜佛家草120克,鲜荠菜180克(以上干品均可减半)。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或分别水煎,上、下午轮服。服3周为一疗程,也可连续应用。
病例:颜XX,女,50岁,以往有“胃病史”,进行性消瘦,检查做上腹可触及4.5X6cm肿物,质硬,表面光滑,轻度压痛。胃肠透视:胃体部小弯侧有从右往左压迫的占位性病变。1969年1月剖腹探查,发现胰体部6X6cm肿物。后情况进一步恶化。即服用上方药,配合以银花、车前草、鱼腥草、淡竹叶等煎服,前后共服药4个月余,疼痛完全消失。于1970年6月复查左上腹仍有一边缘不清之肿物,轻度压痛。体重较前增加20公斤,能做些家务劳动。
来源:《千家妙方》,战士出版社,1982:567。
1、主治:胰腺癌
方药:鸡内金30克,青黛15克,人工牛黄15克,紫金锭10克,野菊花60克,草河车30克,三七30克。
用法:共研细末,每次2克,每日3次。
来源:《肿瘤病》,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72。
2、主治:胰腺病
方药:肿节风30克,大黄30克,人参10克(嚼服),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百病良方》第二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193。
1、主治:胰腺肿瘤。
方药:茵陈蒿汤加味:茵陈15克,焦山栀10克,川柏10克,大黄5克,谷芽30克,枳壳10克,山慈菇10克,夏枯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半枝莲30克,干蟾皮30克,赤小豆30克,苡仁15克,茯苓10克。
加减:服药前先服调胃承气汤加味一剂(大黄(后下)5克,元明粉10克(冲),枳壳10克,甘草5克,茯苓10克)以荡涤肠胃;便秘不畅加大黄5克;纳差加谷麦芽30克;腹胀不适加广木香5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病例:陈XX,男,63岁,1980年8月3日突起右上腹疼痛甚剧,身目发黄,小便发黄,右上腹触及结节状肿块,质硬,压痛明显,经剖腹探查诊断为胰腺肿瘤,并有转移结节。脉沉弦,苔白腻,便秘,口干。以调胃承气汤一剂,病情缓解。继以上方调治3个月,诸症若失。至今四年追访未复发。
来源:江西中医药,1985;(3):12。
2、主治:胰腺头癌。
方药:茵陈、车前子(包煎)半枝莲,代赭石(先煎),美人蕉各30克,白花蛇舌草40克,六一散(包煎)20克,丹参,虎杖、龙葵、延胡索各15克,生大黄(后入)12克,胆草柴胡、黄芩、三棱、莪术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病例:陈XX,男,64岁,1972年5月8日初诊。1月前,患者上腹部突然呈阵发性剧痛,大汗淋漓,目前上腹部可叩及包块,坚硬拒按,全身面目俱黄,恶心呕吐,经十二指肠引流涂片检查找到癌细胞,确诊为胰腺头癌,先后用药60余剂,患者腹部肿块消失,面色红润,精神大振,竟收全功。
备注:在治疗后期,当根据病情,扶正祛邪,达到标本兼顾。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1986;(7):34
1、主治:胰头癌。
方药:柴胡、黄芩、清半夏、党参、丹参、广木香、金钱草、龟板、枳壳、光慈姑、山甲珠、茵陈、栀子、焦三仙、甘草。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病例:邱XX,男,52岁。因左上腹包块,疼痛。经剖腹探查,确诊为胰头癌,并肝转移。1983年10月求治于中医。呈慢性病容,面色晄白,形瘦,胸闷,脘腹痞满,疼痛,刺痛尤甚,舌苔淡白,脉弦细虚。处以上方,服30剂后肿物缩小。继以三棱、文术、金钱草、光慈姑、丹参、广木香、灵脂、生蒲黄、元胡、生鳖甲、龟板、王不留行、服药半年,诸症好转。1984年5月B超提示,肿物明显缩小,肝内未见明显转移。继以上方加减,并辅以健身丸、散,每服1.5克,日3次。现仍稳定,已存活1年。
来源:山西中医 1985;(2):23。
1、主治:胰头癌。
方药:青黛12克,人工牛黄12克,紫金锭6克,野菊花60克。
用法:共研为末,每次服3克,每日服3次。
病例:许XX,男,61岁,右上腹隐痛,可触及包块,全身黄染,恶心,食欲差,白色大便,被诊断为胰头癌。即用如上粉剂,配合抗癌汤剂服用,治疗1个月,症状减轻,治疗2个月诸症显著改善,5个月后症状基本消失。追访四年仍健在。
来源:《千家妙方》,战士出版社,1982:566。
2、主治:胰腺癌、胃癌、肠癌、肝癌、肺癌、膀胱癌等。
方药:二粉丸:红粉300克,轻粉150克,杏仁150克,桃仁150克,核桃肉150克,黑芝麻150克,松萝茶150克,生半夏150克,人参150克,珍珠母150克,蛤粉150克,雄黄150克,槐米150克,生南星150克,生姜150克,炒木鳖仁240克,儿茶90克,炒巴豆90克(带皮),银花90克,黄莲90克,川军180克,藿香30克,朱砂30克,沉香30克,珍珠30克,陈皮60克,琥珀60克。
用法:以上各药共研细末,蜜枣肉为丸,如黄豆大小既得。口服,每次1丸,每日1次,可逐渐增加至每日3~5丸。
备注:服药后部分病人有轻微恶心、腹泻反应,属正常现象,可继续服用,不必停药。
来源:《抗癌中草药制剂》,人民卫生出版社,1981:191。
(一)辩证分型方
1、主治:中、晚期胰腺癌。
方药:
(1)湿热毒盛型用方:龙胆草、山栀、黄芩、黄莲、茵陈、生地、柴胡、丹参、大黄、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苡仁、茯苓、郁金。
(2)气血瘀滞型用方:血府逐瘀汤、越鞠丸加减:生地、桃仁、红花、枳壳、赤芍、甘草、牛膝、川芎、香附、水红花子、莪术、天龙。
(3)脾虚湿阻型用方:异功散、香砂六君子汤加减:党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焦楂曲、木香、砂仁、枳壳、枸橘李、苡仁。
阴虚内热型用方:一贯煎、清凉甘露饮加减:沙参、

(1)麦冬、生地、花粉、知母、甘草、地骨皮、白花蛇舌草、土茯苓、茯苓、焦楂曲、大黄。
根据症状用药:
黄疸:热重于湿常用半枝莲、白花蛇舌草、茵陈、山栀、黄芩、大黄。湿重于热常用茵陈、茯苓、苡仁、猪苓、龙葵、白术、郁金。急黄暴发宜用犀角、丹皮、元参、鲜生地、茵陈、草河车。
发热:中等以上的发热,偏于血瘀内阻的常用丹参、桃仁、红花、水红花子、七叶一枝花;偏于湿热内蕴的常用杏仁、蔻仁、苡仁、竹叶、滑石、半枝莲;热入营分发热者,常用犀角尖、生地、元参、赤芍、丹皮、紫草。
长期低热:偏阴虚发热者,常用鳖甲、知母、地骨皮、银柴胡、西洋参、蛇莓;偏于气虚发热者,常用党参、白术、黄芪、陈皮、甘草、柴胡。
疼痛:疼痛多在中上腹部,常用蒲公英、白花蛇舌草、野菊花、土茯苓、白屈菜、夜葡萄藤、三棱;血瘀明显常用白花蛇舌草、五灵脂、延胡、三棱、莪术、参三七、天龙;气滞明显常用郁金,香附、八月扎、枳壳、橘叶、枸橘李。
胃肠道出血:用大黄、白芨、参三七、血余炭、墨旱莲、生地榆、侧柏炭;偏于气虚统摄无权者,加党参、白术、黄芪、甘草。
此外,在湿热毒盛期,可加用牛黄醒消丸;稳定好转期,加用六味地黄丸等。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共治疗42例,全部均连续用中药治疗6个月以上。生存期观察,从初诊之日算起,已生存5年上者2例;5年以内,4年以上者3例;4年以内,3年以上者6例;3年以内,2年以上者10例;2年以内,1年以上者17例。5年生存率为4.8%,3年生存率为50%,1年生存率为90.5%。
来源:浙江中医杂志 1988;(3):107。
1、主治:肝胃不和、脾胃虚弱型胰腺癌。
方药:柴胡12克,白芍12克,枳实12克,泡参30克,白术15克,茯苓24克,陈皮12克,法半夏12克,败酱草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百病良方》第二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192。
2、主治:气滞血瘀型胰腺癌。
方药:莪术15克,水蛭3克,甲珠15克,柴胡15克,白芍12克,枳壳12克,半枝莲30克,白术24克,黄药子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百病良方》第二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192。
1、主治:肝胆湿热型胰腺癌。
方药:茵陈30克,栀子12克,大黄6克,柴胡12克,败酱草30克,半枝莲30克,白花蛇舌草30克,虎杖30克,莪术15克,甲珠15克。
加减:体虚甚者,加人参6~10克(嚼服),黄芪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来源:《百病良方》第二集,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重庆分社,1983:193。
(一)简易疗法
1、猪、牛、羊、等胰脏,每日1具,常服。
2、山楂制剂,如鲜山楂果、山楂膏、山楂罐头等常服。
3、柿饼2个,每日1次,常服。
蜂瘘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1两(炒熟),白蔹1两,牡蛎1两(烧灰)。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蜂瘘。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索豆散”。
【摘录】 《圣惠》卷六十六
急黄身如金色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1两,丁香1分,黍米1分,瓜蒂半分,熏陆香1钱,青布5寸(烧灰),麝香1钱(细研)。
【制法】 上为细散,都研令匀。
【功能主治】 急黄身如金色。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若用少许吹鼻中,当下黄水即效。
【摘录】 《圣惠》卷五十五
干湿疥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3合(炒干,纳醋中,如此7遍),人参半两,甘草半两(炙令赤色,锉),瞿麦穗半两,白蔹半两,当归半两(切,焙),黄芩半两(去黑心),猪苓半两(去黑皮),防风半两(去叉),黄耆3分(锉),薏苡仁3分,升麻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干湿疥。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空心以粥饮下,日2次,夜1次。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三六
治疗胃病的家传秘方
胃病折磨起人可真是难受,得过此病的人深有同感,网上看到有网友患病,特告诉你一条我的家传秘方:“吉林红参炖乳鸽”,很有效的,我父亲和我本人都是用此方冶好了特严重的胃病,我父五十多年、我也三十多年没复发了,我也曾经介绍过给不少朋友,都说疗效不错,试试,反正价钱不贵,也吃不坏人的,哈哈,就当补补身体吧,我在部队时曾得过胃溃疡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住医院二次,都没能治好,痛起来可真要命,后来部队暂在广州期间,每星期天回家喝这炖汤喝好了,也就五、六周吧,三十多年没再犯了,特把此方献出供有此疾的朋友试用,春、秋、冬三季最有疗效,夏季就用我文后的方法二吧。方法一:用料:1.乳鸽(即出生一个月内的鸽子) 1 只,2.吉林红参(吉林产的红色人参) 10--30克(可与家人同时食用)3.生羌1-2片。4.冰糖1小粒。做法: 1.吉林红参切片(有的药材店可帮切片的,若自己切需在炉火上稍烤一下就变软了,很好切) 洗净侍用,2.先将拔干净毛的乳鸽砍开二半,内脏洗净,一起放炖盅里,盅内放250-300毫升清水,(1人量,如2--3人就照比例加水),加羌片及冰糖1小粒, 盖好盅盖,放进放好水的锅里,猛火炖1小时(从水开时算),然后把鸽子捞起来,把骨头去掉,作用是免骨头吸了参味。3.把鸽子肉和红参片一起放进炖盅里,盖好盖再炖1小时,适量加点盐便可食用,把参片和肉都吃了,因肉己吸了红参的成份。疗程: 每周一次,大概5一6次应有效果。
方法二:如怕麻烦,也可用煲汤,但不是用红参,而是用黄芪20克煲汤,但疗效没那么好,时间要长一点,也是每周一次,盛夏时可用此方法。用料:1.乳鸽(即出生一个月内的鸽子) 1 只,2.瘦猪肉 300-500克3.黄芪(也叫北芪) 20--30克(可与家人同时食用)4.生羌1-2片。5.冰糖1小粒。(或蜜枣2-3颗)做法:把上述材料洗净,全放汤煲内,加清水2500毫升,武火烧开后,用文火煲2小时,汤好后加适量食盐便可食用,肉可当菜下饭.
让制造“脚气药”的外国人惊叹吧
脚气是人们生活中的常见病。一旦发病,病人往往感到奇痒难忍,脚趾间出现红斑、脱屑,症状严重的患者整个脚底都会发红、脱皮。脚气不仅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还极易传染给他人。脚气(脚臭)是由于身体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细菌、霉菌分解下产生秽臭。出汗促使细菌容易繁殖,因此脚臭常与多汗症伴发。在网上看到:外国进口药治疗脚气,一疗程980元,两疗程治好。本来一分不用花就可治好的病,却要花费如此昂贵。处方:柳树叶50克;用法:鲜柳树叶用刀剁碎,早上放在袜子里,每天放一次,当天见效,四天即可治愈。
天冷不用愁暖身有奇方
本方出自古籍《砂盘点精》,方名《暖身神方》。使用本方后,就是在寒冷的冬天,穿很少的衣服也不会冷,用药处会有一股暖流冲向全身,让人红光满面,精神倍增。A、功能与原理:刺激神阙穴(肚脐),调动人体功能,舒筋活血,让血液流速加快,增加人体热量,从而达到暖身的目的。b、适用范围:14岁以上男女均可,对年老者效果稍差。c、配方:花椒1g、胡椒4g、医用橡皮胶布一小块。d、制作:1:将花椒、胡椒研末,密封备用;2:把药末撒在胶布(麝香虎骨膏更好)上,即可使用。g、使用方法:将神阙穴(肚脐)周围洗干净,贴上胶布即可。贴一次7天左右有效。
治愈灰指甲
经常看到、听到一些人患了灰指甲没有办法医治,电视里也经常会有各种各样的广告:“得了灰指甲,一个传染俩……”。
前几天,偶尔又看到下街似乎开了家专治灰指甲的小诊所,疗效怎么样不知道,估计痛苦是免不了。这儿告诉大家一个很好的妙方,治疗效果几乎是百分之一百。很简单:
用法:老陈醋(要质量好一点的)半瓶,大蒜约半斤,捣碎,放在老陈醋里浸泡,最好是广口瓶,患病的手可以放入为佳,具体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分量以及器皿。每晚将患灰指甲的手或脚放入装有大蒜的陈醋中浸泡约十五分钟,半个月基本可见效果,待新指甲慢慢长出,即可渐渐替代灰指甲,数月之后即可痊愈,毫无痛苦,无需再用手术去除,五元钱即可解决病痛,各位有患灰指甲的人不妨一试!(治愈原理很简单:陈醋具有软化指甲兼杀菌作用,佐以大蒜,使得杀菌效果加倍。可以说是屡试不爽。)最好是每天都坚持泡一泡,十几分钟就够了,每天一次,这样疗效比较持续啊!半个月坚持下来就可以看到效果了,一点都不假。(开灰指甲诊所的人大概要不高兴了,呵呵)灰指甲虽然算不上什么大病,但是容易引起其他方面的感染,二来也很影响美观,对女同志的影响尤其严重,早治早好啊!这个方子来自于当年丝厂的缫丝工,因为蚕茧放置的时间久了,很不干净,所以丝厂的缫丝工人最容易得的一个是灰指甲,二是衢州话讲的“老鼠休”(长在手掌上一个钉一个钉的那种东西),自然地人家就要寻找良方了。愿各位早日解除所患。一般不需要更换的,感到少掉了就添上一些。无需加热。还有,大蒜最好用刀背把它拍烂,便于大蒜里面的汁液充分利用。
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炒熟)半两,糯米(微炒)半两,吴茱萸半两(炒熟),黄连半两(去须),黄柏半两(锉),干姜半两,蛇床子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恶疮人不识,多年不愈者。
【用法用量】 以生油和如面脂,每用时,先煎槐枝汤洗疮令净,然后涂药,日2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五
热毒疮肿痛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3合,糯米3合,松脂半两,黄柏半两(微炙,锉),白矾灰半两,莴苣子3合,黄丹半两(微炒),密陀僧半两(细研)。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热毒疮肿痛。
【用法用量】 用生油调涂,日2-3次。
【摘录】 《圣惠》卷六十四
酒痔,大肠中久积热毒,下血疼痛
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1两(炒熟),黄耆1两(锉),白蔹半两,赤芍药半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黄芩3分,当归3分(锉,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酒痔,大肠中久积热毒,下血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槐子仁汤送下。
【摘录】 《圣惠》卷六十
晚上运动到底好不好?
生命在于运动,没错。可运动并不代表着拥有了健康,不合时宜,不合强度的运动却有碍于健康。比如,晚上健身就是弊大于利,很多人只知道保持适量的运动有利于健康,却不知道晚上运动的不好。
要认识这个问题,还得从自然规律说起。大自然的规律就是昼夜交替,白天太阳高挂,光照大地,阳气充盈,万物活跃,晚上太阳归隐,阳气收敛,大地肃静,万物蛰伏。千万年来如此,于是人们就有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以其说作息规律,不如说是大自然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越来越趋向城镇化,城市快节奏的工作和丰富的夜生活无疑让人们渐渐忘记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规律,更加忘记和无法感受天地之间那种阴阳交替轮回的变化。晚上跑步,健身,娱乐,熬夜的人越来越多,充分地释放压力,挥霍精力,似乎已经忽略了大自然的存在。
然而这样的生活方法却悄悄地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据不完全统计,起居作息紊乱,熬夜,晚睡等人群更易患上各种疾患,如伤寒感冒,免疫力低下,抑郁甚至癌症等。尽量晚上健身是一项运动,但它同样违反了自然的作息规律,其潜在的不良影响也许非一日之功,但日久必会突现。
晚上健身有弊处,很多人不知道。
健身是消耗身体阳气。这是最大的弊,因为身体的阳气是有限的,需要不断的补充才得以维持人体的生理活动。白天工作已经消耗了人体很多的阳气,剩下的阳气在大自然的影响下,也处于收敛状态,潜藏在五脏之间,对维持五脏的代谢,修复等生理活动,为适应第二天的日出做准备,所以晚上需要休养生息,而不是运动。健身或高强度运动则把潜藏在内藏中的阳气动用了,挥霍了,必然对内脏的新陈代谢产生压力,从而使体内堆积更多的垃圾。当然健身会出汗排泄,对排除体内毒素有一定的作用,但这个过程却是以消耗五脏内晚上宝贵的阳气来换取的,与其说强身健体,不如说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具有可持续性,一旦形成一种习惯,弊大于利。
晚上健身,应当适可宜止,不适合大强度的运动,更不应该大汗淋漓,如果是偶尔做一下可能没什么影响,经常做就有碍身体健康了。这与熬夜本质上没什么区别,只是一个较轻,一个较重。
自然界中一年四季有生长化收藏的运转规律,这是大循环,一天当中也有生长化收藏,这是小循环。每天傍晚的来临,预示着收藏的开始,人更需要的是平静与容缓,更需要慢慢的沉淀与休养。过量的运动又一次的激发了阳气的亢奋,这其实与大自然背道而驰。
所以晚上散散步,打打太极等轻强度的休闲也未尝不可,但是晚上去健身,不值得提倡。
古人所说艾灸一壮是什么意思?
中医里有话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夏天又是艾灸的好时节,趁着阳气正盛大,毛孔都被打开,艾灸一下,给身体加点力量,把内寒也一起赶走。这就是夏天艾灸的好处。因此,每天夏天都是身体内寒的人一个治病的良机,中医叫冬病夏治。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已经沿用几千年。在古代,艾灸的量用壮来计算,如宋代名医窦材在《扁鹊心书》中满篇幅提及某个症状艾灸某穴位多少壮。
那么这个“壮”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量?是指艾灸多少次还是艾灸多少根艾柱?
其实它是艾灸中的一个重要的计量单位,每点燃一个艾炷实施一次艾灸称为灸了一壮。通常要根据具体的施灸对象情况来决定。古代艾灸书籍中经常会看到一些病的治疗,一个穴位就要灸五百壮,这么多的壮数可以理解为分多次积累达到的数量,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连续灸几百壮,是发挥长时间施加刺激,达到灸到病灶部位的目的。如窦材在治疗久患脾疟时,要求灸命关500壮。
那么古代的一壮艾柱有大呢?古代的艾柱都是用手拿艾绒捏出来的,一壮的量很少,比现在卖的艾条,艾壮要小。大小如上图。上图是现代仿制古代的,实陆上古代的艾壮要小一点。
致抑郁者的话
曾经在一些抑郁症话题中看到,众多抑郁者有太多消极情绪,尽管有很多人来开导他们,他们自己也有专门的圈子来互相慰籍,但仿佛抑郁的阴魂缭绕他们不散,无论如何谁来开导都无济于事。使人无不感慨情志对人的伤害这样深远,关键它还是无形的。
尽管抑郁者多半由生活和工作压力或不良事件所致,这其中包括了贫困,债务,责罚和突发性变故伤害等。但发生抑郁的基础,其实与体质和人生观有关。好比一个流浪汉,因为没有工作没有收入,他很可能存在常人无法比拟的生存压力,为了活着,他又不得不靠捡垃圾吃来维持生命,并有可能承受病害的风险,但流浪汉并不一定抑郁。
当然,现代很多方面的研究往往着重于精神因素的影响去看待郁闷问题。但事实上,受到同样一件事伤害的两个人,很可能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如同样手头不宽裕的人都不见了十万块,有的人抑郁了,有的人却丁点事也没有,让人直呼心大!
可见,事件影响导致的精神问题只是一个外因。而很多研究忽略了内因,已经偏离了人体这一基础而就事论事。更多的去探讨身外之事而忽略了抑郁者的体质问题。
抑郁证本身不一定是精神病,与抑郁者的身体往往有病或体弱多病。抑郁只是一种情志,它会影响我们的身体而使我们反过来继续得病。而导致抑郁的一个重要是因素是身体缺乏阳气,阳气不足身体素寒,手脚不温,人不想活动,不想出门,更不想说话,阳气足则机体活动活跃,人爱动,爱讲话,喜欢出去活动。现实中,很多身体好的人性格都比较乐观。所谓“坚强”不但与意志有关,核心还在于体质。
基于此,不难看出,体质是导致抑郁阴魂不散的基础。增强体质应当成为抵抗抑郁的防火墙。从阴阳角度看,抑郁是负面情绪,是阴的,抑郁者的音容笑貌没有阳气和活力,阴气太重,往往低沉。身体要防范这种阴寒之气的伤害,只能增强阳气的生发,以此冲消。而阳气的来源当然是良好的饮食起居习惯,良好的脾胃功能来吸收水谷精华。当然,晒太阳也是一种补充的方法。说重点,补充阳气,从强脾胃开始。所以我们看到的大多数抑郁者的脾胃功能均不好,人多消瘦。好比红楼梦的林黛玉,思忧体虚,瀛弱多病,这是典型的抑郁症体现。
当然,抑郁症与活动环境有关,面对的空间越开阔,视野越广宽,心胸越宏达,农民几乎没有抑郁症,因为广阔的田野扩展了他们的胸怀。旅游者爱好者有多情的因子,善感的基因,但他们少有抑郁。同样,多彩的世界,广阔的自然冲淡了他们对人生的思虑。唯独,倦缩在网落角落中的人,有说不清的虚无,虽然网络给予知识,同样通达世界,并诉说情感,但它并没有真实的阳光,没有真实的景致。如梦如幻,让人神离。
阳光,空气,旷野,鲜活的世界,还有阳气充盈的体质,这些东西抑郁症者有所欠缺,他们往往不敢也不愿走出去。只有走出自己狭隘的空间,学会改变,增强体质,拥抱生活,才会发现人生多美好!
细说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与膀胱息息相关,学习此经,须知膀胱。
膀胱又叫州都之官,这个官名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灵兰秘典论,其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 矣。
明代医学家张景岳解释说“膀胱位居最下,三焦水液所归,是同都会之地,故曰州都之官。
从自然规律看,水往低处走,择东而行。套到人体上道理也一样,人的身体上为北下为南,面为西,背为东,水必然往下走,然后从背气化。形成一个循环。下方将水储藏起来就是膀胱,膀胱气化的路线就是膀胱经。
这个储水之地有点像湖泊,管理水调整水,有点像州都的管理者,不断地储水蒸发,又不断地将没用的水放掉一点。简而言之得阳气而化,满而疏泄。
膀胱的水从哪里来?
实际上人体的水全部来自外界,一是空气中的水气,二是饮用水,三是食物中的水。水气直接入肺,也能通过皮表渗透,饮用水和食物水直接入胃(入胃后有一个水谷消化处理过程后才到达膀胱,后述)只不过就体内而然,水有两种渠道进入膀胱,第一种是从三焦网路渗透下来,还有一个就是通过解剖学讲的输尿管,从肾脏流进来。
流进膀胱的水会被怎么处理?
一是气化,二是排掉。膀胱里的水量主要还是从肾而来,几乎是被肾气化过的二次水。肾水是来自肺脏,肺的水下达到肾脏以后,因肾跟小肠靠在一起,水在上面,火在下面烧,肾的水就会气化,气化后会进入所谓命门的地方。这个水很热,因为小肠不断的加热,水进入命门以后,水跟肾的营养,就顺着督脉,一路跑到脑部,这是第一次的气化,蒸发了还有残渣水,残渣水会从肾脏经过输尿管再给膀胱,进入膀胱以后,还有好的营养在里面,会再气化第二次。
第二次气化以后,水去了哪?
一部分变成没用的尿液排了出去。另一部分则上升至肝部,是通过三焦油网进入肝脏。进入肝脏以后,会帮助肝脏的代谢。代谢出来有废物,就进入胆,所以胆汁等于是肝脏排出去的大便浊物,排出去后再给身体里面消化再送给全身。
膀胱气化水的过程如何?
正常人的膀胱约有400cc的容积。当水在膀胱里面累积时,由于膀胱是紧贴着小肠,受小肠热量作用,水气蒸发,整膀胱如热气球上升。因为这种受热托升作用,正常人就不感觉到膀胱很重。当膀胱水和水气充满400cc的容积,人就会感到胀,就会去小便。因为膀胱气化中的水是温热的,里面有蒸气,有蒸气就会产生压力,人就能顺利地把尿排出去,排出的尿是带有蒸汽的。
所以膀胱的气化之力就是来自小肠的阳气。小肠火力足,则膀胱气化顺利!如果小肠的火不够,膀胱的水就没有气化,变成冷水在里面,排出来的尿是冷的。而且水不气化,积重在下,这个时候人感觉很胀很急,变成频尿。因此,尿频不是括约肌的问题,是膀胱不力的问题。时医只见基形,不知其义。
从这个道理出发,要解决尿频的问题,还得加强小肠的火力。把坏的水排掉,好的水气化出来让身体受用。因此有很多人艾灸关元,中极,神厥来加强火力。
足太阳膀胱经一共有六十七个穴道。整个路线的上下贯穿人体背面,穴位更是遍布人体正背面。从体层位置的阳气表现来看,属于太阳经的范围。以足太阳膀胱命名可见其路线之长,阳气之盛,涉及体表面之广。因此足太阳膀胱经与外感病邪息息相关。一旦伤寒,寒气束表,则膀胱经会先感知出来,其所涉范围出现酸痛症状。
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为什么是向下的?
该经起于内眼角睛明穴,止于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整个路线向下走。这条路线经过的区域虽然阳气最盛,但水气也很盛,化气出表之水为汗,不化之水则带着热量下行到膀胱。在小肠之火作用下再次进行气化。这个过程始终是阳气在主导水的运行,膀胱并非天生的智能水处理器。从水的特性看,足太阳膀胱经的走向向下是因这一特性所决定。所以中医有“太阳寒水”一说。
足太阳膀胱一旦受病,水循环出了问题,不但表现出表闭,体痛,而且也有小便不利的情况。
赤小豆茯苓汤
【别名】 赤苓散、赤小豆散
【处方】 赤小豆30枚,茯苓6铢,瓜蒂4铢,雄黄2铢,甘草半两(炙),女萎4铢。
【制法】 上切。以水3升,煮小豆、茯苓,取8合汁,捣后四药为散。
【功能主治】 黑疸,身体及大便正黑。久黄疸。
【用法用量】 赤苓散(《千金翼》卷十八)、赤小豆散(《圣惠》卷五十五)。
【注意】 忌大醋、海藻、菘菜。
【摘录】 《外台》卷四引《深师方》
赤小豆饭
【处方】 赤小豆1升。
【功能主治】 健脾胃,消水肿。主水气肿胀。
【用法用量】 以东行花桑枝,烧灰1升,淋汁,煮饭食之。
【摘录】 方出《本草纲目》卷二十四引《梅师方》,名见《增补内经拾遗》卷三
排脓血,除湿热。主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
赤小豆当归散
【别名】 赤小豆散、当归赤小豆散、赤小豆汤、赤豆当归汤
【处方】 赤小豆3升(浸令芽出,晒干),当归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排脓血,除湿热。主伤寒狐惑;下血,先血后便;肠痈便脓。
【用法用量】 赤小豆散(《医心方》卷十二引《小品方》)、当归赤小豆散(《三因》卷九)、赤小豆汤(《嵩崖尊生》卷八)、赤豆当归汤(《中国医学大辞典》)。本方方名,《玉机微义》引作“赤豆当归散”。方中当归用量原缺,据《千金》补。
【各家论述】 ①《金匮玉函经二注》:凡脉数则发热而烦。此热在血,不在荣卫,故不发热,但微烦尔。汗出者,以血病不与卫和,血病则恶烦,故欲默,卫不和则阳陷,故欲卧;腠理因开而津液泄也。3-4日目赤如鸠眼者,热血循脉炎上,注见于目也;7-8日目四眦黑者,其血凝蓄,则色变成黑也。若能食脓已成者,湿热之邪散漫,则毒血流,伤其中和之气不清,故不能食;若能食,可知其毒血已结成脓,胃气无扰,故能食也。用赤豆、当归治者,其赤小豆能消热毒,散恶血,除烦排脓,补血脉,用之为君;当归补血、生新去陈为佐;浆水味酸,解热疗烦,入血为辅使也。②《沈注金匮要略》:用赤小豆去湿清热,而解毒排脓;当归活血养正,以驱血中之风;浆水属阴,引归、豆入阴,驱邪为使。斯治风湿流于肠胃而设,非狐惑之方也。③《千金方衍义》:方以赤小豆清热利水,且浸令芽出,以发越蕴积之毒,佐当归司经血之权,使不致于散漫也。至于先便后血亦主,此方以清小肠流入大肠热毒之源,见证虽异,而主治则同也。
【临床应用】 赤小豆当归散治疗近血《中国肛肠病杂志》(1987;7:43)用赤小豆当归散治疗因内痔、肛裂、息肉而便后出血32例,有效率为96%。
【摘录】 《金匮》卷上
猛男神方鹿肾丸
处方:鱼鳔120g,怀牛膝90g,虎骨6g,鹿肾180g,金樱子30g,核桃仁、枸杞子各120g,当归、莲须各60g,元桂15g,五味子30g,破故纸、麦冬、续断各60g,酒地120g,山药、山萸肉各60g,丹皮30g,茯苓、牛膝各45g,巴戟天、芡实、黄芪各90g,覆盆子120g,生龙骨60g,鹿茸30g,首乌150g,旱莲草90g,车前子、韭子各30g。
用法: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次9g,淡盐水送服。连服十天为一个疗程。
功能:本方具有强健身体,充阳益火,滋阴固肾之功。主治阳痿、早泄腰酸膝软等症。孕妇忌服。
疗效:临床应用本方治疗无数例,一般服药十剂见效,三十剂根治。百治百愈,疗效显著。随访多年未见复发。
(0)

相关推荐

  • 临床常用经验方三十八(下)

    二十一.慢性支气管炎方 方药及用法:麻黄4克,杏仁8克,甘草4克,法半夏9克,陈皮6克,茯苓10克,当归9克,熟地12克.水煎分2次温服. 二十二.荨麻疹方 方药及用法:麻黄4克,连翘12克,大黄4克 ...

  •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5个治疗骨质增生的外用方,个个有来头,有一个是内服的

  •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

    [活血破瘀.温通经络.消瘤散结的外敷方]#输卵管不通# 莪术50g三棱50g当归尾 100g 艾叶 50g白芷50g皂角刺 50g 血竭 50g地鳖虫 50g没药 30g透骨草 100g 红花 30g ...

  •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

    颈椎病常用食疗方 颈椎病患者在进行食疗时,主要遵循软坚散结.舒筋止痛的原则,按照发病情况及疾病分型的不同予以配方.     1.复方红花酒     原料:红花20g,当归尾15g,赤芍15g,川芎15 ...

  • 《金匮要略》之106方总结应用《完》

    麦门冬汤 麦门冬 半夏 甘草 粳米 大枣 主治:1.虚热肺痿.咳嗽气喘,咽喉不利,咯痰不爽,或咳唾涎沫,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虚数. 2.胃阴不足证.呕吐,纳少,呃逆,口渴咽干,舌红少苔,脉虚 ...

  • 老人尿不畅,参考一下这个方

    I导读: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临床常见病,作者以清·沈尧封所撰<女科辑要>之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本病,取得了满意疗效. 补气通脬饮加味治疗老年性癃闭 作者/嵇明亚 老年性癃闭是一种以小便涓滴不利或 ...

  • 万方论文网_核心期刊目录

    医药.卫生 R 综合性医药卫生 1.中华医学杂志 2.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3.学报(改名为:医学争鸣)   4.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5.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6.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7.解放军医学杂志 8. ...

  • 一个外用方,治疗慢性鼻窦炎

    I导读:作者应用苍耳子散原方内服作外治法,比内服简便经济,收效快,疗效高.临床值得一试. 苍耳子散外治慢性鼻窦炎 作者/黄宗勖 刘××,男,32岁,干部. 患者自诉: 在初中求学时即患慢性鼻窦炎,十余 ...

  •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

    治疗心力衰竭,方选五苓散合补阳还五汤或者真武汤! 治疗心力衰竭,首先要弄清楚患者是左心衰,还是右心衰?这个要了解二者的区别,再根据症状,选用选用五苓散合它方,或者真武汤. 一.左右心衰的区别. 心力衰 ...

  • 国医大师肖少卿:常用配穴主治方49类,涵盖100多种病症经验配穴

    大家好,我是九选艾的小九老师. 相信很多灸友日常艾灸中最困惑的就是关于配穴的问题,什么病灸什么穴位?当然,最好还是需要专业中医师详细辩证以后,方能给予有效合理的配穴方案. 前几日,朋友赠我一本国医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