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草书与唐代草书之比较

书画之艺2020-04-26 18:50:34

学书法的人都知道,草书应该从王羲之的《十七帖》,智永《千字文》、孙过庭的《书谱》入手,米芾说草书若不晋人格徒从下品,草书的传承怎样,究竟魏晋唐宋各自的好处和差别在那里,学书者未必真正看得清楚,往往后人只重优点,而忽略其不足。只是约略笼统的概念印象,反正都是推荐的名帖,都是最好的,怎么练什么都行,怎样走下去都对,有时把弱的地方当优点继承。练成一种习气的东西,每况越下,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双胞胎还有不似的地方,何况是传承了几代的东西,理解不到位,探索实践功力不到位,就会造成以讹传讹,说不定最初一只蝴蝶最后会传成一头大象。所以学东西还要仔细辨析和体会原头的东西,这就是穷追末学一生,到头来永远有一种找不着皮象之感。

唐宋以来,《十七帖》一直作为学习草书的无上范本,被书家奉为“书中龙象”。它在草书中的地位可以相当于行书中的《怀仁集王羲之书圣教序》。《十七帖》风格冲和典雅,不激不厉,而风规自远,绝无一般草书狂怪怒张之习,透出一种中正平和的气象。南宋朱熹说:“玩其笔意,从容衍裕,而气象超然,不与法缚,不求法脱,其所谓一一从自己胸襟流出者。”全帖行行分明,但左右之间字势相顾;字与字之间偶有牵带,但以断为主,形断神续,行气贯通;字形大小、疏密错落有致,真所谓“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 《十七帖》用笔方圆并用,寓方于圆,藏折于转,而圆转处,含刚健于婀娜之中,行遒劲于婉媚之内,外标冲融而内含清刚,简洁练达而动静得宜,这些可以说是习草者必须领略的境界与法门。愚以为实际的练习中,要想真正体会王羲之纵逸书风特点,还要结合王羲之行草书手札的练习。

《智永千字文》楷书冲和俊秀,草书连带自如、圆劲流畅而又不失规范,深得王羲之三味。 乐安薛氏云:“智永妙传家法,为隋唐间学书者宗匠”;都穆《寓意编》云:“智永真草千文真迹,气韵飞动,优入神品,为天下法书第一”;解缙云“智永瑶台雪鹤,高标出群”:(唐)张怀瓘《书断》云:“智永师远祖逸少(逸少,王羲之字),历纪专精,摄齐升堂,真、草惟命。夷途良辔,大海安波,微尚有道(有道,书法家)之风,半得右军(右军,指王羲之)之肉。兼能诸体,於草最优。气调下於欧(欧阳询)、虞(虞世南),精熟过于羊(羊欣)、薄(薄绍之)”。

张怀瓘将古今善书法者分成三品:神品、妙品、能品。智永的行书入能品,隶书、章草、草书皆入妙品。可见智永书法成就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 如李嗣真的《书后品》就认为“智永精熟过人,惜无奇态”。对此,苏轼《东坡题跋》另有一说:“永禅师书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返造疏淡。如观陶彭泽(陶渊明)诗,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已,乃识其奇趣”;苏轼又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 苏轼此说也确有一些道理。智永之志,确实不是独树一帜,而是要使乃祖书法流传于后世。

好的不须赘述,专看别人论其不足之处,张怀瓘评其半得右军之肉。也就是说只得到了王羲之笔法丰润之美的一半,后才只居妙品、能品之说,苏轼也说:“永禅师欲存王氏典型,以为百家法祖,故举用旧法,非不能出新意求变态也。然其意已逸於绳墨之外矣。云下欧、虞,殆非至论。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一个说出了智永继承上的不足,另一个提到了开拓上的不够,进而告诫“若复疑其临仿者,又在此论下矣”。就是说若不注重传承上偏差,会每况越下。细观智永草书结构较王规整、笔划迟缓丰庾,气息较王糜弱;圆笔多方笔少,格调无王羲之飘逸清丽。

《书谱》,唐代孙过庭撰并书。 草书, 分上、下卷。唐代窦臮虽有“千纸一类, 一字万同”之评,而明代王世贞称:“ 美璧微瑕, 故不能掩也。”历代习草者,多取为范本。    孙过庭草书,历代予以很高评价。唐张怀瓘《书断》云:“草书宪章二王,工于用笔,隽拔刚断,尚异好奇,凌越险阻,功用少而天才有余,真行之书亚于草矣。”王世贞云:“《书谱》浓润圆熟,几在山阴堂室。后复纵放,有渴猊游龙之势”。

《书谱》用笔破而愈完,纷而愈治,飘逸愈沉着,婀娜愈刚健。”然因过于圆熟,也得到“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细观《书谱》墨迹,孙过庭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所发扬、创新。《书谱》的墨色亦燥润参差,前半段以取妍,温雅流美;后半段燥笔居多,“若柘槎架险,巨石当路”。其结构虽以平正为基调,但疏密聚散得宜,宽窄伸缩有致,在参差错落的章法中,更见浑然天成之妙。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赞叹和推崇,其中以孙承泽说得最为公允,他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掉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

前人评孙过庭草书“闾阎之风,千纸一类,一字万同”。闾阎之风就是说格调有普市井习气,格调不高只个妙品。千纸一类是说其变化不多,观书谱虽方圆兼备八面俱到,但其用笔点短划较多,用笔不如王羲之行书手札笔划气息绵长圆润,启功也说是多鲠之鱼。所以我们学书要避其短处学其长处,方能日趋精进。此是临摹学习的取舍之道也是继承弘扬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