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偿献血成己达人,见证坚持的力量

糜不有初,鲜克有终。这是我高中语文老师迟老师送给我们班的毕业赠言。他说这句话的本义是提醒我们,人的一生会做很多尝试和挑战,但是能坚持下来养成习惯的非常的少。30多年来,我常常用这句话检视自己的行为,发现真的如此,能一直坚持下来的事儿很少。但令人欣慰的是,有些事儿,虽然未能坚持到底,但哪怕只有几年的时间,也能在某个阶段取得一定的成就。

9月12日,山东卫视《齐鲁先锋》节目播放了我的专题片《姜洪雷:躬身笃行,成己达人》,片子里讲了我最近坚持做的几件事,事儿本平常,人人皆可为之,但我之所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只是我比别人做得更执着一些,这也见证了坚持的力量。

这个5分钟的片子主要讲了我做的三件事,献血、跑步、党课,同时还制作了一个10分钟版本的,内容翔实一些,还多了一项写作。片子的题目是《躬身笃行,成己达人》。这个题目是我想出来的,本意是先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儿,自己从中受益,“成就更好的自己”,然后“达人”,影响带动身边的人参与进来,让他们也从中受益。因为自己教师的身份,达人的主要对象是学生(也有同事和朋友),个人所做所为与人才培养结合起来,就变成了一种师者行为,而不仅仅是个人的爱好。成就自己与培养学生结合起来,让自己做这些事儿有了更强的底气。

今天先谈谈献血。

我的献血这是最让大家佩服的行为。眼看着血从自己的身体流出,每个人会有本能的恐惧感,克服这份恐惧并不容易。献血是否会损害身体健康?也有很多顾虑。献血无偿,用血有偿,更有很多误解。由此种种原因,导致献血者寥寥,总人口占比不过百分之几。多数人不了解,远观,看到的是表面的数字、57次,22400毫升,相当于4个多成年人的血液总量,这个数字对于不熟悉献血圈子的人来说,是挺震撼的。所以,大家会敬佩,但未必会追随。

但在我们献血圈里,不说献血状元房泽岸,单说献血小子贾增光,比我年轻十七八岁,献血次数和数量都碾压我。而年轻后生张晓岗,不过两三年的时间,已经超过1万毫升,未来的成就将远远超过我。

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没有。外行,看到的是表面的热闹。

 个人的坚持

累积到这个献血量,也不容易,靠的是坚持。坚持的过程也不是连贯的。并非如片子中用词“坚持献血26年”,准确表达是:“26年前献过血,现在仍在坚持”。

1993年大学阶段第一次献血200ml之后,直到8年后才有第二次献血,当时是在泉城广场遇见了献血车,看到车上的标语说O型血很紧张,就上去了,后来,如果遇到献血车且自己方便,就上车去献血。没有刻意去找献血车。

献血时肯定不会想到要回报,需要回报意味着自己或家人遇到危险。没过多久,2009年抢救我母亲时用上了。母亲没能抢救过来,但没有耽误用血。悲伤遗憾之后是慰藉。处理完后事,回济南后到山东省血液中心,用自己献过的13个单位的血报销了2000多元的用血费用。由此更加认识到血液的宝贵,从被动变为主动找献血车,献血次数也明显增加了。到2014年后,基本摸清了献血车的位置和出现规律,每年2次,连贯起来了。

2017年开始捐献血小板,走上了快速化轨道,2018年22次,接近极限量。成为一种习惯和强制的目标。在这个领域,深入了解和投入还是太晚了,要是早知道有献血小板这事儿,要是有人能及早引导,贡献量会大的多。而余生奉献热血的时间也不多了,到最高年龄60岁,还有15年,如果坚持到底,献血量可以达到10万+。无偿献血,收获内心的一份安慰,也能救人,这事儿,个人必须需坚持。

  达人的途径

献血之“达人”有三层含义,一是所捐血液会帮助到别人;第二层含义是动员别人献血,一个人献血容易,动员别人献血不容易;第三层含义是让自己动员的人通过献血行为达到自我的认同和情感的升华。

前20年献血13次,都是一个人默默做,献血证自己收藏起来,偶尔拿出来整理一下,一本本鲜红的献血证摆在眼前,为自己的善行义举感到自豪。但献血这事儿没有跟别人讲起过,QQ动态也没发过。不为人知,不想被人知,怕打扰了别人的生活,这大概是当时的心态。后来终于突破了自我,开始逐步做一些献血宣传工作。仔细梳理了一下,还是动了不少脑筋,找了不少途径。

途径1,独自呢喃

2014年9月27日,朋友圈转发了新京报《媒目“拼血”背后凸显血荒现实》,“是爷们撸一把袖子,献一次热血,就没有血荒了。说大道理的人多,践行大道理的人少。”这条朋友圈无人点赞。但这是我第一次在个人空间做献血宣传。由此从一个献血者变成了献血的宣传者。

2016年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第一次在朋友圈晒个人献血。

今天刚知道614是世界献血日。

第一本献血证是1993年学生时代的。从热血青年到中年,17个本子见证了付出,也数出了亏欠(每年2次的话,还欠28次)。

在有余力的时候不要吝惜,人总有困难需要别人相助的时候。回报也许在不经意的时刻。

这条朋友圈,收获64个赞,还有十几条留言评论。

2016年11月11日,光棍节,这次是献血后晒圈儿。

“一天两次出血。一次在凌晨,明明剁着了手,却有些心疼,数量是4打头的。一次在上午,这次真的手疼了,数量也是4打头的。”

这条朋友圈也有65个赞和十几条留言,有献血者跟我互动了。

此后,献血后的发圈互动就多起来了。

2017年11月18日:

第一次机采血小板,感觉很好。

干净整洁的场地,和蔼可亲专业敬业的工作人员[微笑],彼此熟悉的献血者[强](我是新人),还有交通补助,提前预约还有免费盒饭[鼓掌]。

时间稍微长点儿,来去加上检验,加上采集的75分钟。刚好一上午。

献血志愿者把这里作为一个选项吧!别总图省事上采血车了。[鼓掌][鼓掌]

独自呢喃有一些成效,但带动作用不大。大家可以为你点赞,但不一定会追随你。

途径2 直接带动

开始进入血小板领域后,认识到血小板的巨大价值和稀缺性,宣传献血的意愿就更强烈了。第二次去献血小板,跟陈元峰科长交流。他提到,大学城的献血屋将重新启用,专门用于机采血小板。1月16日,献血屋正式启用,我成为了献血屋的首批血小板捐献者。为了能招募跟多的献血者,我把相关的信息在化工教师群、工大健跑团群和长清跑团群里发了一下,于是娄峰、崔灏、李显、张敬佐、房士敏几位老师来了。李连营、段义峰、季玲、安磊、韩长波、赵园园等跑友也陆续来了。献血屋在广大朋友们的支持下顺利开张了。

途径3 撰文发动

2018年春节前认真写了一篇文章《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总结了自己对于公益的思考,提出了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明确提出自己要把个人奉献的重点转移到捐献血小板上,也提出要把推广服务无偿献血作为2018年主要公益行动。又写了一篇《小板大爱,说说机采血小板》,站在一个献血者的角度上,以我问我答的方式去讲解机采血小板的知识,劝导读者来捐献血小板。

后来,这一类的文章多了起来,只要有活动,有感受,就及时抒发,通过公众号传播。累计至今,有20多篇,十几万字之多。这些文章推送给学生阅读,对于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有积极的作用。2018年8月,一篇《空荡荡的献血屋,人满为患的医院》引起采供血系统的共鸣,由此成为《山东献血报》的专栏作者,至今已撰文十余篇。2019年初,通过征文活动,汇编《大学城献血屋的故事》,记录这一年的光辉岁月。

途径4 志愿服务

3月份,学雷锋活动月,3月15日,成立了化工学院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这也是我跟老陈酝酿已久的计划。我以《我与献血的缘分》作为主题,讲了二十几年前自己献血的事儿,讲了20多年前组织献血的事儿以及后来自己更多的参与献血的事儿,讲到化工学院与献血的缘分,落脚点是动员同学们参与到志愿服务和无偿献血队伍中来。很快,很多志愿者转为献血者,而且带动了很多学生来献血,3月份,大学城献血屋的工作进入正轨。

我预见到这支队伍会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为献血屋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也培养锻炼了一批学生。队长许福林是全校学生的优秀代表,由原先的不善言辞变为侃侃而谈,且能组织队伍,开展活动,撰写文字,这就是我期待他们成为的样子。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他这个样子,这也是我的遗憾。

途径5 典型带动

我的高中同学马仁山获评“齐鲁最美青年”,我写了篇文章《跟着小马哥做公益》,讲到在他的影响下,我开始跑马拉松,开始献血小板,开始做献血的宣传的前因后果。并带着志愿者去参加这样一场“齐鲁最美青年”发布会,让同学们近距离地感知榜样的力量,是难得的教育资源。我们一起穿上了献血志愿者的红马甲,整齐划一地坐在观众席上。当摄像机扫过,同学们都积极地回应。这是公益的荣耀,是工大的荣耀。

在这次盛会上,我讲了追随者的故事:

大家好,我是来自齐鲁工业大学的姜洪雷,追随着小马哥同学的脚步,我开始跑马拉松,并成立了工大健跑团;我定期捐献血小板,并成立了无偿献血志愿服务队。截至目前,发展志愿者52名,招募固定献血者150名。欢迎更多的爱心人士加入我们队伍。

11月份,更厉害的先进典型房泽岸到我们学校做宣传宣讲。主题定为国防教育及公益榜样分享会。后来他还在学生中组织了征文活动,评选了奖项,我们又一起组织了颁奖和座谈会,他对于工大学子的影响更大。

途径6 课堂宣传

献血仅仅是公益吗?它可以成为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德融课堂,这是学校的要求,献血宣传推广也是德育,只要把握好度,就不是问题。当把道理想通之后,我的思想解放了。主动在课堂上渗透献血宣传。先是在通选课《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课上,讲了我的公益三主张,这个推广就比较弱,仅仅带动了几个学生去。

4月12日,2018第一期高级班党课,我再次抛出了自己的三个公益主张。其中献血主要讲的是机采血小板,刚好化工学院志愿者服务队的负责人许福林刚好也是这批学员之一,他介绍了他们开展志愿服务的情况,为献血队伍和志愿服务队伍招揽人员。课下作业推荐同学阅读《2018,我的公益新主张》《说说机采血小板》等等。还是很见成效,献血屋反馈的消息,那段时间加了不少人,其中就有夏斌、郇靖等。

后来的跑步课也如法炮制,效果更好。因为选跑步课的很多同学早就是我的粉丝,跟我跑步,也跟我献血,如王烨、王孝涛等人。所以课上推介也不遮遮掩掩,直接下动员令了,但只是动员,不能纳入考核内容,这是底线。期间还请夏斌来讲过一次课,他是上一期党课学员,受启发跑步,献血,一发不可收,“努力地优秀,骄傲地生活”成为他的座右铭。他也分享了他的献血故事,跑步课后,自然又有新人加入板友队伍。

途径7 校园献血

5月份也是常规的校园采血的时间。按我的想法,我的献血促进活动主要围绕着大学城献血屋展开,至于献全血,由其他的人或协会去组织就好了。但王主任非常想让我们这个献血服务队来组织这一次的大规模献血活动,推脱不掉,就承担下来。学院团委在校团委的指导下和其他学院团委的支持帮助下,带着志愿服务队出色地完成了这次采集工作。他们科学谋划,精心组织策划了一系列主宣传活动。举办了“热血青春---无偿献血宣讲进校园” 主题报告,在“易班”平台开启无偿献血预报名系统,在校园发放无偿献血宣传手册,并在学院公众号发布志愿者服务掠影等,线上线下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将无偿献血的精神传递到校园的每个角落。这次共有799名师生参与献血,献血量264000毫升。此外,还有50多名师生到大学城献血屋采集血小板,单次献血的人数和数量都创了历史新高。校园献血活动也推动了机采血小板工作。

11月份的采血活动也算顺利。

途径8 活动推动

6月对于献血者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日子,6月14日世界献血者日,这一天,开展了校内宣传活动。并在毕业马拉松中融入了献血的元素,跑步活动的总主题定为“热血青春 铭记工大 健跑人生”。跑步跟献血做一些互动,这也是在健跑文化建设中一直考虑的一个主题,健跑与公益的结合,是我们设计活动的一般的思路。让血液中心提供了一批献血纪念衫,我们组织了一支热血青春跑团参加马拉松接力跑,同时志愿者在现场开展献血宣传活动,也将省血液中心列入了赞助单位之一,邀请樊冰作为嘉宾参加了活动。跑步队伍由6人组成,我,王烨,王洪蕾,还有化工的3个同学,李傲霜、何鹏兵和李世超,我跑第一棒,最终我们跑完的配速是520,一个有爱的数字,这是巧合,也是天意。

跑步与献血的深度结合是济南马拉松。因为大学城献血屋最初的队伍就是由几名跑者建立起来的,在献血者中建立跑团,定名“齐鲁热血跑团”,并在济南马拉松赛就可以亮相,又开辟了献血者展示自我,宣传无偿献血的一个载体和平台。在省血液中心的支持下,在宋成等校友的帮助下,设计了团徽团旗,定制了团服,确定了跑团的宗旨“我们跑步,跑出健康身体 我们献血,献出大爱人生”。跑团的口号“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

当天的新闻是这样说的:

9月23日,济南马拉松赛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跑者,他们身穿红色的T恤。背后印着“齐鲁热血跑团”,胸前印着“每一个献血者都是英雄”。表明他们的身份都是献血者。今天有50多位成员,在济南马拉松赛场上,用矫健的身姿,轻盈的脚步展示他们的健康,召唤更多的人加入献血者的队伍。

在这个队伍中,有献血超过200多次的资深献血者,也有刚刚加入献血队伍的青年学生。秉承对于公益事业的热爱,他们走到一起。齐鲁热血跑团团长、齐鲁工业大学教师姜洪雷介绍说,成立这个跑团的初衷是:动员献血者来跑步,让献血者更健康,吸引跑步者来献血,让跑步者做公益。跑步与献血相结合,也凸显了健康的理念,凸显了公益的力量。“我跑步,我健康,我献血,我快乐”成为跑团成员的共识。跑团成立短短一周时间,就招募会员100多人,下一步,齐鲁热血跑团还将在全省范围内的跑者中和献血者中进行发动,吸引更多的人加入跑步队伍,参与到无偿献血事业中来。

途径9 特别事件

5月底,还有一件事儿对同学们触动很大。来自化工学院的郭同学,也是这一批党课学员,她母亲在济南住院治疗,急用B型血小板,但供应非常紧张,情急之下,她找到了我们,请献血屋的工作人员帮忙。献血屋这边也做了积极的沟通,让她母亲很快用上了,为了补充这一个血库,我们也在化工学院群和党课学员群里做了动员,得到同学们的积极的回应,也很快的把B型血的血小板补满仓了,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供血的压力,好事儿办成了更多好的事儿。而这一件事儿,让同学们认识到了血小板的价值,也认识到需求就在我们身边,新招募了板,并且大家都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和力量。唯有亲身体验,方能触及灵魂。

后来,这样的事情发生在大学城的其他高校有几次,身边的师生需要用血,刺激大学城的师生加入进来,献血服务队及时跟进做宣传发动工作,对献血队伍的扩张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途径10  媒体宣传

因为献血上媒体,第一次是在3月3日,献血屋正式启用的新闻,上了生活日报济南头条,配发了我的照片,享受了第一次上头条的感觉。抓紧发了一个朋友圈,目的不是炫耀,而是宣传。

后来,这种情况就很普通了。2018年6月14日,省血液中心的公益宣传栏,最终把我定位“公益书记”。同日,生活日报有一期专版,介绍一些献血者,我是其中之一,后来文章发出来,叫《沉默的肩膀,有力的感召》。

12月,接到通知去山东音乐广播FM99.1录制一个献血的宣传节目,讲自己献血的故事。采访及交流的时间大约40分钟左右,播出时只剩下了不到5分钟分钟时间。这次录制的节目在山东音乐广播台播出了好长时间,声波飘到了省内的每个角落,偶尔有好久不联系的朋友微信里留言,说听到了我的声音很亲切,也很佩服我的举动。学校的微信和网站也转发了,有些老师见面后为我点赞。

今年4月,生活日报再次来访,网络版的题目是《爱献血,组跑团,带着学生黄河边上上课,这个“工大雷哥”有点忙》,纸媒的题目是《这个献血屋提供了济南1/6的血小板--带头者“工大雷哥”不近视献血达人,还是个“神仙级”老师》。反响不错。很快济南电视台也来凑热闹,晚上小么哥的节目中出现了我的跑步和献血的镜头。

今年6月13日,再次登上报纸,而且在山东省献血者日纪念大会上,专门制作了《美丽青春 热血工大》专题片,介绍献血服务队的事迹。我参与了现场的互动,接受主持人的访谈。跟马仁山先后登台,这次由台下来到了台上。这是宣传学校宣传献血的大好机会,我认真准备,讲得很好。

而这次山东卫视《齐鲁先锋》栏目播出的《姜洪雷:躬身笃行,成己达人》,再次讲解我的献血故事,则是更高规格的宣传和认可。

26年的献血者,5年的献血宣传者,我在路上,为着成己达人的理想,继续见证坚持的力量。正如10分钟专题片的结语说的:

努力工作,积极生活,才是对这个世界最热烈的表白。“工大洪哥”,将写作、跑步、献血活动改编为实施思政教育的创新载体,把思政工作落在实处,真正做好青年学生的“知心人”和“引路人”。他坚信,每个人点亮一根小小的火柴,这个世界就会充满光明。

这大概就是我想要的样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