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300分以下的考生近18万,庞大的低分群体说明了一个问题

高考结束已经有一段时间,每个考生的命运基本已尘埃落定。
2020年河南省高考依旧创下了历史新高,总共有115万人参与高考考试,仅理科600分以上的人便达4万多人,在感叹河南省考生厉害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了河南省最低分的考生同样也是最多的。
研究人员根据多项数据推测出,河南省300分以下的考生在17万以上。
如此大规模的低分现象背后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是智商问题还是教育质量的问题?
首先智商问题基本可以排除,不可能十几万人同时有智商问题,绝大多数人的智商在正常范围内。
那会是教育质量的问题吗?显然也不是,高考中送分的基础分数就远远超过这个数了,学生只要稍微用点心,记住这些基本知识,考试的时候认真一点,考300分绰绰有余。
那么这样的结果只能证明:我们的孩子不愿意学习。
孩子厌学算是我们当下的民族特色,因为大环境使然孩子从进入小学时,起跑线之争就开始了。很多孩子的童年被严苛控制,学校的功课、培训班、各种习题充斥满了他们原本应该轻松的童年。
父母的高焦虑高期待统统转化成了对孩子的高压、高控,这种负面情绪导致孩子本能的将痛苦和学习联系在了一起。
不停地考试,不停地做功课,面对父母阴晴不定的情绪,学习成为人生最痛苦无趣的事情。
随着时间推移,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自我意识大增,他们逐渐开始对父母的掌控不满。很多孩子对学业有自己的看法,或者在父母的管控下,虽然他们明知道自己不学习毁掉的是自己的前途,但就是想要用这样方式报复父母,以求在小范围内为自己的人生做主。
《以家人之名》里齐明月为了逃避母亲强迫她上她不愿意去上的法学院,故意在高考中少答了两道大题。影视源于生活,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其实非常的多。
村上春树说:不是所有的鱼都要生活在同一片海里。同理也不是所有的孩子必须要上大学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不读大学并不意味着人生要完蛋,那些不愿意学习或者学不进去的孩子,父母应该支持孩子根据自身的特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路,学一门手艺技能,选择喜欢的行业,人生同样也能很精彩。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她自己,分数也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
精英教育的本质在于塑造孩子的性格,而不是唯分数论英雄。让孩子养成慷慨、乐观、坚韧的性格,将孩子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精力旺盛的人,这些比分数重要的多了。
就拿曾经的美国总统小布什和老布什举例,他们都不算好总统,在某一方面有特别优秀的才能,但他们就是看起来极其像领袖,只要他们一出现别人就会由衷的产生崇拜感。
所以如果孩子不愿意学习、不爱参加应试考试,何必去逼他走这一遭呢?两天四场的高考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像酷刑。
人生有很多条路通向成功,你的孩子只是更适合其他的路途。
临床心理学家杰伊,曾在其著作中公布了一项针对400位超级成功人士研究发现,他们当中的75%的人曾面临艰难无比的处境。
所以一次高考算得了什么呢?如果他们被塑造了相当有韧性的性格,即便高考失利他们的人生也不会因此失去希望。
现下高考的意义被过分地夸大,以至于很多父母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学习人生就无望了。
前面说过家长的焦虑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一个人观念标准的形成深受家长的影响,并根植于脑海。所以作为家长的你,如果总是用分数或者一两次失败来衡量孩子,那么十有八九你的孩子不会有太大的出息。
说起精英教育我们不得不提英美的私立学校。
这些学校之所以能够培养出大批优秀的人才,在于他们明白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和不擅长的事情,教育是找到孩子身上的那个闪光点,并将其潜能最大化。
这些学校关注的不仅仅是课堂、测试,而是为孩子们提供音乐、体育、戏剧等各种各样的社会活动,避免孩子机械学习,培养孩子们辩证看待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

反观我们为了应试教育提高分数,体育、音乐等课程被极度压缩,孩子连体验的机会都非常少,更别说激发这方面的潜能了。
可实际上这些才是孩子应该去探索的东西,艺术、音乐的意义在于他的多意性,能够培养孩子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保持孩子的创造力。而体育运动可以培养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以及团队协作。
其实没有孩子真正的讨厌学习,孩子天生对一切新鲜的事物充满好奇。他们不学习或者厌恶学习只是因为学习了错误的学科,以及父母等教育者用了错误的方式鞭策。
我们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形式太过单一死板,因材施教基本就是一句空话,没有给予不同的孩子相对应的教学需求,导致所有的孩子都挤在高考这一条桥上。
那些不适用这一规则的孩子,则成为了高考大军的陪跑者。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从来就不是一件轻轻松松的事情,教育研究者与政策的制定者真的应该在这个问题上多方面考虑。被应试教育大军刷掉的那些人中,很可能就有新一代的爱迪生、牛顿、贝多芬。
这不是玩笑,事实上那些不喜欢应试教育的人,在创新上的确要比很多应试教育的顺从者强得多,他们只是缺少合适的渠道机会去成长。
易中天老师曾批判我们教育把人的脑子要搞坏,因为评价标准就一条——成王败寇。
事实证明这样的标准的确不妥,未来的教育改革之路依旧任重而道远,但我们能探寻出一条合理的道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获得最优的成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