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期 | 且听惊雷:颜真卿《竹山堂连句》新证

作 者:张 焱

在上一期中,笔者讨论了《竹山堂连句》残石的性质。

参考阅读(点击可查看):

第312期 | 颜真卿《竹山堂连句》带来的新挑战

近日有学者告知十多年前网络中已有关于该残石的大规模讨论。笔者寻旧帖浏览一过,发现除了目鉴派和考据派之间的天然对立外,争议主要集中在该残石是否为钱泳所刻的《朴园帖》原石。如是,则该残石或许仅仅是故宫藏墨迹本经钱泳参己意优化所得,实不足珍;如否,则该残石大概率是据颜真卿真迹上石,且年代早于故宫墨本、《朴园帖》和《秋碧堂帖》。

▲  左:私人藏石本      右:清《朴园帖》

尽管两本石花区别明显,但反方认为无法排除是《朴园帖》石刻成后又经损泐所致。笔者在上期提出了残石“事”字中横不出头特征,并据此初步判断残石本年代较早,但无法否认的是,颜真卿部分碑刻如《勤礼碑》中也有“事”字出头的例子,且由于该残石久经损泐,该横两端是石花而非刻痕的结论,也难以得到反方的认可。在线下讨论中,双方依然各执己见,与十年前相比并无任何实质性进展。

为了进一步探明真相,笔者详尽对比了残石本和《朴园帖》的图像,发现了此前从未被提及,却具有重要考据价值的线索,再次撰文阐明,以供参考。在残石本左下“定”字右侧,有一似“卜”形的痕迹,观察原石可知,其竖笔为双刀法刻成,与周围划痕的区别明显,当是刻痕无疑。

以往学者大多将其视为划痕石花,除未详审刀法之外,应该也存在难以释读所造成的心理障碍。笔者以为,这是古人的误字符,与米芾《苕溪诗卷》中所用误字符形态相似,但标记原因并不相同,此处为格律不协,具体来说是“拗句未救”。

陆士修连句“巾折定因雨”,按古音为“平仄仄平仄”,第三字“定”出律导致犯拗,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对句第三字使用平声字进行弥补,即“拗救”,但或许是由于疏忽,对句第三字“宁”仍为仄声,导致拗句未救之误,参见王力先生《诗词格律十讲》等著作可知,这在唐代诗作中是非常少见的失误——以本诗为例,“支策晓云近”与“巾折定因雨”相似,第三字出律,但通过对句第三字“春”字进行了拗救,其它各句也均无出律之处。因此,在“定”字旁进行误字符标记在情理之中。

综合刻痕形态和格律分析可知,“卜”型痕记确为误字符号。《朴园帖》中则无此印记,如果说《朴园帖》刻成后,竟有人对出律处进行标记,实在是令人难以想象。合理的推论应该是:经过了诗赋取士考验的颜真卿眼里容不得沙子,记录诗文时对此出律处进行了标记,残石本保留了颜真卿墨迹原貌,《朴园帖》复刻时误将此痕迹当做石花,未作保留,足证两者并非一石。

事实上,详尽分析两本的细节,也可以得到类似结论,时间所限,不再展开。

总而言之,残石本保留了独有的误字符信息,应是最接近颜真卿原作的版本,绝非后人据故宫墨本修饰所得,具体为何部丛帖难以考证,上限接北宋《秘阁帖》真本,亦未可知。

《朴园帖》与残石本字体形态近似,但无误字符痕迹,当是据后者全本复刻。故宫藏墨本和《秋碧堂法帖》亦无此痕迹,且笔法冗浊,均为据拓本再次翻制之物。

( 完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