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清理“养老”短期金融产品,养老理财三大机遇和挑战?

最近关于养老和延迟退休的话题非常火爆,因为养老和延迟退休涉及到千家万户,更涉及到所有家庭的利益。

近日,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又明确表示,要清理不符合标准带有“养老”字样的短期金融产品。再一次将养老型理财产品引发大众的关注。

从目前来看,我国养老理财市场面临三大发展机遇但同时也是三大挑战:

第一,我国老龄化的来临以及延迟退休的制度安排,既对养老理财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遇,同时对养老理财的特殊性也是挑战

我国即将或者已经步入老年化社会,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25388万人,占总人口的18.1%。中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将在2060年占总人口近33%左右。有数据显示,到2050年全世界每5个人中有一位老人,中国每3个人中就有一位老年人,中国的老年人数量达到4.87亿,其中80岁以上老人高速增长预计达9700万人。

随着老年人口数量的增长,老年人对多元化养老方式的需求和财富管理的需求也日益提升。特别是即将延迟退休以后,老年人对理财和财富管理的需求会更加迫切,市场空间会更大。

近两年来,各银行纷纷推出针对老年人的养老理财产品自然是为了适应老龄化后有针对性地对老年人进行理财服务,并分享老年化社会的理财市场红利。但同时,如何真正为老年人提供专门的、有特点的养老理财金融服务,也面临巨大的挑战?

第二,我国养老理财由于缺乏明确的特殊监管规范,导致无论是理财机构还是购买者都难以划分养老理财与普通理财的区别和界限?

养老理财毕竟是针对特定群体的理财产品,具有明确的养老特性,那么,就需要明确养老理财到底标准是什么?特性是什么?监管规范是什么?与一般的银行理财和金融理财有什么区别?

目前已经明确的和需要明确的是两点:

一是银行养老理财产品仍然是理财产品,并不是储蓄产品。但对于普通的老年人却往往会忽略这一点,而且一些银行理财经理也往往会混淆这一点。

目前,养老理财产品的购买者、银行理财经理、财经媒体以及养老理财产品宣传,都强调的是养老理财产品的稳健性和风险程度低特征,让人很容易将银行养老理财产品与银行养老储蓄产品相混淆。

大多数养老理财需求是要求风险低的,甚至一些老年人对养老理财的要求就是保本。这将违背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这一理财本质特性。

这里就面临一个问题:养老理财是理财产品而不是储蓄产品,养老理财产品的低风险也不等于无风险,这对那些厌恶风险的老年理财者是一个大的挑战,同时也是对养老理财机构的挑战。

二是需要明确的是:银行养老理财产品与普通的银行低风险理财产品有什么本质的不同呢?是不是真的适合养老理财呢?

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到底应该有什么本质性的差异?这是一个市场难题,也是监管难题,从目前的情况看,各银行推出的养老理财产品具有三个重要的特征,即:养老理财周期较长,3—6年期限,普通理财产品的平均投资期限仅有185天;养老理财期限有灵活性的设计,理财期内有一定的开放期可以提取,但一些普通理财产品也有这种设计;养老理财产品的收益率相对较高,一般可以达到年化收益率4—6%,比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相对较高。

这三个特征似乎与养老的基本特征安全性并没有什么根本性的关联,到底养老理财产品从哪些方面进行设计和突破呢?

第三,目前我国各银行大力拓展养老理财产品,到底只是一个噱头还是有真正的养老理财特性?

目前似乎所有的银行都非常关注养老理财市场,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成立以后纷纷扎堆布局养老理财产品市场,根据普益标准最新的数据统计,截至2020年6月24日,今年已有15家银行发行了115款养老理财产品,而去年全年仅6家银行发行了152款养老型理财产品。在银行养老理财产品市场中,国有行的发行数量增加最明显。今年已发行的115款养老理财产品中,有35款是由国有银行理财子公司发行的。

从对银行的养老理财产品现状看,我国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发展之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一些养老理财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特征,也许仅仅是一种名目而已:

从目前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目标客户看,主要目标是有养老及长期投资需求,不满足于纯债产品收益、希望投资一定程度上参与权益市场的投资者。但这一条同样适用于所有的投资者,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没有本质的区别。

从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看,一般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风险等级是R2,面向不特定社会公众销售,定期开放式净值型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业绩具有不确定性。这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本质区别?

从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投资对象看,目前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一般投资策略为根据对应养老目标日期的资产配置下滑曲线确定权益仓位,在不同大类资产中进行资产配置和分散投资。本来投资对象应该是养老理财最有特色的地方,但是却往往真正让人失望,没有任何的特色。

再看看银行养老产品的费用情况,一般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收费同样是一般理财产品的三项费用一样不少:托管费0.05%/年,销售手续费0.3%/年,固定管理费0.2%/年。扣除各项费用后,年化收益率超过业绩最高收益的部分,50%归投资人所有,其余50%作为管理人的超额管理费。与一般的银行理财产品没有任何优惠和特殊的地方。

银行养老理财产品的根本性特征应该在于养老,养老资金的最根本性特征在于安全性,更重要的是,养老理财应该与一般的理财产品具有明确的特性和一定的优惠性。

最近,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表示,人民群众自发性的中短期储蓄理财成为个人积累养老资金的主要形式,缺少制度化的、长期的养老安排。目前,一方面坚持正本清源,研究明确养老金融产品的标准,按照“名实相符”的原则,对不符合标准各类带有“养老”字样的短期金融产品坚决予以清理;另一方面稳步推进创新试点,选择少数符合条件的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先行开展养老金融试点。支持相关机构发展体现长期性、安全性和领取约束性,真正具备养老功能的养老金融产品,包括养老储蓄存款、养老理财、专属养老保险、商业养老金等。

可见,养老理财产品市场空间虽然巨大,但如果没有明确的养老理财概念、标准、特殊性的安排,养老理财产品就面临更大的机遇和挑战。(麒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