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功:“元芳,你怎么看?”

头约了他,说是要听听他对一位同事的看法。

“元芳,你怎么看?”突然他想起这句话,自己忍不住偷偷地抿嘴笑,觉得有点滑稽。提起这位同事,他心里却有说不出的味道。

一个团队,共事多年,再熟悉不过。

乍一看,这个人或许会给别人留下好印象。

一张嘴,像抹上了蜜。甜蜜蜜,笑嘻嘻,人来熟。随便什么人,一贴就上去,叫人喜欢得不好拒绝。

也比较在乎自己的形象。头发被发油抹得通亮,“蚂蚁上去都可能打跟头”,一根一根梳得有条有理。衣服也穿得精致整齐。看起来舒服。

有着不错的头衔:硕士研究生毕业。尽管有人怀疑是花钱买的,不懂内幕的人还是会高看一眼的。

还有,讲话一套一套,三寸不烂之舌动起来,“油可以作水用”,“死人可以讲活”。

如果不是近距离在一起,都会以为这个人不错。

一开始,他以为也是这样。正因为相处久了,才发现了完全的不一样。

那一回,上面安排他俩一起起草一篇领导讲话。商量后,一人一半,他负责前半部分,这个人负责后半部分,由他统稿。“没问题!”这个人承诺很快。到期稿子也交了。他一看,懵了。和商量的完全是两回事。这才明白,这个人“嘴功”不错,笔头不敢恭维。自己又没有权力让重写,再说,就是让重写也不见得写得出。没办法,只好自己“承包”,一个人写完。报上去,上面认可,头还提出了表扬。这个人这下来劲了,趾高气扬,到处炫耀:怎么样?这个材料可是我为主写的!有水平吧!把他晾在了一边。他还能去解释什么?证明什么?只有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犯不着和这种人计较。

从那开始后,他就对这个人多了一个心眼。

一次,审计部门在审计时,对单位的有几件事要核实,下了取证单。上面安排这个人去协调。他知道,这几件事并不复杂,只是沟通不够,没有说清楚。而这个人拿着鸡毛当令箭,却一味指责这也不是,那也不对。矛头对准了他,好像他把天捅了个大窟窿似的,闯下了弥天大祸。而审计部门问起,这个人一问三不知。眼看事情就要搞砸。他不得已出来救场,把事情的原因说清楚,赢得了审计部门的理解。一场风波熄灭于无形之中。

这个人又开始摘桃子了。又四处表功:这事平息,功劳非这个人莫属。

以后这样的事就“连绵不断”了。他看破不说破,自己心里明白。

当然,这个人也有长处,那就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见风使舵。“情商”极高。尤其擅长评功摆好,献媚阿谀巴结有权势的人,会拍马屁。不可否认,在当今社会,这种类型的人还是有欣赏的人。

就是这么一个人。而头头要求:不要有思想顾虑,畅所欲言,实话实说。

他搔了搔头,为难了。

因为他知道头的意图,要提一个部门领导,他与这个人都有机会。

困惑的是,不知道头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是想听真实情况,还是故意挖坑来试探他?

面对这种情况,他有多种选择。

看风向来,按头的意图说。问题是头没明说,自己心里没底。说对了还好,这万一说错了呢?不就自己往坑里跳,正中人家下怀?如果头有意用这个人,你说了人家不是,头不就以为你是有意打压别人,抬高自己?而如果头知道你说了假话,又会怎么看你?底数不清,怎么说没把握。

根据真实情况说,说实话,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是什么就说什么,客观公正,坦坦荡荡。说实话,也应该是这样?而现实的情况是,有的人不愿意听真话,也不轻易相信任何人说的话。有时候,容易把假话当真话,真话当假话,只相信自己。即使明明知道是“皇帝的新衣”式的糊弄,也不愿意戳穿这西洋镜。那样说真话的人必然会付出无谓的代价。

权衡利弊后,选择性地说。如果头在乎自己的看法,自己的看法又可能影响一个人的生死存亡,也关乎团队的发展,那就不能打马虎眼,要非常负责地、不带任何个人感情色彩、郑重其事地说。如果头也是例行公事,应付走过场,就可以人家怎么来,自己怎么去。

如果知道是竞争性的,这个人是竞争对手,也不妨放手一搏,把人家的“鱼碗”端出来,让毛病曝光。把握分寸,注意表达方式,不幸灾乐祸,不添油加醋,让事实说话,让头心里有数。

也可以按自己的一贯风格说。抛弃任何私心杂念。打消一切顾虑,表现一个真实的自己,原来怎样,现在还怎样。别人怎么想是别人的事。

各种想法在头脑里一一过筛,都有道理,都不好把握。

犹豫、纠结,头都想痛了,还不知道怎么说,说什么好。

一旁的头并不着急,不慌不忙地喝茶、抽烟,时不时瞟他一眼。

看着他迟迟不开口,忍不住问了一句:“怎么啦?说看法,又不是要你写小说!有这么难吗?”

这时,一阵风把闭着的窗户吹开了,新鲜的空气赶走了一层的烟气。他额头上沁出的细密汗珠也瞬间消失。

端起茶杯,他一口喝干。长长地吁了一口气,这下终于下决心说话了。因为他知道,再拖下去没有任何意义。

他选择说的实话。

提到了这个人的长处。也不忌讳这个人的短处。

一是一,二是二。讲的是事实,就事论事,不穿靴戴帽,不无限上纲,甚至不提观点,不谈看法。如同把材料提供给头,头怎么想怎么看,是头的事。

更重要的是,他特别注意不把自己摆进来,超凡脱俗,与世无争,与己无关。这种姿态就想让头明白:这些都没我的事,他是他,我是我。我是说我知道的而已。

没有了顾虑,说话轻松、随意。

头只听不问,到了这个时候,他已经豁出去了,不在乎。按照自己的想法一口气说完。

这才感到一身轻松,端起茶杯想喝水,这才发现这茶水早已被一口喝干。只好举起茶杯几乎倒过来,才知道喝上几滴,如饮甘霖。

头一直不露声色,未置可否。但细心的他发现头的脸上不知什么时候有了藏不住的微笑。如同平静水面上的丝丝涟漪。

后来,一个偶尔的机会才知道,头那回是用这种方式考他。对那个人头已经了解不少,掌握了大量的情况,问他,就看他怎么说,也是想考考他。他选择了这样说,让领导看到了他的忠诚、修养和为人处世的方法。这是领导欣赏的。

于是就有了他顺利的后来。

每每想到此,就为自已捏一把汗,为自已庆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