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一道教基础知识(一)道教前史
(一)道教前史
1、道教起源
关于中国的道教,其实有着其深厚的历史根源。从伏羲“河洛”文化到黄帝时期的“天神信仰”,再从远古的“图腾文化”和“宗法制度”的形成到殷商时的宗祖祭祀,以及上古相传的《易》文化和先秦时期道家人物的思想理论,都与道教有着不可或缺的渊源关系。
2、正一道的由来
正一道的前身来自于汉末的天师道,天师道以“治”为单位,天师为最高领袖,各治立治官,祭酒统领信道教众,主张信徒努力修道并“各安其位”,以达“治国令太平”的理想;
3、天师道的创建人
据道书记载,太上老君以汉元帝永寿元年正月初七日下降蜀中鹤鸣山,传授张道陵“经、箓、科、法”,令其为天师传播教法,并要求教徒遵守“忠、孝、诚、信”以及 行善积德”的道戒,最终“奉道戒,积善成功,积精成神,神成仙寿”。后张道陵之孙在汉末受其封赏,随牵至内陆,魏晋时期,第四代天师张盛遵父训由汉中迁回祖天师炼丹地龙虎山,开坛授箓,始创龙虎宗。
4、正一符箓三山
符箓三山为:江西鹰潭市龙虎山
江苏句容市茅山
江西樟树市阁皂山
(二)道教创立及其沿革
1、什么叫”道家“,什么叫”道教“
道家——据《辞海》中言,道家是先秦老子、庄子关于“道”的学说为中心的学术派别。道家学说以自然天道观为主,强调人们的思想行为上应效法“道”的“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政治上则主张“无为而治”,伦理上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对孔子的“仁”、“义”、“礼”提出了异议。其后道家思想与名家、法家结合,成为“黄老之学”。汉武帝时“废黜百家,独尊儒学”,道家之说渐微,魏晋时期玄学兴起,以“王弼、何晏“等人为首,以老庄之学解释儒家经文,促成儒、道结合。最终形成了以“学术”而存在的一个流派。
道教——依道传道教是中国最早的本土宗教,源于古代的神仙信仰和方仙之术。
东汉时期,祖天师张道陵在江西龙虎山炼“九天神丹”,后在四川鹤鸣山创立“正一盟威之道(又称五斗米道)”,立24治为道教定型化之始。张道陵创立道教,奉老子为道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太平经》为主要经典,以奉道守戒,修仙得道为最终目标。
2、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的根本区别:道家只是纯思想和理论的学术派别,而教道则是有系统完整的教义思想,有严密的组织体系,有特殊的宗教活动仪式,有严格的教规戒律,并有宫观庙宇为依托的宗教组织。
注:此文传自道教相关记载整理后而发,不喜勿喷。
后续亦将不定时发文《道教》相关知识内容,以帮助诸位正确了解道教文化
若有各种数术需求或同修者,可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