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古晋豫(8)
八、巩县石窟
告别游学山西的旅程,开启独行河南的日子。河南来过多次,河南博物院、洛阳龙门都曾到访,此番重游,却又不同,毕竟时隔十多年,我对文博的知识又多了些。旅行访古当然不能都是旧相知,还得有些新见识,于是我选的第一站就是从未到过的巩县石窟。
以前见识少,曾以为中国石窟就那么几个,稳居前三的敦煌、龙门、云岗,纷纷争四的麦积山、克孜尔、大足等等,可走过的石窟越多,发现没去过的更多,几乎全国各地都有。游览响堂山石窟看神王时得知巩县石窟的神王更全更多,就决心前来一观。五月六日来到这里,只遇到两三个游客,可见其名声不显。事实上,巩县石窟很有价值,它地处北魏都城洛阳附近,与龙门石窟同在孝文、宣武同时期开凿,还有龙门没有的中心塔柱样式。中国石窟寺大兴就在北魏,洛阳是比平城(太原)影响力更大的都城。作为文化传播的中心和源点,龙门-巩县样式对北朝石窟的营造非常重要。
巩县石窟在大力山下,规模不大,主体为北朝的摩崖石刻和五个洞窟,之后历代在岩壁的空余处或前朝造像的破损处又开小龛,形成满壁星罗棋布的状态。一、三、四、五窟保存完好,二窟因岩体有问题,刚开出中心塔柱便废弃。我认为巩县石窟最大的价值是开窟时的设计如今还能清晰辨识,可以做整体性地欣赏。
第一窟最大,开凿最早,可做为标准细品。石窟分成门外和门内两部分,窟门外两侧有浅龛,刻有天王力士,原本是左右对称各一身,如今残存一躯,头部已损,身体尚全。再外侧又有独立浅龛,现存一佛一菩萨的摩崖石刻,应该是缺了一身菩萨,佛像足踏方形覆莲座,身着褒衣博带装,是典型的孝文帝推动汉化后的装束。从残迹看,对称的另一侧也有一佛二菩萨的浅龛。东西浅龛与石窟共同构成华严经世界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感觉这是龙门宾阳三洞的简化版,将过去与未来用摩崖石刻的方式表现,工程量小很多。
走进窟门,迎面就是方型的中心塔柱。窟内雕刻很满,后世增刻较少,基本完好地保存着设计和完工时的样子。先看塔柱正面佛龛,呈尖楣样式,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五身,这也是龙门宾阳洞开启的新配置,之前多采用一佛二菩萨配置,新增的弟子,使得画面更饱满紧凑。造像面容瘦骨清相,是北魏中后期学习南朝的审美。释迦牟尼佛结跏趺坐在束腰须弥座座上,袈裟悬裳如流水般下垂,线条雕刻细腻,正面侧面看都很美。侍立的菩萨和弟子均身着汉服,菩萨以天衣装饰,而非璎珞,衣摆向左右轻轻扬起,仿佛有微风吹过,这也是北魏的特点,到北齐时衣角全都安静地下垂。向下看须弥座两侧有狮子,前面未见博山香炉。佛龛下部两侧空余处还开有小龛,刻有着通肩大衣的佛立像,还有供养人和香炉,题记看不出年代,感觉应是后世增刻。须弥座之下还有基座,刻有伎乐和神王。向上看尖楣龛内绘有光焰,两侧刻有化生和飞天,龛外先刻着一层幔帐,幔帐之外又刻着华盖和璎珞,华盖之上还有莲花化生,层层叠叠的组合繁复华美。窟顶的平綦藻井内刻着莲花、化生和飞天。中心塔柱四面均开尖楣龛,皆是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只在细节上有些差异。中心塔柱准确地说,不是在模仿一座塔,而是复刻塔内的第一层,绕柱巡礼正是早期佛教朝拜的方式——入塔观相。
窟的四壁同样精心设计。东西两壁是对称的,主体是千佛造像,因为一号窟较高,所以在千佛之下并列设四个龛,三个是尖楣龛,一个是帷帐龛。尖楣龛是相似的,都是一佛二菩萨像,同样暗合三世之意;尖楣龛又是不同的,一个是火焰边、一个是七佛边,一个是卷草边;窟与窟的相接处刻有莲花化生和饕餮纹分隔过渡,饕餮图像出现在佛教洞窟中,我是很少见到。相似中有差异,这就是整体的设计感。帷帐龛中一侧为涅槃变、一侧为维摩诘文殊变,也是常见的题材。千佛之上有化生、垂幔、璎珞和飞天,佛龛之下为神王、伎乐。北壁的布局与东西壁相似,同样是上有千佛,下开四龛,龛内一佛二菩萨;不同在龛楣上,是四窟连续的卷草围栏,这与周围的莲花和化生非常和谐,共同构成莲池景象。北壁佛龛之下不是神王、伎乐,而是畏兽,背生双翼,肩头生焰,张牙舞爪,姿势各异。畏兽常常出现在北朝的墓葬壁画中,起到驱邪镇妖的作用,放在佛窟中,也是用来维护佛国世界的清净吧。南壁被窟门分成两部分,并非佛窟中最重要的位置,往往留给供养人造像用,而在巩县石窟却保存着最精彩的画卷——帝后礼佛图。同样的位置,宾阳洞也刻有帝后礼佛图,可惜都被盗凿流散至美国。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图能够完整保留,甚是珍贵。宾阳洞帝后礼佛图只有一个画面,分别是群臣拱卫皇帝,命妇环绕皇后的场景。巩县石窟的帝后礼佛图则是连环画,分成三行,最尊贵的帝、后处在最上排的领先位置,此后是一组一组的供养人,按照地位环绕的侍者人数和所执的伞盖等级不同。如果比较两处的帝后礼佛图,巩县石窟的帝后可能并不是主角,只是表达引导和尊重之意,后方列队的供养人才是重点,或许代表着某个门阀世家。一号窟曾留下郑氏家族的题记,不知是否与之相关。郑氏家族是荥阳大族,在北朝、南朝都有影响,特别在胡太后当政时最为鼎盛,这与一号窟开凿时间相近。
三号窟、四号窟与一号窟形制形同,规格略小,因此东、西、北三壁不再开佛龛,只保留千佛。三号窟特色之处有二:一是中央柱正面尖楣龛上方飞天,翔于幔帐之外,形体较大,瘦骨清像,甚至还能分别出一胡一汉。巩县石窟视之为代表,用玻璃框保护起来。二是中央柱和四壁基座上雕刻的神王、伎乐、畏兽保存较好,比一号窟完整,布局规则也较为明确。东西南三壁布置伎乐,北壁布置畏兽,中心柱四周布置神王。重点是神王,个数远超宾阳洞和北朝造像碑中常见的十大神王之数,我能识别的也只有常见的树、山、鸟、象、风、河,这些看头像和所执之物就能分辨。有尊双头神王,是巩县特色,其怀抱幼子,似是鬼母子,为何有双头,众说纷纭,我理解为鬼子母与般阇迦夫妇,他们是起源于犍陀罗地区的夫妇神,具备财富神、天花瘟神,儿童神的属性,后被佛教吸收,侧重于其儿童神的神性。鬼母子的杂经西晋时传入我国,北魏时有《鬼母子失子缘》的汉译,也许那时还保留着夫妻神的样式,后世简化为只有女相。北壁的畏兽也值得细看,可与同为洛阳地区出土的北魏《辅国将军长乐冯邕妻元氏墓志》对照,墓志四侧有类似线刻怪兽,且有榜提“挟石”、“发走”、“擭天”、“啮石”、“挠撮”、“掣电”、“欢喜”、“寿福”、“廻光”、“捔远”、“长舌”、“鸟擭”、“礔电”、“攫撮”。有说焰肩畏兽与拜火教有关,但我更愿意相信传自中国上古山海经,因为我能从中分辨出蝎子、蟾蜍等元素,这些都是中国传统的图腾。四号窟不开放,只能隔着铁栅栏观看,中心柱佛龛分上下两层比较特别,四壁神王、伎乐布置更没有规律,一壁基座是伎乐,一壁基座是神王,可见巩县石窟基座雕刻的内容没有一定之规,总之都是神王、伎乐、畏兽等低级护法便可。
(以上第三窟)
(以上第四窟)
五号窟是佛殿窟,同样不开放。窟门两侧浅刻天王、狮子。窟内正壁为幔帐龛,两侧壁为尖楣龛。地面刻有莲花,窟顶有更精彩的莲花和飞天,基座上的内容则比较散乱,有神王、狮子、莲花化生,还有供养僧的形象。幔帐龛的上方还有一些小龛,可能是后世所增补。
二号窟废弃后,后世开有一些小龛。巩县石窟其它空余或损坏的壁面也都开有小龛,并留有题记,蕴含着许多信息。规模较大的有唐代的千佛龛,两侧有天王,正壁刻千佛,正中小龛塑优填王造像。佛教故事说,当年释迦牟尼成道之后,为他的母亲摩耶夫人说法,一去三月不归,优填王十分思念他,便将他的形象用旃檀木雕刻下来,从而制作成世界第一尊释迦牟尼雕像——佛教自释迦牟尼创立以来,在很长时期内是没有偶像崇拜与制作的,优填王开了这个先例,所以被称为“优填王造像”。优填王造像、阿育王建塔。佛法从此进入了像法时代。我国现存优填王像主要出现在龙门和巩县,是玄奘带入,流行在唐朝。优填王像简单朴实,基本就是佛祖赤足善跏趺坐(垂足坐)样式。
一个人在巩县石窟慢慢欣赏的感觉真好,并无礼佛之心,却也安恬宁静,万事清净,方得智慧,虽只半日游览,所得收获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