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逻辑、思维,系统思考能力如何提升?
我想,除了他本身具有诚实、善良、靠谱的品质以外,还因为他有着强大的、多元、系统的思考能力以及有深度的认知能力。
股神巴菲特曾说:“是查理芒格帮助我从猩猩进化成为了人类,要不然我会很穷。”
巴菲特的儿子也讲:“我见过世界上第二聪明的人是我爸爸,第一聪明的人是查理芒格。”
俩基友
在芒格看来,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
这个更好的决策依据,就是那些经过广泛验证的原理和规律,这些原理和规律正是各个学科里面的重要理论,芒格称之为多元思维模型。
通俗点来讲就是:用简单易懂的图形、符号、结构化语言等组成的可视化的模型,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可视化的“心理结构”。是解决问题的思维公式。是顶级高手的套路。
在提升认知能力方面,基于多元思维模型的思考方法,是人类到目前为止最有效的学习方法之一。
思维模型的四个步骤:
点状思维:零散的知识点,相互没有关联、散落在大脑的空间里,随时会忘记;
逻辑思维:通过归纳和演绎方式对知识进行的线性连接,可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结构思维:把多个逻辑知识进行结构化整理,形成稳定的结构思维,可以解决复杂问题;
模型思维:以结构思维为框架,碎片化知识填充,形成了稳固可视化模型,左右脑协同记忆,牢记不忘,提高提取效率和使用效率,思维更完整更快速,可以快速解决复杂问题;
为什么要学习思维模型?
1. 避免思维误区
非黑即白 绝对思维:思维绝对化,非黑即白,非此即彼,没有折中,例如:不是好人就是坏人。
主观臆断 情绪推理:没有证据,感觉对方不是什么好人,所以认定对方是坏人。
以偏概全 点状思维:经验主义,碎片化思维,点状思维、考虑问题单维度,抓不住解决问题本质规律,缺乏逻辑思维能力,不会模型思维、不会思维建模。 例如:身上有刺青的人都不是好人。
思维懒惰 宿命论者:懒的思考,喜欢跟风,相信所有的一切都是命运的安排。
2.解决实际问题
简单问题:单学科问题,比如写一篇论文,可以运用金字塔原理模型或者黄金圈模型;
复杂问题:涉及多个学科,例比特币、股市(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投资学、概率学等)、房价预测等,组合跨学科模型去分析预测;
个性问题:跨学科组合和自创模型去解决问题,比如子女教育。
3.构建模型思维
从感性思维到理性思维:从单纯的拍脑袋决策,转化为理性思考。
从点状思维到模型思维:从单维度的点状思维,转化为多维度的模型思维。
如何学习思维模型?
1 向高手学习
像诺贝尔奖得主这些世界顶级高手,花了一辈子时间,研发出一个思维模型,只要想学你可以免费得到,而在古代,武林高手为了《九阴真经》或《葵花宝典》,争的你死我活,而现在你可以唾手可得。
有句号说的好:方法不对,努力白费。光靠自己的经验,自我摸索,进步会比较慢,别人都已经研究出解决方法了,为什么不可以拿来就用呢?除非人家不给你用。
只有先学习模仿,然后再创新超越,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 刻意练习
知识没有经过折腾就不是自己的,针对每一个思维模型要去研究作者提出这个思维模型的历史背景,基础假设、逻辑推理、实验数据等,才能真正的理解和消化。
没有一个理论可以包治百病,知道什么时候用,怎么用,非常重要。不然吃错药就很麻烦,不是药不好,而是不对症。用思维模型去分析自己身边的案例或者实际问题,刻意练习,反复思考。
3 联脑思辨——讨论分享
托马斯.爱迪生、特德.特纳、杰夫.贝索斯、斯蒂夫.乔布斯等,他们能提出重要的新见解是由于他们将自己置于一个极具活力的开放式交流网络中。
这些重大的见解都是通过和许多多样性的人群进过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并不是他们凭借个人的智力水平凭空想像出来的,所以要不断的去和更多跨学科的人交流分享,不断的迭代自己的思维方法,才能思维升级。
4 学以致用
思维模型的价值在于你使用之后解决了什么问题,很多问题都是跨学科,需要组合应用,所以要不断的使用,组合验证,融会贯通,才能真正实现1+1大于2效应。
这里分享几个实用的思维模型给大家:
“刻意练习”模型
定义:有目的性,有针对性的大量练习,通过创建“心理表征”来实现对事物的“预见”并做出下意识地解决动作。
“刻意练习”原则有七点:
①目标要有明确合理针对性。
②制订具体计划达目标。
③专注投入计划中(全身心投入计划达到忘我愉快地痴迷状态)。
④及时反馈并修正。(实践与反省)
⑤走出舒适,接受新挑战。
⑥遭遇瓶颈,利用不同方法求突破。
⑦保持动机速前进。
“刻意练习”的核心是:孤独的追求。
“心理表征”的含义:极其成功的人有着更为复杂和综合的“知识结构”,我们称之为“心理表征”。他们遇事之前已想好多种可能性,擅用“心灵预演”解决各样问题。
“心理表征”的作用:帮助我们处理信息,理解和解读它,把它保存在记忆中,组织它、分析它,并用它来决策。
双目标清单系统模型
巴菲特的著名理论
Mike Flint 做了巴菲特的私人飞行员十年之久,还曾为美国四任总统开过飞机,但他在事业上依然有更多追求。
有一次,他和巴菲特在探讨他的职业生涯目标时,巴菲特让他去做这么一件事。 首先,巴菲特让 Flint 写下他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25
个目标来。于是 Flint 花了一些时间把这些目标写了下来。然后,巴菲特让他审视一下这个清单,然后圈出他认为最重要的 5 个。Flint
也照做了。 Flint 现在有了 2 个清单:一个是他认为自己职业生涯最重要的 5 个目标;另一个是另外 20 个他也觉得比较重要的目标。
巴菲特问 Flint:“你现在知道该怎么做了么?” Flint 回答道:“知道了。我现在会马上开始着手实现这 5 个目标。至于另外 20
个,并没有那么紧急,所以可以放在闲暇的时间去做,然后慢慢把它们实现。”
巴菲特听完后说到:“不,Flint,你搞错了。那些你并没有圈出来的目标,不是你应该在闲暇时间慢慢完成的事。而是你应该尽全力避免去做的事,你应该像躲避瘟疫一样躲避它们,不去花任何的时间和注意力在它们上面。”
这里三件事非常重要:
(1)有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当有了具体的目标,你才能反复地推演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和路径,才能在每天早上睁眼之后明白自己应该围绕什么东西优化和努力。
我听过的另外的一个很好的表述方法是:将开放式的问题变成封闭式的问题。而“什么都能做”或者“所有方向都可以是方向”是最可怕的,对于个人或是企业都是如此。
(2)专注很有力量。
在一个人的认知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段时间如果有太多目标,那么很可能哪个都无法完成。尽管“专注”和“聚焦”的概念已经被现代人提及的太多,但真正能做到准确地辨识自己的欲念,去除自己不真正需要的东西的人,还是少数的。
(3)比起“有所为”,“有所而不为”可能更关键。
没有被选中的那 20个目标,其实也是你感兴趣的或者有意义的,所以就很容易找到各种合理的理由去在那些目标上花时间。
但它们才是默默消耗掉时间,转移你的注意力,又不能真正产出成果的事情,这种目标比看起来明显就很愚蠢的东西更加危险。
复利模型【被爱因斯坦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复利的本质是:做事情A,会导致结果B,而结果B又会加强A,不断循环。
生活中,凡是符合这一规律的事情,都可以视为复利效应。比如,网站的访问量越多,在搜索引擎的排名就越靠前,那么网站访问量就越多,这就是一种复利效应。
中学时候的课本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你一定听过:
舍罕王打算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人——宰相西萨·班·达依尔。
国王问他想要什么,他对国王说:“陛下,请您在这张棋盘的第1个小格里,赏给我1粒麦子,在第2个小格里给2粒,第3小格给4粒,以后每一小格都比前一小格加一倍。请您把摆满棋盘上所有64个格的麦粒,都赏给您的仆人吧!”
国王觉得这要求太容易满足了,就命令给他这些麦粒。
当人们把一袋一袋的麦子搬来开始计数时,国王才发现:就是把全印度甚至全世界的麦粒全拿来,也满足不了那位宰相的要求。
那么,宰相要求得到的麦粒到底有多少呢?总数为:1 + 2 + 4+ 8 + ……+ 263 =264-1 = 18446744073709551615(粒),也就是1844亿亿。
这就是复利的神奇之处:在刚开始的时候复利效应是很微小的、不易察觉的,但当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效果。
决策模型:10/10/10 法则
▎为什么我们做不好决定呢?
决策过程中,有几个因素会对我们的决策结果产生负面影响。这包括我们过往的经历,认知偏见等等。
如果在一个紧张的环境中聚集了所有这些因素,那就容易在潜意识下做出错误的决定。
▎如何规避?
传奇股神巴菲特,有个著名的 10/10/10 法则,可以帮我们用长远的目光做出明智的选择。
这个法则非常简单,你只需要记住这三个问题:
10 分钟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
10 个月后,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
10 年后, 我会怎么看待这个决定?
听上去有点机械单调,但是理性的思维就是如此 —— 让自己认真地回答这 3 个问题,再做出合理明智的决定,才是自我完善的好方法。
我们的大脑直觉地倾向于偏爱短期的快乐,然而作为理性的人,需要为了长远的幸福满足感做出明智的选择。
损失规避 模型
消费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把等量的痛苦比等量的获得看得更加严重的一种心理状态。有研究表明:损失带来的负效用是同样收益带来正效用的2.5倍,来自于远古时代人类自我保护心理。
例:捡钱和丢钱
今天早上你在上班的路上捡到100块钱,正当你要高兴时候,突然刮风把这100块卷走了。按理说,你先捡到了100块,后面又把这100块弄丢了,正负效用抵消,你应该回到你没有捡到钱的那个平静的状态,但是这个时候大部分的人一天的心情都不会太好。
得到的快乐,并没有办法缓解失去的痛苦。心理学家把这种对损失更加敏感的状态称为损失规避。
商业案例:7天无理由退货
如果不是因为商品质量问题,来退货的人其实寥寥无几。因为我们一旦拥有了这件商品之后,你真的拿去退货所换回来的现金是没有办法弥补损失这件商品所带来的痛苦的。
最后是查理芒格自创的一门学科:人类误判心理学 模型
在穷查理宝典中提到25条,依次如下:
1、奖励和惩罚、超级反应倾向
每个人都以为自己完全明白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在改变认知和行为方面有多重要,然而往往大家总是低估那种威力
激励机制容易引起偏见
2、喜欢、热爱倾向
促使人们: 忽略其热爱对象的缺点,对其百依百顺
偏爱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热爱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为了爱而扭曲其他事实
3、讨厌、憎恨倾向
忽略其讨厌对象的有限
讨厌哪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的人、物品和行动
为了仇恨而扭曲事实
4、避免怀疑倾向
引发避免怀疑倾向 困惑 压力
5、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做出改变
抗改变性有助于更快的做出决定
群体协作而获得生存优势
新思想难传播并不是因为复杂 而是因为人们不愿意改变旧思想
人们在获取新身份过程中做出的重大牺牲将会提高他们对这种新身份的忠诚度
6、好奇心倾向
好奇心能帮助人们防止或者减少其他心理倾向造成的糟糕后果
7、康德式公平倾向
不患寡而患不均
8、艳羡/嫉妒倾向
9、回馈倾向
以德报德 以怨抱怨
提出要求 做出小小让步 成功率高很多
人类生活中最美好的部分也许就是情感关系,情感关系中的双方更感兴趣的是如何取悦对方,而非如何被取悦
负罪感 最有可能引起负罪感的因素是回馈倾向和奖励超级反应倾向之间的精神冲突
10、 受简单联想影响的倾向
条件反射 一分价钱一分货 价格高的质量好 人们不爱听坏消息
11、简单的、避免痛苦的心里否认
不承认痛苦的现实
12、自视过高的倾向
人们常常会过度称赞自己的配偶,不会客观的看待
自己的孩子 拥有某件物品后 对该物品的价值评估会比他们尚未拥有改物品之前对其的价值评估要高 (禀赋效应)
13、过度乐观倾向
不断学习 习惯性的应用费马和帕斯卡的概率论
14、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失去一美元和得到一美元的 痛苦程度与快乐程度的比值是2.75倍
另外,在即将得到时失去会更加痛苦
极端的一时形态造成认知障碍的原因 1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 2 被剥夺超级反应倾向
15、社会认同倾向
一个人会依照周围人的思考和行动方式
压力能够加强社会认同倾向
16、对比错误反应倾向
感官如此, 认知也如此 价格对比 提高原价 老中医
17、压力影响倾向
遭受压力的时候容易丧失心智 加剧其他心理倾向的影响
18、错误衡量易得性
别只因为一样事实或者观念容易得到 就觉得重要 和自视过高倾向类似 过度乐观倾向
19、不用就忘倾向
明智的人会终身操练他全部有用而很少用得上的、大多数来自其他学科的技能
20、化学物质错误影响倾向
酒精、毒品
21、衰老错误影响倾向
老年人不一定聪明 也不一定糊涂
22、权威 错误影响倾向
权威也会犯错误
23、废话倾向
啰嗦的人浪费时间
24、重视理由倾向
只要讲了理由 不管理由是什么 都容易说服别人 所以需要仔细检查别人的理由
有一个有趣的实验,
20世纪70年代,哈佛大学杰出的心理学家埃伦·兰格(Ellen Langer)在进行一项经典的心理学研究时,发现了“因为”一词的说服力。
在什么情况下,人们会允许一个完全陌生的人插队?埃伦·兰格对此进行了调研。
兰格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进行这项研究的呢?是一间繁忙的办公室,具体地点是复印机旁。
在她的第一个实验中,兰格安排了一名实验协助者,对于其他实验对象来说,协助者完全是个陌生人。协助者会接近下一个排队即将使用复印机的人,然后简单地问:“抱歉,我有5页纸,可以让我先用复印机吗?”
对于这个直截了当的请求,10个人中有6个人都答应了。
但以往实验结果告诉我们:人们通常比我们预想的更有可能答应一个请求。
兰格清楚地知道这一点,但她还有其他发现。
当这个陌生人提出请求时附加一条原因——“抱歉,我有5页纸,可以让我先用复印机吗?因为我赶时间。”——请求成功率则跃升至94%。
即便陌生人给出的理由完全没有意义,别人也会对他的请求说“Yes”!
有时陌生人说:“抱歉,我有5页纸,可以让我先用复印机吗?因为我得复印一份。”
离谱吧?
但在被请求的人中仍有93%回答说:“好啊,用吧。”
就连跟女孩搭讪要微信的金句:(首先微笑)“hi,你好,打扰一下,我刚刚在那边XXX,偶然间看到了你,感觉你很漂亮,想认识一下,可以交个朋友吗?”都加入了“因为”的元素。
相信我,只要你形象过关,举止得体,成功率还是很高的,没成功也不要找我,谁还没失败过几次呢。
25、lollapalooza倾向
定义:多个互相联系的同向因素叠加后产生了极强的放大作用的效应的统称。
所谓的lollapalooza效应,我的理解是:
把一些重要的元素(说的就是思维模型)混合在一起,朝一个方向促进,会产生远超它们任意单个元素的爆炸性的威力。
芒格自己也说,其中有些条目有些冗余,也可能有些其他的误判心理学的现象并没有被收录,但是,以他几十年来的人生阅历来说,这25条的威力已经很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