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突破性地发现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

香港科技大学(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HKUST)的研究人员利用新开发的方法研究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的大脑,确定了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靶点。这种新方法也使研究人员能够测量潜在药物对AD患者的影响,为AD研究和药物开发开辟了新的方向。

香港科技大学官网11月5日消息

虽然AD的病理机制已被研究了几十年,但该病仍然无法治愈。一个原因是传统的研究方法在确定药物开发的分子靶点方面能力有限。分子和病理途径分析一般将AD患者的大脑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检查分析,通常低估了不同脑细胞类型对AD的作用及其异常。尤其是那些不太常见的细胞类型,如小胶质细胞(大脑的常驻免疫细胞)和神经血管细胞(特别是内皮细胞),它们分别只占脑细胞总数的5%和1%。

由科大研究与发展副校长、分子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及生命科学部晨兴教授(Morningside Professor)叶玉如(Nancy Ip)领导的研究团队,近日不仅解决了这个问题,更同时在内皮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发现了多个潜在的新分子靶标,可用于开发治疗AD的药物。

叶玉如教授 (左二)及其研究团队

叶教授的团队利用先进的单细胞转录组分析技术,分析AD患者死后大脑中特定细胞的功能。这项技术让研究人员在单细胞水平上追踪传统工具无法观测到的大脑分子变化。研究团队对AD患者大脑中特定细胞的转录组变化作了全面分析,找到与AD相关的细胞亚型和病理途径,并发现在大脑血管中内皮细胞亚群的作用。研究首次发现血管自然的增新程序和内皮细胞亚群中的免疫启动与AD的发病机理有关联,显示血管失调与阿尔茨海默病之间存在联系。研究还发现了新型分子靶标,有助恢复AD患者的神经动态平衡。

此外,团队亦利用相关技术分析了细胞因子白介素33(IL-33)的作用机制。IL-33是重要的免疫讯号蛋白,有机会发展成为有效治疗AD的新药物。研究人员发现,IL-33可以通过刺激小胶质细胞特定亚型的生长,促进对淀粉样蛋白的清除,从而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特征。团队更在小胶质细胞转化为一个负责去除病原体的吞噬状态机制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叶玉如教授表示:"要深入剖析疾病发病机制的困难之处,主要在于大脑细胞组成非常复杂。单细胞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好辨识分子靶目标新工具,有助推动阿尔茨海默病新疗法的开发。"

研究成果已在国际权威科学期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和《细胞报告》(Cell Reports)发表。

研究于10月13日发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最新影响因子:9.412)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常见的脑部退化性疾病,目前全球患者人数已超过五千万,预计到2050年将会增加至一亿五千多万。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学标志包括在患者脑部出现淀粉样(Aβ)蛋白的沉积和神经原纤维缠结,如果这些异常蛋白长时间积聚,会导致细胞功能障碍,出现记忆力丧失,沟通困难,身体能力下降等症状,最终导致死亡。

参考文献

Source: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KUST Scientists Make Breakthrough Discovery of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for Alzheimer’s Disease

Reference:

Shun-Fat Lau et al, Single-nucleus transcriptome analysis reveals dysregulation of angiogenic endothelial cells and neuroprotective glia in Alzheimer's diseas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 10.1073/pnas.200876211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