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生颇负盛名,但仍是一北京song人 | 邢开然·早茶夜读209
第209夜 | 《老舍和他的作品》
一生颇负盛名,仍是北京song人
文|邢开然
周末专栏
「少年读邻」
凤梨按:
老舍原名叫舒庆春,起名庆春,与他出生的日子有关系。120年前,那天已经到了戊戌狗年的年尾巴了,腊月二十三,北京过小年祭灶王爷,第二天又逢立春,庆春的名字也就这么来了。
今天是一个戊戌狗年的腊月二十三。为了纪念老舍先生,今晚的少年读邻,我们奉上老舍专题读书会的部分录音和发言。
2018年12月9日,我们的少年读邻第一期线下活动走进了纳福胡同的后浪出版公司,来读后浪带给老舍迷的惊喜:胡金铨《老舍和他的作品》。
主要就着胡金铨的书来谈,这期主讲是八年级的学生邢开然。这本老舍腔写老舍的作品是会击中中学生的阅读兴奋点还是招来他们的吐槽?请听大家的发言吧。
邢开然金句
北京song人和绍兴师爷
究竟谁胜谁负
可能每个人心中
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大家好,我是八年级的邢开然,我们今天的主题书目是《老舍和他的作品》,作者是胡金铨,由后浪出版社出版。
提起老舍这个作者,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是有所耳闻,甚至是很熟悉的,在我们的教科书上,也常有老舍先生的文章出现。比如说我们前几日刚刚读完的老舍先生的代表小说《骆驼祥子》,小学时大家排演过的剧本《茶馆》,还有散文《济南的冬天》……
但是其实对于老舍先生本人,我们确实是知之甚少,生日,简单的经历,也就是如此。所以《老舍和他的作品》这本介绍老舍本人以及他的作品的书,便吸引了我的好奇心。
从他的出生-幼年-求学-任职-抗战…各个时期的他从书中的每一个文字和故事中浮现在我的眼前,是这个人变得越来越立体。原来他也是一个有磨难有时会揭不开锅的人,即便他在当时这么有名。
1923年5月
老舍赠给北师同班好友关实之的半身照
虽然他在济南之时一再的努力去抽出时间完成一篇好的作品,也有十分强大的意愿去创作。但是就像书中所说(第十九章),众多报社找他写文章发表,而作为北京song人的老舍,自然是不愿意得罪别人的,所以也不敢拒绝他人,这也导致这一时期他的文章可谓是参差不齐,且多是为了凑数用的。
在养家和文学之间,他的纠结也是这几章非常精彩的一个点。就如同文中的那样,他在齐鲁大学执教有稳定的收入,家里的日子也过的不错,娶妻生子一应俱全。但是执教工作始终占据了他创作的大部分时间,以至于他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自己创作的时间。
他自己也在此中十分地犹豫。创作——没钱,教书——没机会创作、费时间。这样的纠结,让我看到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认识到的老舍,他不是我们教科书上所谓的什么“伟大的文学家”,他在他的一生中虽然颇负盛名,但是他的一生依旧是一个普通的北京song人,为全家老小的生记考虑,从小生活在穷人家的孩子很在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他没有范仲淹一般的不羁,所以它选择了维持生计,有所取舍,却也符合北京song人。
在济南
本文的内容主要是按照老舍一生的时间顺序进行描绘的。落寞旗人子弟,幼时丧父,家境贫寒,英国教书,发表文章,大学任教,担任文协会主席……可若是说那段时间使得老舍的创作能力被激发出来,还是要属在英国异国的那段日子。
1929年在英国
赵毅衡曾说过:老舍能成为一名作家,是孤寂清苦的留英生活逼出来的。老舍自己也承认:“设若我始终在国内,我不会成了个小说家。”
这确实是个重要因素。在英国的艰苦的生存环境促使老舍成为了一名小说家,更确切地说,异域的生存环境激发了老舍特有的天赋。老舍被聘为东方学院教师。
狄更斯
因此,1924年9月, 27岁的老舍来到伦敦并在伦敦居住5年。在异国的日子里,去各处游玩的票价太贵,以至于在家中的他只得以泡在名著中,这也直接激发了他的创作热情,便效仿狄更斯等外国作家。
在那段异国的日子里写出自己的情感,并产生了一系列十分重要的作品《老张的哲学》《猫城记》(不慎成功)以及及其细腻的《二马》……而且英国近代现实主义小说也给了老舍很多启迪,老舍中后期的诸多重要作品,如《月牙儿》、《骆驼样子》、《四世同堂》、《茶馆》、《龙须沟》等,都属于现实主义类的作品,文学作品成为老舍改造社会和国民性的武器。为他的文学创作打下很重要的基础。
而我为一名读者来看,我认为这本书最好玩的点是在于作者对于老舍的全面揭示,他不会像百度百科一样,老舍——文学家…尽是溢美之词。而这本书却是真实的表现了老舍,他会对他进行批评,叫他北京song人,特别的真诚且令人震撼,让我们了解了老舍这个人,其实这种真实的作品才可以有另一番的品味。
在经过我们的读书分享会之后,本人另有几处感想想要分享一下~
首先,老舍这个人在《老舍和他的作品》中仅仅是他人生的前半段左右,而他的后半段有一丝凄凉和无奈的人生却未在其中体现。在读书会之中,孟老师又给我们补充了两本有关于老舍后半生,尤其是在文革期间他的生活进行了讲解,并推荐给我们一本《老舍,消失了太平湖》给我们。
大家众所周知,对于老舍先生的后半生在网上和各大媒体平台上也一直是众说纷纭,各类说法层出不穷,而我本人也对这件非常迷离的具有一定神秘色彩的事件,比较感兴趣。
而老师便给我们推荐了两本说法较为有理有据的书籍给我们分享,也是补充上了我们对于老舍后半生,想要贴近政治和人民新生活却还被批判的郁闷心境有所了解。但从另一方面来看,老舍在这段时间内,着实也是创造出了几部我们现在流传甚广的书籍。也是留给我们后世的一大收获吧。
其次,我先前的发言多数是就老舍的人生经历和作品的简短说明为主的。在同学的讨论下,我究竟对老舍和他的作品本人是一个什么情感这个问题却浮现在我的眼前。
说起老舍,脑中自然浮现出来四个字“北京song人”他的作品我们也有所了解,鲁迅和老舍总是作为我们学生的两个对比对象(学习得比较多),本人就老舍对社会的底层人民的观察十分的关注,便如同《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的三起三落,每一个场景在精炼细节的堆砌下显的极为真实,祥子的无奈和最终的堕落也牵动着我们的心。
相对于鲁迅先生,就现如今的阅读量(《朝花夕拾》一些课文什么的——了解不多)他在《朝花夕拾》中的某些篇章中,字字句句讽刺反驳对方的文字,着实使我不大赞赏,睚眦必报可能也是他的一大特点吧~北京song人和绍兴师爷究竟谁胜谁负,可能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答案吧。
最后,感谢一下孟老师的火锅呦~
\(//∇//)\着实是收获颇丰,已然很久没有这么仔细的读一本书了,很是开心~
下期继续,欢迎关注